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党领导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党领导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党领导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党领导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国家航天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领导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国家航天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65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有力支撑了国防能力提升和国民经济建设,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航天以其深厚的发展实践基础,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一、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六十五载航天奋斗路

65年来,中国航天始终坚守航天报国的初心,坚定航天强国的使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党中央高瞻远瞩、英明决策,奠定航天事业发展基石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封锁包围和国内百废待兴的复杂局面,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科技发展趋势,以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毅然作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创建发展新中国航天事业。1956年,党中央根据钱学森建议成立了国防部五局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分别负责导弹管理和导弹研究,奠定了中国航天发展建设的组织结构基础。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序幕。在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持下,国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发展重点。1958年,在苏联、美国相继发射自己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后,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白手起家,大力协作推进重点型号研制。面对当时国内技术落后、基础薄弱的困难条件,党中央组织动员和调配全国范围的物资和技术人员,统一目标,协同攻关。尤其是在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后,党中央加大资源统筹力度,组织动员1400余家单位,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在较短时间内成功仿制并发射了我国首枚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东风一号”。此后,又规划实施了“八年四弹”(1965年—1972年),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人造卫星上天创造了先决条件。

彰显国威,“两弹一星”挺起民族脊梁。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发展方针,196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试射成功。1966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行的导弹原子弹“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打破了美苏核垄断。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实现了中国航天第一次里程碑突破,极大振奋和鼓舞了全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当时情形表示“我在陕北梁家河时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1975年,我国又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二)党中央亲切关怀、科学领导,指引航天事业持续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为中国航天注入“推进剂”,中国航天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实用先行,重点发展应用卫星体系。在邓小平同志“要把力量集中到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的指示下,面向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点领域,谋划启动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工程研制工作,同步推进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运载火箭系列化发展。1984年,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1988年,长征四号成功发射我国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告别了完全依赖外国卫星数据的历史。经过3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中星、北斗、资源、海洋、风云、环境减灾等为代表的系列应用卫星体系。

紧跟前沿,立项实施一批航天重大工程。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作出跟踪发展世界战略性高技术的部署,并将航天技术作为重要发展领域。1992年,党中央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进入21世纪,党中央批准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以“神舟五号”“嫦娥一号”两次里程碑为代表的创新成就,标志着我国空间探索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走向国际,中国航天亮相世界舞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航天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1990年,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开启对外发射服务新篇章。1999年,中国、巴西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成功发射,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2007年,我国出口尼日利亚的“尼星一号”成功发射,首次实现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服务。

(三)党中央运筹帷幄、擘画蓝图,领导航天取得辉煌成就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防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全局高度,对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决策部署,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

创新突破,重大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指引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成就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高度。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载人航天“船、室、站”三步走第二步任务圆满完成,载人空间站建造全面开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我国完全自主可控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提前完成,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全球精细观测能力。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步实现“绕、着、巡”目标,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服务发展,航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中国航天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全面服务国计民生,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偏远地区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高通量通信卫星实现万米高空百兆以上数据联网,民用遥感卫星2020年数据分发量超过1000万景,风云卫星提供天气预报精准服务、晴雨天气预警准确率达到89%,为防范抵御气象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撑。注重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了特种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稳步发展,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智慧产业加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航天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分专项和空间基础设施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自2007年我国加入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以来,有11颗卫星参与值班服务,响应国外应急观测请求110余次。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服务。中国探月工程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嫦娥四号”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四个国家载荷,为中外科学家提供探索空间、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平台。中国与4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签订了140余份航天合作协议,累计整星出口数量达16颗。

二、牢记使命、守正创新,经验启示弥足珍贵

回顾65年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在事业发展实践中突出讲政治、重科学,坚持强魂健体,坚持自立自强,坚持选贤任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决策,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航天事业是党一手缔造、一直关怀、一路领航的,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航天事业改革发展,给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次亲临航天科研生产一线,亲切会见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批准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为中国航天事业勇往直前、誓夺成功、在浩瀚太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注入了巨大信心和无穷力量。历史充分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充分彰显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和科学决策。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始终把握航天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成为党和国家可信赖可依托的重要力量,以航天梦助推中国梦,率先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先行者。

(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动员,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坚实保障。中国航天事业创立以来,一直把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任务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实现临时党组织与型号试验队同步建立、党建工作与基地任务同步开展,为型号任务成功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将对党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对航天事业的无私奉献,钱学森同志致力于让中国人民“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把人民满意作为一生“最高的奖赏”。罗健夫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忘我无私工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忘向党组织交了最后一次党费,被誉为“中国式保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筑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体化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历史充分证明,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做好党建引领、政治动员,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融合、两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航天高质量发展。

(三)始终坚持举国体制、大力协同,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优势。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举国体制、大力协同始终贯穿于航天事业发展全过程,“嫦娥五号”任务成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作为我国最大的宇航产品生产企业,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厂所级单位只有100多家,但是全国协作配套单位达到7000多家,其中民营企业超过一半。探月工程直接和间接参与单位近2000家,科研人员多达数万人。历史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实现国家意志、战略目标、市场活力的有机统一,形成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大兵团”联合攻关、全国“一盘棋”协同攻坚的良好局面。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坚定制度自信,更加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更好协调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强化航天科技战略力量,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要素集约化、创新力量规模化,切实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中国航天发展优势。

