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014年乌桓鲜卑史研究索引摘 要:关于乌桓、鲜卑的历史,中外学者先后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其成果亦颇可观。学术界对于乌桓、鲜卑史研究的索引从1900年――2008年已整理发表,毋庸赘烦。本文仅就2009年――2014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著进行归纳、整理,其中起源与发展史方面25篇;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方面20余篇;政治、制度与军事方面20余篇;民族交往与融合方面30余篇;考古研究方面近40篇。本着“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道理,将其刊布于众。关键词:游牧文化;乌桓;鲜卑;研究索引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73-03一、论著类(含博士、硕士毕业论文)成永娜,《乌桓民族关系探析》,烟台大学硕士生论文,2009年。郭鹏,《十六国时期慕容燕集团文化述论》,西北师大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兰州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吴松岩,《早期鲜卑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蒋东明,《慕容鲜卑兴衰原因探析》,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李莎,《论乌桓、鲜卑的南迁及其对汉匈关系的影响》,渤海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陶丽根,《拓跋鲜卑早期史地综考》,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郝燕妮,《慕容鲜卑对“中国”认同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刘洋,《东汉王朝东北地区治理政策研究――以东汉王朝与鲜卑的关系为重心》,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梁云,《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3年。周刘备,《唐代诗人眼中的汉代边疆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李洪波,《两汉时期的马政与边疆安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李焕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号与崇山习俗考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李路《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6月张婷婷,《鲜卑族民间美术造型》,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二、论文类理论研究综述傅新民,《融合、消亡、新生――北魏拓跋鲜卑文化改革沉思》,《网络财富》2009年01期。闫祥云、马成军,《拓跋鲜卑史学自觉与北朝史学编纂》,《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姚胜,《甘英出使大秦原因考》,《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李焕清、王彦辉,《匈奴“瓯脱”考辩》,《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4期。王平、陈文,《简述东汉前期对北匈奴的政策》,《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薛海波,《试论汉魏之际东北各民族的政治发展形态――以部落酋豪为中心》,《东北史地》2009年08期。闵海霞、崔明德,《试析南匈奴未能实现统一的原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李治亭,《论边疆问题与历代王朝的盛衰》,《东北史地》2009年11期。陈得芝,《秦汉时期的北疆》,《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09年12期。焦应达,《古代北方民族法律起源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程尼娜,《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初探》,《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梁云,《内蒙古地区鲜卑历史的研究意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秦树才、梁初阳,《〈后汉书〉中国民族史史料概说》,《西南古籍研究》2011年06期。杨春奋,《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发式微探》,《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梁云,《早期拓跋鲜卑研究回顾》,《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王冉,《论早期鲜卑和东胡的渊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2期。
付开镜,《魏晋南北朝鲜卑民族性观念的儒家化》,《史林》2012年06期。周丽莎,《魏晋时期鲜卑之崛起及其被打压》,《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12期。尹波涛,《略论马长寿先生的北魏史研究――以〈乌桓与鲜卑〉为中心》,《西北民族论丛》2013年08期。李晓标,《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文脉分析研究――以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为例》,《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年10期。李昆、李建凤,《知网所见鲜卑族族源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4年01期。高然,《民族历程与慕容改姓》,《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07期。戴光宇,《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满语研究》2014年12期。赵红梅,《汉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比较研究――以度辽将军、护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将为中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9期。起源与发展史李海叶,《北魏时期的慕容与鲜卑》,《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黄河,《3-4世纪昌黎鲜卑胡姓群体初探》,《东北史地》2010年01期。赵学政,《诗歌(词)中的北疆游牧史考――以匈奴、鲜卑为例》,《前沿》2010年01期。殷宪,《拓跋代与平城》,《学习与探索》2010年03期。
李书吉,《拓跋魏代北史实拾遗》,《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曹永年,《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与李志敏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10年08期。潘玲,《西汉时期乌桓历史辨析》,《史学集刊》2011年01期。刘军,《论鲜卑拓跋氏族群结构的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1期。赵红梅,《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谈论――关于慕容氏的起源及其对华夏文化的认同问题》,《学习与探索》2011年05期。梁云,《拓跋鲜卑西迁大泽、匈奴故地原因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7期。杨军,《乌桓山与鲜卑山新考》,《欧亚学刊(国际版)》2011年10期。倪瑞安,《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12年01期。穆??臣,《慕容鲜卑民族共同体形成考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温玉成,《论拓跋部源自索离》,《新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丁柏峰,《简论吐谷浑西迁之后与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崔向东,《论慕容在慕容鲜卑崛起中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2期。
