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省的试卷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卷子里藏四个题干特别长的材料题,题里面预备着图文,可以随时提取。考完历史的同学,早晨清早散了场,每每摇着头,买一杯奶茶——这是现在的事情,以前都是茶水,热热的喝了休息……
选科历史的考生一出来考场,所有没选历史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老伙计,你脸又变红了!”他不回答,对旁边说,“来两杯奶茶,要一根烤肠。”便排出二维码。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蒙题了!”,考生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蒙了几个选择题,用色子。”考生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蒙题不能算蒙……蒙题!……读书人的事,能蒙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社会正义”,什么“牛马”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考场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去年笔者首次推送了关于争议试题个人想法的文章,今年争议题目不减反增,有不少人问我,元芳,你怎么看?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词概括——“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笔者再次强调——高考试题分析不能站在上帝视角,不反对旁征博引,但引经据典应建立在学生应有的知识区间内、教材基础上,要置身在高考考场上。
第5题:表1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表1
年份
人次
城市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1846—1860
14
1861—1875
120
19
1876—1890
193
10
1891—1905
353
20
67
14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分析】:这个题目我看不是难,而是怪,个人认为区分度不会很高。表格自上而下建筑师数量基本呈依次递增的阶梯状分布。其中上海基数和增减都是最大,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谓爆炸式增长,原因有:上海最早成为通商口岸,属于沿海地区,近代中国主要的对外港口,长江流域本身属于英国势力范围。汉口属于内陆城市,基本呈增长趋势。京津地区从无到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超过汉口,但远低于上海。所有地区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最大值,且逼近京畿,这样就大致从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外交的败退(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也符合中国完全沦为双半社会的历史进程。英国势力范围主要是长江流域,上海、汉口均属于“传统”通商口岸。京津地区并非是英国的主要势力范围。排除B。C选项容易排除。D选项需要注意,英国建筑师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侵略和殖民,谈不上交流深入,且数量多少不能直接反映交流程度,何况是被动交流。再者,上海是位于英国势力范围内容且中国主要通商口岸,这样更不具备说服力。
诚然,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A选项较为合适,但不得不承认也是一种“瘸子里面挑将军”的策略。
【编者说】大家也可参考公众号“重庆市庞友海教学专家工作室”发布的一文和公众号“王宇鹏老师史料教学研究”发布的视频讲解及平台发布的《》等作品进行比较探讨。
6题: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分析】:“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言外之意即需与时俱进更新“方法”应对新环境,这样一看B选项入选似乎顺理成章。但B选项是否有问题?笔者认为是有的。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当时的革命理论是否需要创新?需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考生对吴玉章同志是陌生的,也无从判断政党性质。从共产党角度来看,中共二大、三大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以及任务、前途作了明确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国民革命”的概念。“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属于旧方法、旧革命,与之对应的当然是新方法、新革命,那么此时考生应该能够联想到新革命指的是“俄式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很显然二者结合考虑不需要创新革命理论。从国民党来看,更不需要创新革命理论。因为孙中山先生刚创新完——“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革命理论无需创新。如果创新,需要对哪部分创新?既然不需要创新,那么,很显然,吴老这段话强调的恐怕不是创新理论,而是别有他指。指向何处?当然是国民大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也就是“现在”不能单纯的像辛亥革命(对标法国革命)那种旧式革命已然不行,必须推进新革命——国民革命——当时最符合国际国内形势也就是新环境的革命。那么吴玉章为什么要强调继续推行国民革命?
