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宇宙的瑰丽想象从未停止,探索太空的步伐也永不停歇。近日,由哔哩哔哩出品、BBC Studios科学部制作的科学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完结,在B站共收获了2275.1万的播放量,豆瓣评分高达8.8分。纪录片由第73届雨果奖获得者、中国著名科幻文学作家刘慈欣担任讲述人,围绕其小说《三体》《赡养上帝》《乡村教师》等作品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领域展开,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开启了一场科幻艺术与未来科学的跨域对话。
刘慈欣曾说:“我所有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本片原定片名《未来奥德赛》(Odyssey into the future)就是在向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致敬。这位英国科幻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王,而《2001:太空漫游》作为克拉克最为出色的科幻作品之一,对人类探索宇宙文明作出了终极而恢弘的构想,也启迪了刘慈欣的科幻创作。
《第一次接触》中出现的阿瑟·克拉克生前影像
对于人类未来和宇宙关系的思考同样贯穿于《未来漫游指南》始终,可以说,本片之所以分为《第一次接触》《星际航行》《成为超级文明》三集,正是针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三个阶段话题进行分析和回应——人类文明的存续,星际文明的扩展,超级文明的实现。
片中多次出现未来人类通过拆解行星获得能源的画面
人类是否应该和地外智慧生命对话?这是首集《第一次接触》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刘慈欣最著名的作品《三体》开篇就涉及到的内容。《三体》第一部中,主人公叶文洁选择主动回应宇宙发来的信号,和外星文明进行“第一次接触”,现实生活中同样有科学家致力于证明外星文明存在,希望与之沟通。由此,电磁波、引力波、射电望远镜等相关知识概念在纪录片中浮出水面。
FAST天文台(“中国天眼”)全景图,其规模之大,用影片中“中国天眼”的首席科学家李菂的话来说:“如果在里面装满炒饭,全世界每个人能分到两碗”
人类如何实现星际航行?第二集《星际航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人类要么遍布宇宙,要么彻底灭亡。”为了实现文明星际航行跃迁的梦想,人类进行了种种设想和尝试:太空电梯、人造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二号”、可控核聚变能源火箭、人工冬眠技术……科学家们追寻着通向群星的桥梁道路,也不断拓宽对于星系之外的想象。
人类进行星际航行需要非常庞大的星舰
人类文明是否有机会成为超级文明?第三集《成为超级文明》中,刘慈欣提出超级文明应该具有三个特征,即拥有改造自我的技术、供给文明存续的能量和对宇宙规律的本质理解。片中则将科学家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戴森球计划的设想、暗物质和“万物理论”的探索作为回应,指出人类文明向超级文明进化的方向。
片中展示的目前的“戴森球”形态设想
刘慈欣在2018年度克拉克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中说,“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门仰望星空,在我的眼中,星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这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刘慈欣的解说评论和克拉克的采访语音在《未来漫游指南》中衔接交错,产生了奇妙的“对话”效果。观众也得以同两人一起,在影像之中经历一场关于外星对话、星际旅行和文明未来发展的头脑风暴和模拟推演。
2018年度克拉克奖颁奖仪式上,刘慈欣发表全英文演讲
这样的致敬,还体现在整部纪录片的叙事模式上。
据本片的总监制、也是BBC著名科学纪录片《地平线》系列的监制史蒂夫·克拉布特里说,英国七八十年代有一部电视节目《阿瑟·C·克拉克的神秘世界》,克拉克会在每一集里进行评论。纪录片《星际漫游指南》也采用类似的模式,由一连串故事组成,附带刘慈欣有趣的见解、评论和补充。
阿瑟·克拉克在《阿瑟·C·克拉克的神秘世界》的预告片中提到自己从小就对神秘事件感兴趣,他会去读诸如鱼从天上掉下来、巨大的海怪袭击船只、发光的异形飞向天空的故事
所谓的“一连串故事”,其来源正是刘慈欣本人的科幻作品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和科幻设想。以这些科学概念为线索,刘慈欣现身说法,不仅自述他作品中的情节背后的科学逻辑,还针对这些理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人类应做出的选择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与片中的科学界大佬形成了观点的交锋和碰撞。
刘慈欣用“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的道理来说明他对是否主动回复外星人信号的谨慎态度
