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八月庚申(196年10月7日),曹操颇费周折,总算如愿以偿地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预定目标。他将汉献帝迎到许都后,还未开始实施他的战略,便出现了很多麻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凯哥行进的必要前提,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人公是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
汉献帝到了许都之后,就有很多名士怀抱不同的目的,纷至杳来。其中虽然有真心实意报效曹操的,但更多的还是捣蛋分子,尤其是孔融和祢衡最为典型。他们完全是意气用事,极尽所能地侮辱曹操的人格,他们的到来,实际上使得本来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曹营,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同时,曹营内部也因汉献帝的到来,也逐渐分化出一批倾向汉献帝的人物,荀彧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他自从做了汉天子的尚书令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主要是如何确保、重振汉室大业,在政治立场上与曹操同床异梦。而在此之前,曹营内部的总体态势还是团结一致的。
也就是说,被奉迎到许都的汉献帝,对于曹操来讲,非但不是一种政治资本,反而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军事和心理负担。曹操从此不但要为皇上及其庞大的官僚机构,长期无条件提供物资保障,还不得不拨出足够的兵力加以保护。更让曹操担忧的是,汉献帝自命不凡,暗中联络董承、吴兰、王子服等人,密谋发动政变,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衣带诏”事件。因此曹操在筹划对外用兵的时候,还必须时刻防备来自许都内部的威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他的对外战争。
不久,曹操发现,自从他将汉献帝挟持到许都后,不但引发了内部持久的骚乱,而且他从此成了众矢之的,被他的阵政敌们口诛笔伐,成了“奸相”、“汉贼”。要是汉献帝不再他的身边,何至如此呢?
需要提出的是,那些所谓的各路诸侯和“大汉忠臣”们,根本没有资格对曹操说三道四,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也根本不愿意为汉室做一点贡献。之所以反对曹操挟持天子,自然不是因为担心汉献帝的缘故,也未必担心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对他们施号发令(就是发令也不会听从),他们的真实意图是借此攻击曹操,毁坏他的名声。
中国历史上,有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多如牛毛,但从来没有出现过成功的案例。远的不说,董卓就是因为有意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成了盟军的讨伐对象。曹操聪明一世,却没能总结董卓的教训,走了这步臭棋。
事实上,曹操根本用不上汉献帝这块招牌,他军政实力的增强、势力范围的扩展,完全都是靠着自己一手拼出来的,与汉室没有任何关系。他不但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实惠,反而为供养汉献帝及其官僚机构浪费了大量的物力,也因此被指责的体无完肤,说起来真是比窦娥还冤。
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他很快就意识到他的巨额投入根本得不到回报,而且名声越搞越臭。后悔之余,他做了补救。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将根据地迁往邺城,目的是通过与汉献帝的分居,向世人表明他并未挟天子。其实,从这个时候起,曹操已经放弃了原定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规划。
然而烫手的山芋想丢也丢不掉,孙权、刘备等人并未因此善罢甘休。他们仍然向世人宣布曹操的大逆不道,曰:“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并以此为政治资本与曹操抗衡。即便是曹操本人,终其一生,也未曾走出由挟天子而导致的心理阴影,最后还赔上了三个女儿。不用想,假如没有曹操的保护,单凭汉献帝的那点能耐,不要说东汉王朝不可能多苟延残喘二十几年,就连他本人,也早已性命难保。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挟天子”这个问题上,曹操远没有袁绍明智(曾有人建议袁绍挟天子被他所拒),更不如刘备精明。刘备对“弄虚作假”很有一套,从始至终他都没有为汉献帝做过什么贡献,却是得到实惠最多的。曹操的可怜就是在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不该拿皇帝押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