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为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一时期,中共党史研究取得全面进展、成果丰硕。
一、中共党史研究指导理论的重大发展和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中共党史研究指导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共党史研究指导理论的重大发展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出台。2021年1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的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论断。之后,他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刻揭示了正确党史观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内在一致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基于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经典文献,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新认识,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基本遵循。
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持续推进,有学者提出将中共党史学理论分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部分;有学者主张将中共党史学理论分为关于党史学的性质、对象、任务、特点、功能,历史材料的收集鉴别,历史著述的编撰,历史认识的检验,史家应有的基本素养,研究的方法等方面的理论;还有学者从历史哲学的视域,围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辩证法与中共党史研究等问题展开探讨。这些研究推动了中共党史学理论的发展。关于中共党史学研究方法的讨论表现出深化的趋势,有学者指出,中共党史学研究方法宏观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如阶级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等;中观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如调查研究法、社会矛盾研究法、社会主体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具体层次是社会史学方法、比较史学方法、个案研究方法、口述史学方法以及心理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等;有学者提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前提下,借鉴人文社会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中一切有利于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是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史学理论和方法,二是合理借鉴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三是广泛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随着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及其运用,这一时期中共党史研究出现诸多新的研究视域和研究领域,推动中共党史研究朝纵深发展。
关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在20世纪80、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问题曾有过几波讨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史、国史的高度重视,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越来越多人主张建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有学者指出,中共党史学科已经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体系、丰硕的研究成果、丰富的资料支撑、独立的研究机构和源源不断的队伍保障,具备了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有学者提出了一级学科建设的设想,主张以中共党史学科为基础,以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骨干构建新的一级学科体系。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拟新增“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相关讨论的重点转向党史和党建如何融合发展、党史党建基础理论的建构、一级学科内各二级学科如何设置等问题。
二、中共党史研究著述概况和研究的主要热点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党史研究著述概况
在中国共产党通史研究领域,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成果,被认为是“一部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党史巨著”。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是第一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编写的通史类著作,该书第一次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时期,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点,李忠杰著《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也是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通史类著作。
断代史研究历来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都是考证类著作。黄修荣、黄黎著《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也是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成果。抗日战争史研究成果丰硕。王秀鑫、郭德宏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在1995年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是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著作。团结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是海峡两岸历史学者合作完成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8卷,注重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考察抗日战争。这两套丛书虽不是完全意义的党史著作,却是中共党史研究应该关注的成果。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史研究进展明显,代表性著作是2021年出版的《改革开放简史》,其特点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重反映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被认为是“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的一部扛鼎之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改革开放研究丛书”是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史专题研究的重要成果。此外,曲青山等主编的《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丛书32卷,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专门史研究持续繁荣,表现出全面、深入、细化的趋势。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防治重大疫病的历史与经验》是首部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防治重大疫病的历史和经验的著作,既反映了中共党史专门史研究全面、深入、细化的趋势,也反映了中共党史专门史研究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专门史著作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被认为是“学习研究党的宣传史的基本教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组织由相关权威部门编纂的“中国共产党专门史丛书”2017年起陆续出版,将专门史研究推进到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10年间,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中共党史研究论文是历史上最多的时期,在某数据库以“党史”为关键词检索,最早的数据是《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7期发表的《历史工作者对学习党史应有的认识》,共检索到45837条(截至2022年4月),而2013年1月以来的检索结果为33017条,占72.03%,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党史研究之繁荣。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主要热点
一般来说,期刊论文最直观反映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013-2021年间《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四家党史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和《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收录7812篇论文为分析样本,并按“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分类,通过高频关键词统计、归纳和分析,确定各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样本虽难免有遗珠,但较有专业性和代表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论文总数为2007篇,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共党史研究重心开始转向社会主义时期,但近1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仍然不少。从研究内容看,革命根据地建设、国共关系史、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提及频率分别为204次、173次、148次,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三大热点。关于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央苏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关于国共关系的研究视角更加多样,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注重从国民党方面或者第三方的视角分析国共关系。