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从动机与后果的角度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从动机与后果的角度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从动机与后果的角度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从动机与后果的角度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docx

从动机与后果的角度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从现代化的视角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内容)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资本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840——1949年)(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1、表现:(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了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2、原因:外部西方侵略的刺激和内部先进人士的抗争、探索。3、水平:近代化的领域主要在经济方面,是物质层面的近代化。,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4、主角:地主阶级洋务派5、结局:没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1、表现:(1)经济现代化: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2)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从清政府来看,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3)思想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4)文化领域现代化:教育:新式学堂兴办、科举制废除。

文学革命等。2、水平:由物质层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和文化层面。3、主角:资产阶级4、结果:“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思想文化方面: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三)曲折前进阶段(1919,1949年):——转折发展时期.1、表现:(1)经济的现代化: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而且官僚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发展及衰亡的过程。同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抗战期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民族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国统区的民族经济陷入了困境。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2)政治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领导人民夺取了抗战和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3)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2、水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客观上为中国选择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目标。3、主角:无产阶级4、结果: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开辟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1、特点:借鉴苏联经验,主要是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2、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经济上: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又极大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外交上:国际地位的提高;教育科技:有了很大的发展。毛泽东就探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由于出现左倾错误,偏离了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摆脱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

上一篇: 小米新旗舰探索版手机配置曝光 顶级屏幕搭配隐藏摄像头设计绝了
下一篇: 富川风情|探索千年古镇的迷人之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