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国培在线|戴羽明:基于唯物史观的中学历史教学

国培在线|戴羽明:基于唯物史观的中学历史教学

国培在线|戴羽明:基于唯物史观的中学历史教学立足历史教育,推介本土经验;\x0a夯实课堂教学。拓展全球视野

作者简介

戴羽明,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教研室历史室主任,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编委会成员。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新课程培训专家;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并已完成结题工作;参与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在《历史教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天津教育报》、《天津教研》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10月23日下午,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教研室历史室主任戴羽明老师来到教育部“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首都师范大学初中历史班”,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基于唯物史观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精彩讲座。

戴羽明老师首先指出要通过五大核心素养来把握历史教学,要实现从教材到知识、方法、思想的转变。在五大核心素养之中,唯物史观是历史研究的方法,需要从唯物史观来整体把握历史教学。

首先戴羽明老师说明了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后戴羽明老师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史观认识的混淆;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简单、机械和教条化倾向;存在英雄史观倾向;僵化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戴羽明老师具体讲述了五大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的融合。戴老师从历史实在、历史记述和史学理论三个层面来解释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的含义,强调了个体的主观性和看待当时事件的视角以及面对当时事件的应激反应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戴老师认为,社会历史的研究,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历史。此外,戴老师还从历史认识的三个阶段和历史认识的三重判断来解释了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之间的结构关系。

随后,戴羽明老师阐释了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如何进行中学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客观真实的历史;完整系统的研究历史;辩证合理的认识历史;运动发展的看待历史。然后戴羽明老师从现象分析、历史理解、理论阐释和综合论述这几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向学员们介绍了基于唯物史观的历史教学设计。戴老师认为,中学历史教师首先需要弄明白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样才能解答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困惑;其次教师需要把握学生、教育、学科这三个维度来进行教学设计。戴羽明老师提出了基于唯物史观的三个教学策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平等对话,深度交流;典型事例分析探究,批判了“假如你是秦始皇”这类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境设问。

最后戴羽明老师从教学和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三个基本要求:掌握中外历史发展的主干线索;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树立正确认识历史的价值观念。

立足历史教育

推介本土经验

夯实课堂教学

拓展全球视野

上一篇: 科学好故事 | 宇宙万物从何而来?
下一篇: 东西问 | 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四:王战:“汤因比之说”对当前有何启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