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活动、早期工人运动、中共“一大”相关史实的考证、苏俄与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影响等方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论文总数为1547篇。从研究内容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外交关系、政治运动的提及频率分别为251次、168次、137次,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三大热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主要集中在土地改革、统购统销与计划体制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主题,注重利用地方档案做区域性或个案研究是这一时期研究的新热点。外交关系的研究中,中苏关系关注度最高,其次是中美关系。政治运动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三反”“五反”运动、知青上山下乡,通过整体性或者区域性的实证研究探讨政治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论文总数为622篇,较以往有长足进步。从研究内容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历程回顾的提及频率分别为178次、103次、94次。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最热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经济领域各项改革的专题研究,二是从整体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和逻辑。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有所降温,直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题的论文较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国家治理、法治国家建设、行政体制改革。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整体或从某方面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总结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成为这一时期研究最集中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时期是中共党史研究的新领域,其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主题的235篇,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为研究主题的135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研究主题的57篇。党的创新理论历来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范畴的探讨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热点。即时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得到运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召开后,结合党的历史经验对两次党代会进行多方面研讨,成为该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又一热点。
总论性研究。跨时期的总论性研究论文1254篇,热点集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412篇)、改革开放40周年(334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89篇)三大主题,以回顾总结和纪念性研究为主,一是总体论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或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70年)历程、成就、经验、意义,二是分领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项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三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关注度较高的是毛泽东、习近平、邓小平等人,词频分别为605、310、184,表明领导人物仍然是研究的热点。这一时期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对象更加广泛、多样,越来越多的“小人物”受到关注,丰富了中共党史人物谱系。
三、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多维视角研究中共党史的良好态势。
“新革命史”研究视域。“新革命史”概念提出在党的十八大之前,而对新革命史范式的深入讨论则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新革命史主张“回归历史学轨道,坚持朴素的实事求是精神,重视常识、常情、常理并尝试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共革命史加以重新审视和研究,以揭示革命的运作形态尤其是艰难、曲折与复杂性,进而提出一套符合革命史实际的问题、概念和理论。”对新革命史的讨论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成为热点,这一研究范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以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对于推动中共党史研究深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地域史研究视域。地域史研究指以一定区域作为个案的基层社会历史研究。地域史作为一门新兴的史学分支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为史学界所重视。受其影响,中共党史研究也表现出从宏大叙事转向重视地域史研究的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地方档案史料的挖掘和利用,地域史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地域史的分析框架被越来越多的党史研究者运用。
概念史研究视域。概念史的引入和应用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视野”。《中共党史研究》专门开设“概念史与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视野”专栏进行讨论,有学者对中共党史中的概念谱系进行了梳理,提出概念史研究应注意的原则和方法。概念史的引入,拓展了党史研究的视域,虽存争议,但近年来概念史研究已较为普及,尤其受到青年学者的青睐。
纪念史研究视域。纪念史是中共党史研究特有的研究视域,出现于党的十八大之前,研究者将其定义为“从纪念活动的具体史实梳理入手,将纪念活动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与中共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建构完整的中共纪念活动史。”党的十八大之后,纪念史研究愈发受到广泛关注,逐步发展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出现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热。
制度史研究视域。《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开设“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中共制度史研究”笔谈专栏,探讨制度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逐步明确制度史研究对象是中共自身制度建设与实践的历史和中共主导下的国家与社会制度建构的历史。中共制度建构理念、中共制度建构以及其所主导的国家制度建构过程和制度规范、制度的社会实践及其引起的社会反应是这一时期中共制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社会心态史视域。社会心态史将人们的价值观念、精神活动等纳入历史研究的范围。心态史研究侧重集体的态度,认可大众文化及其能动作用,体现总体史理念和人类心灵实践之间的张力。主要考察和分析特定时空不同群体成员所共有的心态结构及其演变。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开始注重从社会心态史的视角研究中共党史,注重对特定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不同阶层、群体的心态分析。总体而言,中共党史研究的社会心态史视域还处于初步阶段。
心灵史研究视域。心灵史注重考察社会政治背后的精神世界,试图从人类精神的角度解读历史流变的脉络。与社会心态史注重群体性思想流变不同,心灵史希望通过“挖掘个体心灵的变幻,深入个体的内心世界,观察内心思想的轨迹,深究人类灵魂深处的世界”。心灵史研究的方法较早引入中共党史研究领域,以往的心灵史研究多关注党的领袖人物。近年来,心灵史的研究转向关注普通党员和下层民众。这种研究使个人档案、反省材料、审讯记录、日记、回忆录、书信等过去较边缘的史料显现更高的利用价值。
此外,还有学者尝试将身体史、经典文献阅读史、日常生活史、量化史学等运用到中共党史研究中,这些新的研究视域是拓展和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有益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取得全面成果,中共党史研究指导理论有重大发展,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党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仅就研究成果数量而言,可称是中共党史研究最繁荣的时期。但繁荣背后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一是重复研究或低水平研究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某些新方法、新视域的运用与传统研究方法和叙事体系存在张力,甚至产生消解作用;三是中共党史学基础理论仍然落后于党史研究发展;四是档案的开放和利用状况仍然难以适应党史研究发展的需要;五是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仍然滞后。这些都是中共党史研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展望未来,中共党史研究呈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成为中共党史研究新的基本遵循,更深刻影响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共党史研究更加突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将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三是中共党史研究视域更加多样,研究领域更加深化、细化;四是随着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增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及其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将成为新的热点。
[作者分别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的百年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号:22AZD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