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分析历史问题
石林一中周红毅
[摘要]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很难
学,很难得分。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掌握学习历史的科学的方法,尤
其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鉴于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查阅了相
关书籍,归纳了六种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1、全面分析法。2、线索分析
法。3、类比分析法。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法5、辩
证分析法6、政治派别分析法。经多次实践,效果比较显著,当然也还存
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
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
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在高中历史学
习中,即使是高三学生,这种能力也十分欠缺。好多同学都觉得该记的也
记了,该理解的也理解了,可拿到题往往还是无从下手,一筹莫展。但如
果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学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把解题的金钥匙,许多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现在就一些历史问题分析法
进行阐述,因能力有限,难免有不妥Z处,望各位同仁、专家批评、指正。
一、全面分析法全面分析法即常用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
思想文化科技分析法。它运用的全面的观点是建立在事物是普遍联系
这一理论之上的。全面即是耍联系影响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各个方
[关键词]问题分析方法举例
面,常常用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文化等作为参照。
例1对隋唐时期基本特征的分析。
8、政治:政治安定,国家统一,革新制度。
b、经济:经济繁荣,封建社会进入鼎盛吋期。
C、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
巩固。
d、外交:对外交通发达,政策开放,对外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
e、科技文化:科技领先世界,诗歌进入黄金吋期,艺术多资多彩,
文化高度繁荣。
例2对鸦片战争前的英国的分析。
a、政治: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完成工业革命,开放的商品经济。
c、外交: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对华觊觎以久。
d、文化:近代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二、线索分析法
中外历史各主要时期,都有一些贯穿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即我们
常说的第二轮专题复习,通常把中学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浓缩为14个
专题,用集点成线、连线成面、组面成体的方式,将凌乱、繁杂的历史知
识,组成了一个体系。这样,就理清了线索,解决了学生
“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问题。
1、基本线索
(1)□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近代前期(1840-1919):
主要包括以下专题:屈辱史、抗争史与探索史、经济史、思想史。
(2)新民主主义及共和国史时期(1919年至今):
主要包括以下专题:中共党史、国民党史、国共关系史、外国侵略
史、经济史。
(3)世界近现代史:
主要包括以下专题:生产发展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史、工人运动
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关系史。
2、举例
例1清朝晚期历史发展特点。
(1)屈辱史: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外反动势力日益勾结,使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深重。
(2)抗争、探索史:中国社会各阶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
产阶级)不断进行抗争与探索。
(3)经济史:列强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口然经
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4)思想史:“西学东渐”思想不断解放。
例2、二战后历史发展特点。
(1)生产发展史: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处于“停滞”阶段,经
济区域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2)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史: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工人运动史: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
(4)民族解放运动史: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
起。
(5)国际关系史:两极化向多极化发展。
三、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或问题进行比
较,以认识某一历史问题的本质,进而加深对历史现象或问题的认识。
1.一般比较法
首先必须找出可比因素,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比较可以归纳出
和同点和不同点•也可以概括出特点及规律。一般而言,不同点就是特点,
相同点的理论升华就是规律。
两个事件的可比因素从常规上看,有以下一些方面:
背景、目的、领导成分、斗争方式、纲领、经过、内容、结果、性质、
实质、作用、影响、特点。
例如,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比较可得出规律、特点等。从背
景上得出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经过上得出规律:曲折发展;从
背景上得出特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宗教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充分
的思想准备。
2、正向类比法
例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原因。相同点,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所致。
不同点,二战不同于一战的原因。&经济危机使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b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2)性质。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
争。
(3)影响。都使全世界陷入战争之中,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都使世界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战后都建立了国际关系的新格局;都
导致了欧洲的衰弱,一战打垮了俄、德、奥、土四大帝国,二战打到
了徳、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重创了英法等国;一战打出了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打出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一战促使殖民主义
开始瓦解,二战促使殖民主义逐步瓦解;一战促使科技的发展,二战
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3、反向类比法
例:比较明朝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开辟的杲同
(1)共同点。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不同点。a背景:欧洲已处于资本主义前夕,商品经济高 速发
展,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而同时期的屮国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儒家思想
朿缚着人们,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远远不足以震撼封建统 治。b目的: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满足统治阶级 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主耍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贡赐贸易;而西欧主耍出 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
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C 影响和后果:郑和下西洋增强
了与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 文化交流。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给明政府造成巨大负担,后来因 国力衰退而屮止;而西欧新航路开辟,引
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还打破了世 界各国相互隔绝状态,为大规模殖民扩张打下了基
础。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法
此分析法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 历史
现象和历史事件,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1、 基本原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C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D内因与外因,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通过内因 起作
用。
F现象与本质,本质隐藏在现象中,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G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2、 举例
(1)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运用 的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
(2)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必须改
变生产关系的程度。运用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
(3)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木原因是英国对外扩张的需要,其运 用
的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4) 对国共两党既团结又斗争运用了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相 互
联系、相互依存这一原理。
(5) 国际格局不断变化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也
是运用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
五、 辩证分析法
此法侧重于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 析,
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但不能生硬 的理解为
功过参半。“功”与“过”或“积极”与“消极”是有主次 之分的。
例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工具;(2)培养了一批 近
代科技人才;(3)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 一定程度 上
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5)推动了西学的传播。
消极作用:(1)由官府举办,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2)军事工 业
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3)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 工业
问题,不能为社会求富;(4)经营管理腐败。
评价洋务运动主要侧重于其积极作用。
六、 政治派别分析法
此分析法常常用于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
例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政治派别有:
1、 国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人民及民主党派。
2、 国外:(1)法西斯国家。(3)反法西斯国家:包括资木主义 国
家、社会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4)爱国华侨。
原因:
(1) 国外。
1) 国外法西斯国家不能协同作战
2) 日本口身的原因
3) 反法西斯国家及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
(2) 国内。
1) 中共的正确领导及军民的英勇奋战。
2) 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3) 民主党派积极投身于抗战之中。
总之,分析问题的方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但是,以 上
方法并非彼此孤立。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综合运用多 种分析
方法。如果掌握了上述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学生 一定能拨开
重重迷雾,享受灿烂的阳光,体会知识的乐趣,大幅度提 高高考文综成绩,
考上理想的大学。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岳麓书社・2003.
[3] 商继宗.教学方法一一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4] 陈风萍•创立情境走进历史一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 中的
应用•读与写杂志.2007 (4)・
[5]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