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酶的简介和研究历史
糖苷酶之一。催化蔗糖水解成为果糖和葡萄糖的一种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主要从酵母中得到。自1860 年Bertholet 从啤酒酵母Sacchacomyces Cerevisiae 中发现了蔗糖酶以来, 它已被广泛地进行了研究。蔗糖酶(β -D-呋喃果糖苷果糖水解酶,fructofuranoside fructohydrolase, invertase)(EC 3.2.1.26)特异地催化非还原糖中的α-呋喃果糖苷键水解, 具有相对专一性。不仅能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 也能催化棉子糖水解, 生成密二糖和果糖。该酶以两种形式存在于酵母细胞膜的外侧和内侧, 在细胞膜外细胞壁中的称之为外蔗糖酶(external yeast invertase),其活力占蔗糖酶活力的大部分,是含有50% ~70(质量分数) 糖成分的糖蛋白;在细胞膜内侧细胞质中的称之为内蔗糖酶(internal yeast invertase......阅读全文
有关高尔基体的历史简介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 Golgi bodies)是由许多扁平的囊泡构成的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细胞器。又称高尔基器或高尔基复合体;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称分散高尔基体。最早发现于1855年,1898年由意大利神经学家、组织学家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 Golgi,1844-19
关于安瓿瓶的历史简介
在那不勒斯,每年的9月19日举行会举行一个持续了几百年的仪式:圣·热内罗之圣血(the Blood Miracle of San Gennaro)。在那不勒斯大教堂里,一个据称是公元305年前,盛满了圣·热内罗——贝内维托(Benevento)主教之血的安瓿,放在他的胸口旁边。经过“圣·热内罗之
关于神经毒素的历史简介
神经毒素是从民用有机磷农药杀虫剂发展而来,1935年德国学者成功地研制出速效有机磷农药杀虫剂──塔崩。由于意外事故,研究者中毒而出现一系列胆功能衰竭,这才意识到塔崩对人体有巨大的毒性;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塔崩很快被用于军事战争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原本为农药杀虫剂在战争中使用后便成为军用毒剂。
流变仪的历史与用途简介
流变仪,即用于测定聚合物熔体、聚合物溶液、悬浮液、乳液、涂料、油墨和食品等流变性质的仪器。分为旋转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转矩流变仪和界面流变仪。旋转流变仪是现代流变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依靠旋转运动来产生简单剪切流动,可以用来快速确定材料的粘性、弹性等各方面的流变性能。旋转流变仪一般是通过一对
关于电子鼻的发展历史简介
1964年,Wilkens和Hatman利用气体在电极上的氧化一还原反应对嗅觉过程进行了电子模拟,这是关于电子鼻的最早报道。1965年,Buck等利用金属和半导体电导的变化对气体进行了测量,Dravieks等则利用接触电势的变化实现了气体的测量。然而,作为气体分类用的智能化学传感器阵列的
显微镜的历史发展简介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明显的提高放大能力,这种装置就是显微镜的前身。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是用一片凸透镜和一片凹透镜重叠起来组合而成,又称为复式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制成的,后来经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加以改良,显微镜才有了更佳的效果。最初的显微镜很简单,只能放大50
微量加样器的历史简介
微量加样器(移液器)最早出现于1956年,由德国生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Schnitger发明,其后,在1958年德国公司开始生产按钮式微量加样器,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生产微量加样器的公司。这些微量加样器的吸液范围在1—1000μl之间,适用于临床常规化学实验室使用。微量加样器发展到今天,不但加样更为
染色体分析的历史简介
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altherFlemming,1843~1905年)经过实验发现。1883年美国学者提出了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学说。1888年正式被命名为染色体。1902年,美国生物学家萨顿和鲍维里通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又发现染色体是成对的,并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关于鼓风机的历史简介
扇、吹管和皮囊,最早用于强制鼓风的器具是扇和吹管。古埃及金匠曾使用带陶风嘴的吹管,印加人有时用8~12根铜管同时吹炼。稍后,发明了用兽皮制作的鼓风皮囊,囊的两端分设风管和由操作者手控的进风口。这种简陋的鼓风器在近代仍在一些地区使用。埃及第十八王朝勒克米尔(Rekhmir,约公元前1450年)墓的
流量计的发展历史简介
流量测量的发展可追溯到古代的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系统。古罗马凯撒时代已采用孔板测量居民的饮用水水量。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埃及用堰法测量尼罗河的流量。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应用宝瓶口的水位观测水量大小等等。17世纪托里拆利奠定差压式流量计的理论基础,这是流量测量的里程碑。自那以后,18、19世纪
辐射探测器的历史简介
能给出电信号的辐射探测器已不下百余种。最常用的主要有气体电离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和闪烁探测器三大类。早在1908年,气体电离探测器就已问世。但直到1931年脉冲计数器出现后才解决了快速计数问题。1947年,闪烁计数器的出现,由于其密度远大于气体而大大提高了对粒子的探测效率。最显著的是碘化钠(铊)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简介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Waclaw Szybalski)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的纳森斯(Daniel Nathans)、亚伯(Werner Arber)与史密斯(Hamilton Smith)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
全站仪的发展历史简介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是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及微处理器相结合的光电仪器。世界上全站仪的品牌主要有徕卡、拓普康、尼康、南方、索佳等。全站仪是人们在角度测量自动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各类电子经纬仪在各种测绘作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全站仪的发展经历了从组合式即光电测距仪与光学经纬仪组
蛋白激酶的研究历史
50年代出现的蛋白激酶术语指催化酪蛋白,卵黄高磷蛋白或其他蛋白质磷酸化的酶。70年代在哺乳动物的十多种组织器官中又发现了一类很重要的蛋白激酶——环腺苷酸(cAMP)蛋白激酶,以后在昆虫和大肠杆菌中也有报道。
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历史
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的研究。HSC 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清楚、应用最为成熟的成体干细胞,它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及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和遗传性疾病等均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极大促进了这些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为其他
