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我们的好奇心去哪儿了

我们的好奇心去哪儿了

我们的好奇心去哪儿了近日,在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教育学院学生“新生第一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作了题为《好奇心、教育与创新》的报告

近日,在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教育学院学生“新生第一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作了题为《好奇心、教育与创新》的报告。周忠和从达尔文与威尔逊两位古生物学家的故事导入,提出好奇心的重要性。周忠和表示,好奇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缺少好奇心会让我们的知识面狭窄,变得冷漠;同时他还表示,好奇心虽然源自本能,但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或引导。

————————————————

我们整理了周忠和院士演讲中关于“好奇心”的部分内容,以期给更多教师和学生带来启发。

好奇心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力,好奇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驱动力。没有了好奇心,我们就提不出问题;没有问题,我们就很难去深究,我们的社会就很难一步步向前推动。

两位博物学家的故事

今年,卡塔琳·考里科女士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一篇报道介绍,正是持久的好奇心成就了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殊的天赋,只是拥有热切的好奇心。居里夫人也说:很多人都说我很伟大很有毅力什么的,其实我就是特别好奇,好奇得上瘾。

我是研究古生物的,还是想再举两个具体一点的例子,讲两位博物学家的故事——达尔文与威尔逊。

达尔文从小就迷恋收集昆虫标本,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他仍沉迷于博物学。19岁被送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然而他初心不改,兴趣依然在自然科学,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达尔文在30岁时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其中一项壮举就是参加了“小猎犬号”(也称“贝格尔号”)环球科考,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奠定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实际上乘坐“小猎犬号”在南美太平洋的考察,旅程很艰苦,也遇到很多挫折,但是因为他有兴趣,所以就不觉得累。他在1838年—1843年间,编纂了五卷巨著《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动物志》,在1846年—1854年间,专心致志地研究海生甲壳类节肢动物——藤壶,并完成四卷专著,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金奖。他是凭着一种持久的兴趣进行研究,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当然,有时候好奇心之外还需要一种坚持的精神。

另一位是被称作“当代达尔文”的威尔逊。威尔逊从小和达尔文很像,特别喜欢虫子,从观察蚂蚁开始他的科学研究生涯。威尔逊在他的自传《博物学家》中写道:“每个孩子都有一段喜爱昆虫的时光,而我始终没有从中走出来。”这告诉我们什么?很多孩子从小喜欢自然、动物等,比如小孩都喜欢恐龙,但是后来一直研究恐龙的没多少,威尔逊属于将爱好发展成为终生事业的人。

达尔文与威尔逊身上有许多相似点,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拥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能让你学习得更好

除了科学研究,好奇心对其他不同的领域同样重要,比如苹果公司CEO库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很敬佩那些对世界好奇的领导者,他们思考世界运作机制,他们往往专注于为什么和如何运作。领导力是要靠好奇心发展的。乔布斯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具有好奇心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个性。好奇心能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好奇心是其成功的最大驱动力。

很多人会在商业方面利用人类的好奇心,比如“知乎”这样的网站,它被称为当代年轻人的“好奇心广场”,其成功也是利用了根植在我们天性里面的好奇心。

好奇心从何而来?好奇是一种天性。英国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曾经说,一切哺乳类动物都有强烈的探索冲动,对其中一些哺乳类动物来说,这一冲动尤为重要——它们是动物界的机会主义者,它们从来不知道下一餐来自何方。它们必须熟悉能够寻觅到食物的每一个角落,尝试一切可能的机会,密切注意幸运的机会……它们必须随时保持高水准的好奇心,一方面它们是为了获取食物资源,另一方面是出于安全的需要,所以,拥有好奇心能够让它们获得比没有好奇心的种类更大的生存机遇,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人类好奇心当然源自动物的本能。莫里斯也说,在一切物种里面,人类是最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是最活跃的探索者。实际上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同样本能地拥有很强的好奇心。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也显示,好奇与大脑的奖赏系统是有关系的。大脑深处有一个神经中枢,人的好奇心被引发时会刺激中枢产生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进而让人感到期待、兴奋、满足等情绪,客观上能够提升学习效果——比如使人处于强烈的专注状态,拥有更强的记忆力,并保持大脑的高速运转,这是科学研究得出的一个证据,好奇心确实能够让你学习得更好。