以首集《第一次接触》为例,本集主要讨论的是和外星文明的接触,这是很多书籍和故事中经常出现的主题,老生常谈的同时也保持着持久的吸引力。影片的开端选择了一个特殊角度去切入话题,同时也是刘慈欣代表作《三体》世界的起始点:人类向地外文明发送了信息。书中,天文学家叶文洁向一个外星文明发送了一条信息,并且在面对“不要回答”的信号时选择了回复,由此引发了三体文明对于地球的入侵。而现实中的确存在长年致力于向外发送信息的国际组织机构——METI(地外智慧文明通讯研究所),机构主席道格拉斯·瓦科奇博士认为,人类应该以希望被外星人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外星人。相反,刘慈欣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做法的反对和担忧,他理想中的接触方式应该是先保持监听和观测,而非直接暴露自己。
道格拉斯·瓦科奇博士认为如果有一天我们收到了外星文明的信号,我们应该回应并主动接触他们
无论是监听还是联络,都需要寻找外星文明所在地。因此,影片自然而然开始介绍我们目前能够与外星文明交流的方式:电磁波、引力波、中微子。这些方式,同样能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找到对应的情节。1960年,绿岸天文台开展“奥兹玛计划”,试图用电磁波搜寻外星文明信号。它所发出的信号如果成功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返回地球至少需要8年时间,而《三体》小说中叶文洁收到地外文明回复的时间刚好也是8年。与小说不同的是,“奥兹玛计划”目前并没有收到任何回音,但它的主持者德雷克博士坚信,未来几年内人类可以探测到外星文明的信号。
《三体》中,中国曾经的外星文明探测计划叫“红岸工程”,探测基地叫“红岸基地” ,美国绿岸天文台和“奥兹玛计划”被认为是这一设计的原型
至于引力波的概念,《未来漫游指南》用《赡养上帝》的情节进行了串联:一个外星人给地球人展示了飞船的实况画面,实现这种超远程通讯依靠的正是引力波技术。现实中,科学家们已经可以探测到引力波,只在发射上仍有困难,但对于引力波发射器的形态已经有了构想。人们现在需要担心的问题是,如果接触成功,后果又将会如何。刘慈欣强调其作品《黑暗森林》中所描述的“地球遭遇入侵”的情况是最糟糕的一种可能,现实状况其实更好一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际科学家们已经就是否回复地外文明信号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关于探测到地外智慧生命之后活动的原则宣言》。
科学家设想中的引力波发射器
本片的内容连接和叙事逻辑非常清晰:小说情节的铺陈作为勾起观众好奇心的引子,全球科学家们正在从事的科学实验则满足了这种好奇心。他们实验的方向描绘出的似乎触手可及的未来又恰好契合了小说的情节。科幻设想与科学研究的双向互动将未来与现实的边界模糊,人们曾以为遥远的未来通过纪录片扑面而来。于是,纪录片为小说坚实的科学理论背景提供了普及和支撑,也留下了最精辟的注解。
近年来,关于宇宙科学的纪录片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在2007年至2011年间出品《宇宙》系列纪录片,2010年至2019年间制作的《了解宇宙是如何运行的》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6分。BBC同样也在2019年和2021年分别推出科普巨制《行星》《宇宙》。这些作品的叙事模式通常比较传统:主持人解说辅以特效画面,穿插对专家的采访,共同阐释科学理论、传递科学知识,往往受众接受的范围有限。
美国Discovery出品《宇宙》第一季海报,《了解宇宙是如何运行的》海报,BBC出品《行星》、《宇宙》海报
与常规科学纪录片不同,《未来漫游指南》虽然也在讨论有关宇宙奥义的问题,但却是依托刘慈欣个人的科幻作品而架构,因此在科普之外,还带有鲜明的刘慈欣个人色彩。整部作品实质在讨论构成刘慈欣科幻宇宙的那些领域,而背后所凸显的是刘慈欣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借助他奇幻的想象力,更多人在影像化的科学假说中重新审视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因此,《未来漫游指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围绕“科幻”这一表现科学技术远景对于人类文明影响的文艺形式,以各种宏大精美的画面和恢宏大气的音乐,展现了人们对于遥远未来的真切想象。
影片中多次出现“蚂蚁”的意象,而蚂蚁在《三体》中极具象征意味:对于“三体文明”这样的高级文明而言,人类文明之渺小好似路边的一只蚂蚁,根本不具备与之交流的资格
当然,就科学纪录片的科普意义而言,如果把这部影片比喻为刘慈欣的一篇论文,那么其内容只能说是一篇优秀的研究综述——它探讨的概念十分基础,仅呈现出概括式的,针对科研目的和科研意义的回答。比如在呈现射电望远镜搜寻地外文明的相关技术时,片中笔墨几乎都集中在了科学家个人的梦想抱负之上,至于曾遇到的射电望远镜技术难题是如何攻克的,它的使用原理是什么,有什么实际应用意义,几乎都没有提到。这自然没有完全满足很多硬科幻迷对这部纪录片的“硬核”期待。“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来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尽管《未来漫游指南》无法称之为一部“硬科学”的科学纪录片,但也许可以像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在未来某位将会推动人类科学文明进展的科学家孩童时代的心里埋下一粒宇宙的种子,为他或者她打开一扇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
参考文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