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几乎在所有的关于王夫之的哲学思想研究中,王夫之的人性论都作为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被重点研究。 《王夫之人性生成哲学研究》包含“王夫之人性生成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架构”“王夫之与明清之际的人性生成论转向”““世界哲学”视野下的王夫之人性哲学”等章节。
目录
**章 20世纪王夫之人性论思想研究的历史反思
**节 开新视野下的王夫之人性哲学
一、梁启超、王孝鱼的船山学研究
二、李石岑、张西堂的船山学研究
三、张岱年、侯外庐的船山学研究
四、萧萐父、冯契、张世英的船山学思想研究
五、林安梧、陆复初的船山学研究
第二节 连续、承继视野下的王夫之人性哲学
一、熊十力、钱穆的船山学思想研究
二、嵇文甫、冯友兰、贺麟的船山学思想研究
三、唐君毅、曾昭旭的船山学研究
第三节 王夫之人性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域总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夫之人性生成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架构
**节 “推故而别致其新”——王夫之人性哲学的生存论转向
一、“贞邪相竞而互为畸胜”——宋明理学人性论思想的相互激荡
二、从“伦文主义”到“人文主义”——王夫之人性哲学的转向
第二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王夫之人性哲学问题意识和方法论
一、“惟此心在天壤间”——王夫之人性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架构
二、王夫之人性生成哲学的方法论
三、本书研究的方法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色与道互相为体”——生存论视野下的人性哲学
**节 “君子之道,尽夫器而止”——治器显道的实践生存论
一、“自人而言之”以明“两间之有”
二、“破块启蒙.灿然皆有”的生存世界
三、“治器者则谓之道”——人性哲学的生存论转向
第二节 “天人之蕴。一气而已”——气的生成性实有论
一、“太虚一实”“絪绲化生”——气化流行的生成境域
二、“天积其健盛之气,故秩叙条理”——气化现理而理气互相为体
三、“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太极、阴阳与道
第三节 “所有者诚也,有所有者善也”——宗天道而归于人道
一、“道生善,善生性”——天人相续的“继善成性”说
二、“知天人之际者。可以知性”——人性为实有善的诚体
三、“以人道率天道”——挺立道德主体的自我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性者生理,日生日成”——继天权几的人性生成论
**节 “性者,天人授受之总名”——天人性命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性者生理”——人物之生和作为生理的人性
二、“天命大而性专”——人性与天命的交相互动
三、“修身以俟命”“尽性以至于命”的造命观
第二节 “性即理也,即此气质之理”——专属于气质性生命的人性
一、“气质中之性。依然一本然之性”——为气质之性正名
二、“性相近”为“大公而至正”
三、“气成质而质还生气”——才、欲与气质中之性
第三节 “命日新而性富有”——人性的生成与发展
一、“一受成侀”与“日生日成”——两种不同的人性观
二、“习成而性与成”——先天之性与习与性成
三、“人道始持权”——权、继、习与自由意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即身而道在”——人性在“践形”中的生成
**节 “性之凝也,其形见则身也,其密藏则心也”——性心身的有机统一
一、“形开神发”——形体与神明、身与心的统一
二、“形色无非性,而必无性外之形色”——形色与性、性心身的统一
三、“形色则即是天性。而要以天性充形色”——王夫之的“践形”观
第二节 “性本于天而无为,心位于人而有权”——身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一、“心含性而效动”——心灵的层次
二、“思为本而发生乎仁义”——心性的差异和统一
三、“心意相关、诚正相因之理”——正心诚意所以修身
第三节 “心者,函性、情、才而统言之”——身体与情才欲
一、“吾之动几与天地之动几相合而成者”——情的根源和性质
二、“相因而发”“各自为体”——性情的关系
三、“情以御才。才以给情”——作为原初驱动力的情
四、“不善虽情之罪,而为善则非情不为功”——情与善恶
五、“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欲而有私、私而有诚的理欲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存于心而推行于物”——人性在“实践”中的生成
**节 “有道不动心”——身体主体的挺立和实践动力的养成
一、“气是个不恐惧的本领”——养勇之道
二、“集义养气”与“学诲知言”——养气、尽性而知言
第二节 “入天下之声色而研其理”——人伦物理必以身心尝试的力行观
一、“因所发能”“能必副所”——能所互动的实践场
二、“格致相因”——成善与求真的统一
三、“行可兼知”的“真知实践”之学
第三节 “仁义之藏,礼乐刑政之府”——礼乐文明的王道天下观
一、“礼乐皆仁之所生”——礼乐为人道之独
二、“天道人情,凝于仁,著于礼”——威仪著于天下
三、“礼乐者,君子所以化成天下”——礼治天下的人文关怀和王道政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壁立万仞。只争一线”——人性生成的人格美
**节 “以人为依,则人极建而天地之位定也”——人格美追求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