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1号”的试验卫星工作照,2023
1965年,当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在上升二号飞船上把彩色铅笔绑在手腕上,笨拙地划下第一笔时,一种全新的宇宙意识就闯入了人类的艺术生活。
人类对太空的好奇发展到今天,成千上万颗卫星每日都飘在我们的头顶,其中不乏气象卫星、通讯卫星、侦查卫星等,但却没有一颗艺术卫星。于是,一颗由徐冰工作室和北京万户创世合作的“SCA-1号”的试验卫星出现了。“徐冰艺术卫星地外驻留项目”由艺术家徐冰主导。秉持着参与和分享的理念,这颗卫星的理念为:通过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参与艺术项目驻留创作, 免费分享这颗卫星的使用权益,完成各自的作品,共同探索这个极具未来性的领域。
本文由徐冰、王钟垚编著,为太空艺术专题系列的第一篇,将帮助读者理解太空艺术各种表述的意义、本质和可能性。“太空”将不同时代、学科联系在了一起,而太空艺术则有效地拓扑出了每个时代最新颖科技在人类认知投射出的深远作用。
太空艺术专题系列文章将在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和「徐冰工作室」连载,敬请期待。
太空艺术专题系列之一
太空艺术简史(1)
2019年,徐冰工作室通过北京万户创世获得了一次发射“艺术火箭”的机会,为了判断此次发射项目在整体科技艺术领域中的位置、上下文的关系,更好地将艺术与航天科技结合,我们查阅了过去已有的“太空艺术”案例。太空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以绘画为主,表达对外太空的想象;二是美苏太空竞赛时期前苏联《社会主义是发射台》这类的宣传画,和美国航空航天局成立的“太空艺术项目”所创作的鼓励太空事业的作品。这期间由于太空科技的强劲发展,出现了大量科幻绘画;三是进入当代艺术阶段,太空科技与现实生活的日益贴近,开始出现借助外太空条件,仅在地球上难于实现的艺术创作。
这篇对太空艺术历史的简要梳理,侧重第三阶段的内容。但是,本文并无意从概念或创作手法,去界定“太空艺术”的含义,因为虽然这个领域已经有较长久的历史,但进入当代以来的、需借助太空科技条件创作的案例相对有限,可以说太空艺术也并非一个成熟的领域。所以,本文更倾向于对这个阶段仅做案例的梳理,对社会、科技与环境的简析,并拥抱其发展的任何可能性。可以说,此文源于团队学习的笔记,经整理后,觉得值得发表出来,与对此课题有兴趣的读者分享。
有三个关键词贯穿全文:太空探索、社会背景、艺术。其中的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历史,故此本文仅仅将这三个关键词简单梳理并置,意在为日后的系列专题文章做先行的、简要的背景介绍。这是一个“太空艺术随着航天科技发展”的简单故事,但隐藏在这故事背后的却是社会的动荡变迁。为了整理这个故事,除了调查航天史、太空艺术作品案例之外,还必须考虑到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文化艺术运动,以及被卷入到前几者网络之中的参与者、生态环境。我们看到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变动游移的多种样貌,但其中也共享着一些本质性特征——追求创新、竞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这些影响在航天领域蓬勃发展的今时今日远未结束。
本文按照太空科技的发展历史,将三个关键词按此时间顺序梳理。虽然如此,但本文并非意在强调科技是实现太空艺术的核心前提。将三个关键词放在同一语境下,或是将利用了同种科技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放在相邻的段落间,意在更明确地体现特定的科技成果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与这些科技的出现对艺术家创作思维、手法的影响,以及用同种科技创作的不同的太空艺术作品之间的关联性,或其因时代背景不同而体现出的差异性。
为什么要研究太空艺术?因为“太空”这个主题将不同时代、学科联系在了一起,而太空艺术则有效地捕捉到了每个时代最新颖科技的出现对人类社会认知造成的深远作用。在火箭技术出现至今的一百多年内,因为各种门槛的限制,整理后发现全球范围内仅有上百件利用了航天科技创作的太空艺术作品,这一有限数量的个案为研究提供了可行的落脚点。随着商业航天的崛起、太空旅游业的新兴、气候变化不可逆的事实,人类成为多行星种族的愿望变得愈发强烈。在可预见的未来,“太空艺术”这一落脚点或许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文化的未来发展的踏板,至少是对未来艺术形式的先行实验。
未完待续...
点击进入「理想国imaginist」完整版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