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百家争鸣: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五点思考

百家争鸣: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五点思考

百家争鸣: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五点思考2019年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适逢新盛世,喜逢新时代,又值2019新开年,这个机构的成立意义不同寻常。

百家争鸣: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五点思考

(本文根据相关内部资料重新整理)

2019年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适逢新盛世,喜逢新时代,又值2019新开年,这个机构的成立意义不同寻常。

关于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格式规范_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及其将要发挥的作用与国家很多的文化、历史性的学术机构来比较,能在此“新时代”诞生此“机构”,这是影响非常大,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更是巨大的,其意义重大,非同一般,显示了高层的决策正确。

我们通过对人类文化文明与中华文化文明、中国历史与世界各国历史的比较分析和探究,用自发、自信、自学的“人类上古文化谱系研究课题”形式对历史、文化、考古、文字、社会、哲学、民俗等探究和认知,并撰写《人类上古文化谱系年表/研究导读——追根溯源 血脉不断》、《关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若干问题再述》、《全世界智慧人士,联合起来!向全世界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倡议》、《一点八方 走出昆仑——您不知道的人类上古文化情愫》等多篇心得。

特别在“坚定文化自信”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背景下,就历史、文化的有关问题思考如下:

一、“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是文化积淀的重要反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镜子,千万不能破裂。

中国历史应将没有文字出现的历史、文化也要算进去的!比文字更重大、更重要的发明发现是中国先祖的人工用火和对观察天象的天文历法,以及为了适应自然生存的顺风逐水择居生活和崖画、骨器、陶器、玉器等文化性的生活用具使用,青铜器都是后来出现的,比起前面相差很久远了,至少在万年以上!!

二、亟需、亟待要取掉、改观中华文明5000年这个很不准确的说法。

中国历史至少有三万年以上了,当前考古学界、文化人类学界等已经逐步的做出实证了!让外国人认为不可思议的青藏高原尼阿底也发现了距今三万年至四万年的“石叶文化层”,更有力的证明了远古中国人的顽强生存能力和广泛活跃的文化存在。

在历史、文化、意识等层面应以这样的文字表述:中国拥有数万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文化包容性,是世界上历史、文化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人类文化文明大多是源自于古老的中国。

三、建立“话语体系”坚决不能以现在所谓的国际学术界对文明界定的标准和办法。

当前所谓的国际学术界对“文明”界定是人类史上在近现代时期犯下一个特大的错误,是非常愚蠢的,这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态度是坚决不能跟“洋风”,跟着他国制定的历史法则去改变自己的历史文化,“道路自信”要从历史、文化的脉络中去夯实,与“国际交流合作”必须要有中国人自己的历史观、文化观,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若中国的历史、文化出了问题,那意识、教育、政体、风俗等各方面就会出现各种不良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强大而完整的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信仰力!

这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研究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严重西化意识”最关键的问题之处!!

由于西方各国“建国”时间都比较短,他们真正的文字使用时间也很短,他们远古时期真正的发明创造很少,加之他们各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很大,常期动乱不定和许多“反华不良企图”的诱导等,所以他们以文字、青铜、城邦(国家)等说词来对文明界定,不顾文化事实,并制订标准和方法,从根上分析,这是不对的,是严重的错误!

四、着实建立中国历史“学术体系”时要从中国文化本有的社会价值和优良传统中创新,建立正确的历史世界观。

我们认为,有人类的时候就有文化的出现,有文化出现的时刻就有文明的诞生。文化与文明是分不开的,只不过文化、文明的表现形式与近三、五千年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绝对不能说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就没有文化,没有文明!

文化即文明,文化、文明即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由于,中国的文化考古起步比较晚,进行科学考古的方法欠妥当,历史文献没有统一的本体认知,并且按着“西化意识”进行取舍。再加之,人类起源非洲说、人类只有一个DNA(亚当)等西方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致使中国许多许多的学者们都出现了“唯西方标准”的局面和不良现象,对中国本有的历史、文化影响很大,忘记了中国历史、文化本有的无穷魅力和亘古弥久的根源!

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虽然婴幼期不会写文字,不会有大的创造力,但是他能够在父母教化下认知周边事物,感知客观的世界(也即是家风传承与历史教育的关系),他的生命过程是完整的,人生的历史也是完整的,我们不能说这个人的婴幼期就不存在文化,就没有历史,没有文明,他一百岁的年龄给他减少十多年啊。以此理,中国历史也是一个颇为完整的文化文明状态。

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与推论结果,燧人氏在昆仑山区域“立方牙”观天象初定历法,钻木取火;伏羲氏演八卦初成图像文字,渔猎畜牧,再到有巢氏营造屋居、神农氏尝百草、轩辕黄帝开启新里程,这三万多年的中国历史文化不能弃,并且都高于五千多年以上。

中国人的历史、文化根源不能被某种不良企图割断,中国历史的文化正道不能因“西化意识”给弄颠倒了,乃至将“历史根、文化魂”给弄遗失了! 当然,这也不是贾湖遗址、仰韶文化等遗存考古能解决答案的。考古仅是一种佐证历史的方式罢了,历史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成一国之明鉴!

五、文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身份证,器物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户口薄,经论文献记载等就像对历史发展录备的口供。

任何时候,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一定知根知源,不能忘本,始能才有新的发大展,无源之水不长流,无根之木不可活。新时代、新气象,期望在党的领导下,扭转乾坤,清气社会,追根溯源,正本归元,找回、补回、补足中国文化文明的本来,“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造福千秋万代!

文不尽意,就此微言,伏愿有益!杨牧青2019年1月3日夜于北京

上一篇: 探索者传说第二季
下一篇: 《星际探索》在中国为什么会扑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