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科教融汇”被视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这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契合点,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广泛意义上的科教融汇指科技与教育相互融合汇聚,具体放到职业教育领域“科”更多指向技术技能及应用研究,当然也包含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肩负着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的历史职责,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意义重大。开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新篇章,怎么“融”“汇”“科”“教”不分家,重点在“融”,结果是“汇”,将科学技术与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融汇成一股强大力量,为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作出新的贡献。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突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整体推进大湾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除了转变思维,更需多方协同、系统整合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办学转型。
职业教育伴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存在和发展,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提供新参考。
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始终坚持把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有效转化为改革方向,召开部省专题研商会、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启动全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出台《广东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全力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促进教育与产业实现深度融合。2020年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提出,省部携手共同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职业教育合作进一步深化细化,今年3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正式开园,香港职训局下设的首家内地公司——职专教育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也同步开办。三地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广东省目前共有625所职业院校,下辖21个地市均设有职业院校,澳门有10所学校可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提供职业教育课程,香港职训局下辖13个机构成员可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多元化课程。三地职业教育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与区域产业相融互促。
科教融汇正成为职业教育一大热词,不断推进科教融汇,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联系,相互促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科教融汇赋能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需要三地有关部门共同发力,通过政策引导、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培养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统筹协同,完善机制,强化组织之本
完善的机制、健全的组织是确保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必不可少部分,其作用将贯穿整个合作过程。建立三地合作组织将有助于达成各方沟通交流顺畅,提高合作效率。
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融合的发展,第一组建多层级、多功能的实体性合作组织。三地相关部门牵头成立管理小组,分别由地方政府分管职业教育主要领导组成,专门管理协调三地职业教育日常事务和合作推进事宜,搭建交流平台、深化沟通联络。第二培育多形式、多功能的非实体性合作组织。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分批选聘相关人员就三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路径展开常态化研究、咨询、决策等。如华南师范大学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该平台围绕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专业(群)建设、产业学院领域开展研究。第三搭建多平台、一体化组织网络。不同组织之间打破传统增进交流,组建开放性的合作网络化平台,让各种力量广泛参与关注三地教育协同一体化,为实现合作总目标积极建言献策。此外,三地政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自主研发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调整升级,三地科技创新有广泛的对话交流空间,加强职业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协同开展重大国际科技项目合作,拓宽合作渠道,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提质升级,重视培养,构筑基础之源
2022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培养“双师型”教师任务迫切,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纷纷探索各种方法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建设,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现实中依然有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第一优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结构,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职业教育应拓展师资引入渠道,在相关产业行业企业和相关岗位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指导学生动手实操、提供学业职业指导、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第二注重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和职后再提升,以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实践、还能开拓实操的全能型教师作为方向。加强校内外师资培养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和本专业前沿知识,瞄准所在专业有关企业、行业最新动向,了解本专业所属学科最新前沿知识。如香港职训局分别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飞机维修和电气工程联合培养项目,整合两地不同资源优势。第三按照教师不同层级,分阶段有针对性协同培养。加强校内校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重视发挥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校外实训基地、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的作用,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教学实际运用能力和企业生产工艺技术,举办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互相交流切磋切实提升教师“双师”素质。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认定、选拔、任用制度,培养和吸引大量优秀师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搭建平台,交叉融合,打造系统之链
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转型调整升级,人工智能时代对知识和技能教学带来的挑战,“科教融汇”路径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推进实施“科教融汇”大力营造“以科促教”“科教相长”氛围,注入“科技+”元素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并进。第一,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依照《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方案》聚焦新开办深港人才联合培养专业、优势产业,对接区域产业布局,汇聚科技研发优质资源,建设科技人才流动工作站,成立产教融合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催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第二,以专业对接科研创新,融合科研、教学、专业、学生成长四要素,“揭榜挂帅”产生一批科研创新团队,招募学生助理,不同职称不同学科组队,充分实现“科研育人”,协同各科研团队联合开展项目申报与实施,强化基础研究,提倡应用研究,促进基础和应用性融合研究加速打造一批产业集群、产业学院,共育优质人才。第三,由于职业院校自身资源有限,三地政府需联合企业、学校、科研单位、行业的等多方力量共同发力加强职业教育沟通合作,统筹协调,积极更新职业教育观,在全社会营造职教兴国、技能型社会的良好局面,政府加强产教融合治理体系建设,改革人才评价体系,为职业教育提供合适的发展空间;行业企业加强与职业教育合作,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职业院校精心打造多元教育资源供广大学生选择;家长和学生挖掘自身优势,调整逐渐形成“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新教育观念。如4月29日新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研究中心和广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中心,将有序推进三地职业教育衔接沟通和湾区人才有序流动。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协调系统支撑。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以科教融汇为抓手,注重融合科技和教育力量,加强统筹协同、提质升级、搭建平台有效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作贡献。
作者:鲜于乐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梁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2年河源市社科一般项目(编号:HYSK22P168)阶段性成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