王鹏,《鲜卑人觊觎中原慕容世家的“皇帝梦”》,《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02期。刘宗铭,《简述鲜卑族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史》,《学理论》2013年03期。王天蛟,《嫩江流域是鲜卑入主中原的必由之路》,《理论观察》2013年04期。魏俊杰,《论鲜卑段部的源流和兴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高然,《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考论》,《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08期。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高恒天、赵金国,《秦汉时代鲜卑族的道德生活及影响》,《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徐海晶,《从北朝上层女子看鲜卑族的贞洁观》,《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孙险峰,《北魏鲜卑人的宇宙观――从鲜卑人的祭天礼制看宇宙观的变迁》,《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1期。庄鸿雁,《鲜卑萨满文化三论》,《学术交流》2012年09期。王永平,《北魏后期迁洛鲜卑皇族集团之雅化――以其学术文化积累的提升为中心》,《河北学刊》2012年11期。陈鹏,《拓跋鲜卑七分国人时间异说形成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吕净植,《鲜卑非瑞兽辨》,《北方文物》2013年02期。艾荫范,《尾音节为“隗”的古鲜卑人名音读和意涵初判》,《北方文物》2013年04期。
王春红,《北魏鲜卑八姓之嵇、奚辨》,《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04期。赵和平,《于阗尉迟氏源出鲜卑考――中古尉迟氏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14年06期。肖永明,《青海魏晋十六国墓葬的鲜卑文化因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曾顺岗、张宏斌,《鲜卑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儒士命运――对北魏崔浩被诛的深层解读》,《天府新论》2014年05期。孙楠,《鲜卑族口传文学的史料价值》,《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9期。陆刚,《东汉鲜卑立体造型艺术发展脉络研究》,《雕塑》2014年09期。宋丙玲,《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中国美术研究》2014年09期。陆刚,《鲜卑立体造型艺术作品构成形式解析》,《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0期。政治、制度与军事薛宗正,《关于慕容氏集成制度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李俊方、魏舶,《汉晋护乌桓校尉职官性质演变探析》,《北方文物》2009年11期。李大龙,《简论曹魏王朝的鲜卑政策――以王雄刺杀轲比能为中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0期。李瑾明,《游牧社会领导者的作用考――以鲜卑君主的地位为中心》,《宋史研究论丛》2010年12期。
金洪培,《淝水之战与慕容垂复燕》,《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林永强,《汉朝针对降附乌桓的军政管理措施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曹晋,《克里孟古城:檀石槐鲜卑军事大联盟的指挥中心》,《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毋有江,《拓跋鲜卑政治发展的地理空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赵红梅,《鲜卑朝贡制度构建的历史轨迹――1―4世纪鲜卑朝贡中原王朝特征述略》,《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程尼娜,《汉魏晋时期东部鲜卑朝贡制度研究》,《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民族交往与融合王华权,《汉语亲属称谓前缀“阿”成因再探――兼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语对中古汉语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崔明德、成永娜,《乌桓调整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原因及其影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周惠泉,《宇文虚中新探》,《文学评论》2009年09期。孙玉景,《古代浑河地区民族族系嬗变及其文化特征》,《民族论坛》2010年03期。汪锡鹏,《由太和五铢到北周三品――从钱币上看北朝鲜卑统治者的汉化进程》,《中国城市金融》2010年03期。
羊瑜,《从六镇鲜卑看拓跋鲜卑的汉化过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赵秀文、金锋、包福存,《鲜卑族汉化与诺曼底贵族盎格鲁化比较》,《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8期。庄金秋,《略论段部鲜卑与两晋的关系》,《东北史地》2010年09期。束霞平,《刍议鲜卑族服饰对南北朝戎服的影响》,《丝绸》2010年10期。沈波,《对鲜卑族种属的多角度探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金洪培,《叛服不常――略论慕容鲜卑与西晋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2期。高然,《鲜卑豆卢氏世系补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12期。赵红梅,《乌桓朝贡东汉王朝探微》,《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11期。胡玉春,《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关系考略》,《黑龙江史志》2012年01期。王荔,《慕容鲜卑汉化过程浅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李春梅,《匈奴与乌桓的关系考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3期。李莎,《论两汉时期乌桓、鲜卑南迁的原因及对汉匈奴关系的影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管芙蓉,《鲜卑族入主中原的意义》,《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潘慧,《浅析拓跋鲜卑和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丝绸之路》2012年08期。赵红梅,《政治中心的移徙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慕容鲜卑传统教育渊源解析》,《学习与探索》2013年02期。孙泓,《慕容鲜卑迁入朝鲜半岛及其影响》,《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3年03期。郑亮,《试论东汉与鲜卑的和战关系》,《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9期。刘彦坤,《浅析鲜卑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对民族大融合推动作用》,《商》2014年04期。孙颢,《高句丽与慕容鲜卑关系解读――以陶器为视角》,《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崔向东,《乌桓、鲜卑南迁西进与北方民族关系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7期。杨懿,《华裔理殊:永嘉之乱前的慕容鲜卑及其改革动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苗霖霖,《党项鲜卑关系再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8期。考古研究吴松岩,《早期鲜卑考古学主要发现与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09年01期。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07期。倪瑞安,《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01期。
吉平、刘海文、马婧,《内蒙古南宝力皋吐鲜卑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06期。陈孔坛,《“北周三品”钱币是鲜卑宇文部汉化的物证》,《东方收藏》2010年11期。李怀顺,《河西魏晋墓壁画少数民族形象初探》,《华夏考古》2010年12期。潘玲,《东汉至魏晋早期鲜卑墓葬的特征与演变分析―以性别和年龄差异为例》,《草原文物》2012年03期。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吴荭、王策毛、瑞林,《河西墓葬中的鲜卑因素》,《考古与文物》2012年04期。潘玲,《长城地带早期鲜卑遗存文化因素来源分析》,《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08期。吴松岩,《拓跋鲜卑一种特殊的合葬类型―二次叠葬墓》,《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9期。谢洪波,《北朝镇墓兽造型与鲜卑族汉化的关系解析》,《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林林、冯雷、郭松雪,《慕容鲜卑早期落脚点“棘城之北”考》,《草原文物》2013年09期。范兆飞,《北魏鲜卑丧葬习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09期。张景明,《鲜卑金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边疆考古研究》2013年12期。王海,《秦汉辽西史地考论之一――以曹操征乌桓进军路线为切入》,《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石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郝家窑鲜卑墓葬的清理》,《草原文物》2014年09期。(责任编辑 孙国军)1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