今年以来,乐陵市西段乡按照“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探索创新“一核引领、三产融合、三牌联动”工作机制,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走出一条“宜居宜业宜养”集聚型城镇化道路。目前,已建成安置社区1处、商品房小区2处,吸纳1550户9100余人,其中非乐陵籍占比达32%。乡镇驻地人口占比位列乐陵市第一。
“一核引领”推动生活“宜居”
实行“先建后拆”,让本地人“聚起来”。按照“先建后拆”原则,探索实施“建设指挥部+工作专班+动迁工作临时党支部”的推进机制和“政策法规组+群众工作组+部门协调组+督导检查组”的保障机制,严把规划、施工、安全、验收等环节,切实将民生工程建成“安心”工程。目前,“西段新村社区”一期项目已安置西段村、西段老街1700余名群众。二期计划拆迁建筑物130处,复垦验收土地121亩,安置48户220余人。
探索“商住联动”,让外地人“愿意来”。利用山东“北大门”区位优势,探索“以住带商、以商带住、商住联动”发展模式,建成商品房住宅1300余套,建设沿街门市400余户,直接购买享受6万元房款优惠,租赁享3年租金减半优惠,切实加大对河北、天津,以及周边乡镇人口吸引力度。目前,商品房购买率达92%,商铺空房率为0%。已吸引4500余名本地及周边乡镇人员,2900余名天津、河北等省外人员定居,外出回流人口和流入人口呈增长态势。
优化“软硬”配套,让新城镇“管得好”。在硬件上,先后建设中心小学、幼儿园、集贸市场、健身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形成“5分钟社区生活圈”。同时,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田氏古琴”品牌,计划建设古琴主题仿古步行街区,打造古琴“制作+传习+推广+课堂+基地”商业游学新模式。在软件上,依托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探索“熟人社区”治理模式,成立“村居党组织+市场管理员+便民管家”日常帮办团队,强化邻里之间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支撑,实现居民“大事找组织、需求找市场、琐事找管家”的全方位服务。目前,共解决群众诉求1770余件,帮办各类业务770余件,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乐陵市西段乡庆源新居小区、建设中的庆源购物广场
“三产融合”推动生产“宜业”
做优一产,加快“吨半粮”建设。在土地利用方面,整合西段新村1300余亩耕地,建设“吨半粮”智慧化农业生产项目,由江苏方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机械技术支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日常运营,企业、村集体、入社农户按照4:3:3比例分红。目前,已发放土地流转资金140余万。二期计划辐射至跃丰一干西段乡粮食主产区,预计流转土地1万亩,由市土地开发整理公司负责运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徐黄泵站等55KW泵站4座,修建刘会主桥等涵管桥5座、跃丰一干南侧堤顶路6.03公里,培育乡级、村级书记指挥田19处2300亩,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根基。
做强二产,发展特色养殖种植。整建制流转1300余亩地势高、土地肥力差的土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建设东亚飞蝗养殖、畜牧草种植等项目,构建绿色养殖、技术推广、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295个养殖大棚已建设完成,每公斤飞蝗按照40元进行回购,土地亩均利润达1.4万元。利用王家村、张元标村、木头王村沙质土壤优势,流转土地575亩,大力发展地瓜、西瓜等特色种植产业。已与北京农科院达成合作,打造蜜薯原原种培育项目,农民年亩均效益可达8200元,是传统粮食作物种植的7倍。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包装推广,延伸形成研、育、产、销“甜蜜”产业链条,已在河北沧县形成较高市场认可度。
做活三产,提振乡域经济。依托人口聚集优势,投资1亿元建设庆源购物广场,目前项目主体已建设完毕,预计2023年2月投入使用,可提供就业岗位320余个。依托S240穿乡而过的交通条件,在乡域西侧规划建设占地75亩的共富产业园,打造具备农产品仓储、保鲜、配送、商贸、物流集散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物流发展区。同时,组建家装家电产业和酒店餐饮产业功能性共同体党委,探索形成家乡和在外企业互为“飞地”共富发展模式。目前,已吸纳驻京津流动党组织、5个行政村党委及所辖自然村党支部、76家乐陵市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相关做法先后被《农民日报》《新华网》《大众日报》等媒体刊发。
▲乐陵市西段乡岔河村东亚飞蝗养殖基地
“三牌联动”推动生态“宜养”
打好“自然生态牌”,改善人居环境。围绕“八清零一提升”工作标准,先后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50余吨、整改提升小散乱污6处,取缔11处,拆除窑厂1处,整改提升畜禽养殖企业12处,高标准打造一类村9个,评选“美丽庭院”520户,切实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文明乡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进社区、省级森林村居等荣誉。
打好“乡风生态牌”,推进移风易俗。在宣传上,累计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各类榜样1400余人次,在东赵村打造1400余平的美德家风主题村落,以彩绘墙画形式,展示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典型事迹,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服务上,成立24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按照“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提供一体化、多样式、创新型文明实践组合套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今年6月,探索创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入选全省优秀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打好“医养生态牌”,规划康养小镇。统筹全域医养资源,以卫生院为引领、五个行政村为中心,逐步建成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为补充的新型村级卫生服务体系,打造“10分钟健康服务圈”。同时,规划建设田园康养区,探索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联动融合模式,提供上门体检、医疗护理、中医养生、康复训练等服务,推动由传统农业乡镇向田园康养小镇转型。
▲乐陵市西段乡组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之非遗传承——田家古琴展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