(四)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技术集成度高、复杂性大。中国航天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深刻把握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与开放创新的辩证关系,积极应对《考克斯报告》、“沃尔夫条款”等对我航天发展的影响,敢于挑战前沿无人区,取得从“飞天圆梦”“嫦娥揽月”到“祝融巡火”等系列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箭采用的247项核心关键技术全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器部件实现国产化率100%。历史充分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中国航天的固有基因和文化传承,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障我国航天的自主可控发展。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没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没有中国航天今天和未来的发展。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勇攀科技高峰,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以创新赢得发展先机,加快成为世界航天创新高地和空间科学探索中心。

(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系统管理,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中国航天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方针,强调技术民主,注重科学管理,首次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航天发展实践,探索建立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两条指挥线”的管理机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并推广应用到各行各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面对航天型号连续失利的严峻形势,中国航天卧薪尝胆,“杀出一条血路”,创造性地提出质量问题技术、管理“双五条”归零方法并成为国际标准,在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任务中一以贯之地推行实施,提高了航天任务成功率,交出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历史充分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坚持技术民主和技术责任制的辩证统一,是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一次又一次突破的重要法宝。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坚定理论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加自觉地运用实事求是和系统观念的理念方法分析、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强航天改革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六)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任人唯贤,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关键。中国航天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人才观,突出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良好的精神风貌”的航天人才队伍,涌现出以钱学森和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为代表的航天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以郭永怀、王希季、孙家栋、王永志、陆元九、叶培建、景海鹏等航天功勋为代表的不同时期的时代楷模和杰出人才,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基础扎实、作风优良的青年人才队伍,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均不足35岁。历史充分证明,人才是航天事业的“发动机”,人才的高度决定着航天事业的高度,中国航天的65年就是聚才兴业、集智攻关的65年,就是党为航天事业识才、爱才、选才、用才的65年。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更加强烈的人才意识、更加鲜明的用才导向,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培养造就一大批拥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家、具有深厚系统工程底蕴的工程大师、掌握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大国工匠和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企业家,汇聚起实现航天梦的人才伟力。

(七)始终坚持合作共赢、服务大局,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光荣使命。自20世纪80年代起,党中央牢牢把握世界航天发展大势,坚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领导中国航天积极拓展和深化多双边领域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深度参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平利用外空的活动,与国际社会共享航天发展成果,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等人类共同的挑战,成功开展中法海洋卫星、中意电磁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双边合作,面向全球开放共享中国高分16米数据,向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白俄罗斯等国家出口整星,扩大朋友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增进人类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充分证明,中国航天始终是国际外空秩序积极维护者、公正合理外空规则的倡导者、促进人类空间事业进步的践行者,为塑造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服从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航天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国际合作为抓手,积极参与和引导塑造外空全球治理体系,加快宇航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更好服务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八)始终坚持优良作风、弘扬航天精神,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国航天人是红色精神的自觉继承者、坚定践行者和大力弘扬者,在发展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构筑起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航天精神谱系,发展和丰富了我国精神宝库。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航天领域的具体呈现,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历史充分证明,航天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航天人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代代航天人勠力同心的精神纽带、探索未知的鲜明禀赋、追求卓越的力量源泉,为中国航天人创业兴业强业提供了丰富滋养。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丰富航天精神,共同系牢感情纽带、涵养精神动力、夯实人文基石,汇聚共襄伟业的磅礴合力,奏响同心筑梦的时代凯歌。

三、赓续奋斗、行稳致远,奋力谱写航天强国建设新篇章

回顾过去,中国航天成就辉煌,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任重道远。中国航天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力争早日建成自由进出空间、高效利用空间、科学认知空间能力世界一流的航天强国。

坚持战略引领,加快推进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建设航天强国战略目标,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航天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航天创新体系,加快实现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培育实施行星探测、月球探测、载人航天、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太空环境综合治理、遥感数据共享交换服务系统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取得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集群式突破,推动航天科技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跨越。

坚持开放融合,加快培育发展太空经济新业态。优化航天工业能力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构建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完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强卫星产品和服务在海洋、交通、农业、环境、大众消费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遥感、导航、通信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鼓励支持商业航天健康快速发展。推动航天先进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渗透融合,服务网络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引领太空经济发展新趋势,培育发展太空生物制药、空间育种、空间碎片清除、航天器在轨维护、空间试验服务、地外天体资源利用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

坚持合作共赢,加快构建太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加强与主要航天国家的战略互信,引导塑造完善太空安全等方面的对话机制,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围绕构建太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太空交通管理、小行星防御、外空军备控制等方面提出中国方案,共同应对航天发展的全球性挑战;持续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星际探测领域发起或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论证实施;持续推进北斗系统、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等航天公共产品全球应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高质量的空间信息服务。推动航天技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粮食增产与防灾减灾等,积极参与解决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扬帆起航,逐梦九天,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国航天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航天的创新优势,强化使命担当,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弘扬航天精神,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创造更多中国航天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读:0

上一篇: 直播预告 | 8月26日,高中历史研究教材,用好教材,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
下一篇: 【高中历史】兵地融合主题教研活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