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历史
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的研究。HSC 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清楚、应用最为成熟的成体干细胞,它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及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和遗传性疾病等均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极大促进了这些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为其他
概述信息素的研究历史
1999年,玛莎·迈克林塔克(Martha McClintock)发表于《Nature》的研究显示,女性会因为信息素化学讯号的影响而产生月经同步的现象后,科学界开始重视人类信息素的研究。后人便把月经的同步现象称为麦克林塔克现象(McClintock effect),之后的研究,部分人类行为学者认
量子数的研究历史
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一些特定数字。量子化的概念最初是由普朗克引入的,即电磁辐射的能量和物体吸收的辐射能量只能是量子化的,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整数n称为量子数.事实上不仅原子的能量还有它的动量、电子的运行轨道、电子的自旋方向都是量子化的,即是说电子的动量、运动轨道的分布和自旋方向都是不连续
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历史
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的研究。HSC 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清楚、应用最为成熟的成体干细胞,它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及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和遗传性疾病等均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极大促进了这些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为
转运RNA的研究历史介绍
在tRNA被发现以前,佛朗西斯·克里克就假设有种可以将RNA讯息转换成蛋白质讯息的适配分子存在。1960年代早期,亚历山大·里奇、唐纳德·卡斯帕尔等生物学家开始研究tRNA的结构,1965年,罗伯特·W·霍利首次分离了tRNA,并阐明了其序列与大致的结构,他因此贡献而获得196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
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历史
基因敲除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基础以及胚胎干细胞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所谓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ES)是从着床前胚胎(孕3—5天)分离出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mass,ICM)细胞,它具有向各种组织细胞分化的多分化
微胶细胞的研究历史
19世纪的德国神经学家弗朗茨·尼斯是第一个发现并描述小胶质细胞的学者。19世纪80年代,研究者通过染色的方法确认了小胶质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的关联性。1897年,罗马尼亚病理学家维克多·巴贝什(Victor Babeș)在对狂犬病的研究中首次发现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化,以及由小胶质细胞形成的网状细胞簇。不
生长素的研究历史
C.Darwin在1880年研究植物向性运动时,只有各种激素的协调配合,发现植物幼嫩的尖端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的一种影响,能传到茎的伸长区引起弯曲。1928年荷兰F.W.温特从燕麦胚芽鞘尖端分离出一种具生理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素,它正是引起胚芽鞘伸长的物质。1934年荷兰F.克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
酪氨酸酶的研究历史
自从发现了人黑色素细胞可以以1-3,4-二羟基丙氨酸(L-多巴)为底物合成黑色素,这个反应成为酪氨酸酶活性和定位检测的基础,在之后的研究中,酪氨酸酶成为第一个用亲和色谱纯化的酶,酪氨酸酶也是最早发现能将酶分子内部氧原子参入到有机物中的酶;并为酶自杀性失活提供了早期实例.现今,人们已经从微生物、植物及
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历史
基因敲除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基础以及胚胎干细胞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所谓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ES)是从着床前胚胎(孕3—5天)分离出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mass,ICM)细胞,它具有向各种组织细胞分化的多分化
酸碱质子理论的研究历史
酸碱质子理论(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是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J.N.Brønsted)和英国化学家汤马士·马丁·劳里(T.M.Lowry)于1923年各自独立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是在酸碱离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长素的研究历史
C.Darwin在1880年研究植物向性运动时,只有各种激素的协调配合,发现植物幼嫩的尖端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的一种影响,能传到茎的伸长区引起弯曲。1928年荷兰F.W.温特从燕麦胚芽鞘尖端分离出一种具生理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素,它正是引起胚芽鞘伸长的物质。1934年荷兰F.克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
脱落酸的研究历史
60年代初美国人F.T.阿迪科特和英国人P.F.韦尔林分别从脱落的棉花幼果和桦树叶中分离出脱落酸,其分子式为C15H20O4。
基因突变的研究历史
基因突变首先由T.H.摩尔根于1910年在果蝇中发现。H.J.马勒于1927年、L.J.斯塔德勒于1928年分别用X射线等在果蝇、玉米中最先诱发了突变。1947年C.奥尔巴克首次使用了化学诱变剂,用氮芥诱发了果蝇的突变。1943年S.E.卢里亚和M.德尔布吕克最早在大肠杆菌中证明对噬菌体抗性的出现是
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历史
基因敲除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基础以及胚胎干细胞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所谓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ES)是从着床前胚胎(孕3—5天)分离出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mass,ICM)细胞,它具有向各种组织细胞分化的多分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