为什么好奇心减弱了

但是,我们的好奇心去哪儿了呢?我们曾经都很有好奇心,但成年人的好奇心却减弱了,你看看这些成语——“刨根问底”“天真无邪”“求知若渴”“童言无忌”等,大部分是来形容孩子的,但长大之后,我们似乎与这些词相去甚远。

这大概与我们的教育有关。从科举制度到现代教育,我们的“先天本能”与“后天学习”逐渐失衡。现代教育方式呈现的程式化、规模化虽然可以实现大规模人群的基础教育普及,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压制了人类的天性,削弱了其自主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这或许也是导致近年来人们好奇心缺失、世界范围内原创性重大科学发现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含蓄保守,但也有盲目崇拜权威、缺少质疑和冒险的精神等缺陷,不利于好奇心的培养。历史学者张宏杰甚至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好奇心”“探索欲”“创造力”“新鲜事物”等词汇往往与另一些词汇紧密相连,如“不安分”“破坏性”“颠覆”等。这种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的好奇心逐渐丧失。

事实上,如果没有好奇心和逻辑思考,我们的知识面会很狭窄。我们还会变得冷漠,因为好奇心的对立面就是冷漠(缺少公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时,我们也难以建立诚信的社会价值体系。

好奇因理解而产生、被未知所激发

我希望中国的学生都能带着好奇心开启自己的学习生涯。

尽管我们说好奇心是本能,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对某一个领域的兴趣是可以培养或引导的。知识越多,往往就越有兴趣。如果说你对这个领域完全不了解的话,那往往就问不出问题。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人们只想知道他们能够理解的东西。”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兼作家伊恩·莱斯利认为,“好奇因理解而产生,又可被未知所激发”。我们对于某事物了解得越多,对于其未知部分的好奇心就越强烈。

深入了解和学习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同时进行广泛的阅读与实践,以及对社会、自然、艺术等多个话题予以关注,就会自然地生发出更多的想象力和更多的好奇灵感,并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好奇心被商业营销所利用,比如许多没有“营养”的短视频就是利用人类的好奇心让人沉迷其中,缺乏自制力但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容易上瘾,可能会因此逐渐丧失主动深度学习的能力,只习惯于被动接收大脑浅层思维的碎片化信息。我们还应努力避免成为“标题党”的俘虏,当前许多“流量密码”正是利用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好奇心。

最后,我倡导大家“多提问”,无论未来从事何种职业,一定要学会提问。学问学问,能学会问;只学不问,不长学问。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了鼓励本科生做研究,给了一些奖励政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翀将对学生的判断标准凝练成一条:学生是否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穆荣平研究员也表示:“真正的科研,关键是找出真问题。”

1918年,爱因斯坦在柏林物理学会纪念普朗克60岁生日的仪式上谈到了三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第一种人是为了满足对知识的渴求和喜爱,做科学可以施展并实现他们的雄心壮志;第二种人是利用大脑来实现功利的目标;还有极少的第三种人,譬如普朗克,他们从事科学来摆脱生活中的平庸以及人们自身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

我发现,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处在这三种不同的阶段,我见到的各种人之中,感觉最高境界的人还是延续了少年时代的兴趣,一直做他所喜欢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是最幸福的。

我特别欣赏陈寅恪先生的那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觉得谈好奇心也好,创新也好,教育也好,如果缺少了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25日第10版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周忠和

上一篇: 太空探索:揭开宇宙奥秘的未知境界
下一篇: 《资本论》与“历史之谜”的求解方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