我们看一下课文: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可见,1925年之后,国民党右派力量逐渐上升,威胁国民革命和国共合作,因此在二大会议上更需强调其继续推行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反国民党右派的斗争。故笔者倾向本题选D。
另外再提供两个“彩蛋”。第一个,命题人致敬国民革命运动100周年,当然这是开玩笑,毕竟是高考;第二,孙中山先生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继承革命遗志责无旁贷。
附录两个特别重要的山东卷试题:
(2011•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012•12)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第7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分析】:先看四个选项的时间。
A:1922年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但A选项所属历史时期比较尴尬,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国民革命时期,可以归为建党初期。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时间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1937年8月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属于全民族抗战时期
D: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属于解放战争时期
“红旗”、“红色”作为共产党的革命斗争的象征与“白区”、“白色”对立,强调阶级性和斗争性,因此对峙时期应该数量较多。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成立,作为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工人”高频不足为奇,至于“青年”则带有历史的过渡性,并且“工人”、“青年”的高频一定是相对的。命题人设置这两个词组明显增加题目难度。故本题答案为B。第6题为国民革命时期,第7题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符合命题时序逻辑。
第12题:在某些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思想家的继承者,因为他们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也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
A.经济规律
B.理想社会
C.社会正义
D.阶级斗争
【分析】:社会正义前面能不能加个“公平”?哦,凑不齐四个字了。此题主要在B、C争议。笔者倾向选C。启蒙运动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符合二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情况,尽管二者理想社会又有不同,一个追求的是乌托邦的社会主义,一个是资产阶级王国的美好未来。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了阶级差别,更加激进,聚焦追求公平正义,实现人人的平等。故C项更为合适。选修政治的同学沾光了,当然要建立在熟悉课本基础上,因为教材中有直接表述。具体见下文:
① 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中外历史纲要(下)》)
②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中外历史纲要(下)》)
③ 他们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他们的设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④ 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购买了1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设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试验。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但是,“新和谐公社”脱离社会现实,最终内部矛盾激化,4年后失败。(《中外历史纲要(下)》)
⑤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13题:图4为1918年10月23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大兵与文官》。该漫画揭示出
图4
A.英国对德国的强烈担忧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C.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脆弱
D.英、法、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
【分析】:此题主要在A、C之间。图片文字为“和平之路”或“停战之路”。结合图文,可以看出福煦警告三巨头一战停战之路上会随时暴雷,揭示出和平之路任重道远,如果实现真正稳定和平,需要三国做好心理准备——齐心协力排雷(消除战后不稳定因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三国均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战后和平的脆弱性。A选项不足以准确表达材料整个意思,视角单一,德国只是其中一个不稳定因素,一个“地雷”。从图文信息看,材料强调的三个国家的整体性。这样答案向C靠近。当然既然是揭示,也就谈不上“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尚未形成的问题了。我们不妨看一下2020年山东省二模的一道题目:
下图是1919年刊登于《每日先驱报》上的一幅漫画。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B.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
C.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
D.完全是大国意志的产物
两幅漫画对比,不难发现《大兵与文官》作者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当局者不一定迷。漫画往往能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来还原甚至预见历史事件和趋势。2021年19题第4问的启示殷鉴不远,除了漫画,还有诗词等等。
第15题:图5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5
A.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B.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C.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分析】:先来一道开胃菜,2020年山东省一模题:表4是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1701-1894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英]B.R.米切尔《英国历史统计资料》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解决这个题的思路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一枝独秀,成为绝对的世界工厂、工业文明中心,其对原材料和海外市场十分依赖,因此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同时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后英国实力相对衰落,竞争力下降,因此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进口比例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下降。
四年了,还是英国,还是进口额,山东卷还真是多情,但这道题伤了不少离别高中学子的心。此题B、C易排除,关键在于A、D。提示一下,利益相关,笔者考前猜想的第9点关键词就是“经济全球化”。总结一下表格:进口额中原料和其他占比下降明显,制成品的比例大幅提升,半成品略提升。根据魔法打败魔法、以题证题的原理,以及基于制成品、原料进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普遍原理”,A选项更接近答案。
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的英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笔者认为,把去年解析15题美国经济的一段稍加改变即可:二战后英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情况在新教材中涉及较少。依托于新教材,考生已知的内容是二战后英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20年是黄金时期,70年代后滞涨,以及这段文字:“福利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社会福利毕竟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当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它透露出英国在80年代政府经济不济,是70年代经济危机后果的一种延续,再结合二战对包括英国在内欧洲的摧残,英国经济实力的衰落不言而喻。
D选项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经济全球化和一个发达国家的进口额的联系是否必然或者呈强相关,经济全球化对英国的影响程度能否通过进口额呈现。
我们看一下课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
表格进口额发生变化的区间是60-70年代,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加上“信息技术”的BUFF,即便如此,英国进口额比重变化“不容乐观”,问题出在哪里已经呼之欲出。
对于以上这些题目,网上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还在继续,如果读者有想法,亦可留言分享。试卷“成功”只有一个——让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啊,这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百家争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