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大家来做口述历史》(Doing Oral History)共读分享第二期文章。参与「读书会」的伙伴们将书中阐述的技巧和方法浓缩成一篇「贴士集锦」,其中包括项目计划制定指南、常用的口述历史访谈技巧、口述历史访谈拍摄实操技巧等。伙伴们亦根据技术与设备的迭代情况,在撰文时进行了必要的更新与调整。口述历史新手们可以将本篇收藏起来,边学边做!
一、口述历史项目筹备
在正式开启口述历史项目前,筹备者们需要了解口述历史项目的大致用途,设定项目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筹措经费的渠道。
(一)口述历史的常见用途用于历史研究; 记录家族历史; 留存企业大事件档案,助力企业品牌塑造和人才培养; 助力公益计划,为特殊群体发声或争取权益; 收集口述证词作为法庭呈堂证据。(二)项目目标设定 明确目标:根据口述历史的不同用途设定项目主要目标,如记录社区历史、追踪某类活动的影响、探讨某种职业的发展与走向等; 细化目标:把握计划核心,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 保留调整目标的空间:在访谈、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正原先的访谈目标。 (三)经费筹措 获得项目相关机构单位支持,向其申请经费; 向义工团体寻求项目指导或器材借用; 如口述历史计划中含有女权、环保等特定主题,可向相关社会团体或政府机构寻求赞助。 二、口述历史访谈(一)访谈筹备
1. 确定采访者
(1)寻找有访谈经验、曾接受过口述历史训练的采访者;
(2)没有经验的采访者可以参加由资深口述历史学者指导的训练营。
2. 寻找受访人
(1)寻找受访人的途径
① 询问自己的亲友;
② 通过其他社会网络,如老师、社区组织等;
③ 刊登广告或通过互联网寻找。
(2)判断受访人是否可靠
① 受访人是否具备提供一手资料的能力,抑或只是在传递二手消息?
② 受访人的观点是否带有偏见?是否大量遗忘了往事?抑或是事件经历太过平淡以至于记忆不存?
③ 受访人现在回想起相关事件有何不同感受?相关事件是否存在后续发展?这些后续发展是否让他们重新建构了自己的过往?
④ 受访人的证言和同时期的其他文件证据是否契合?他们如何解释其间的矛盾?
3. 问题设计
(1)引导受访人回忆
① 您小时候,〇〇〇是什么模样的?
② 您还记得您上过的这所学校吗?
③ 根据记载,您是〇〇〇的领导者,为什么会想将〇〇〇作为您的工作目标呢?
④ 〇〇〇造成了哪些特殊影响?您如何理解〇〇〇所带来的影响?换作今天,您的做法会有什么不同?
⑤ (转引他人话语,巧妙提出敏感性问题)根据〇〇〇的说法,您这么做是因为〇〇〇。您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2)引导访谈顺利进行
① (从旁以提前准备的资料提示、辅助)您指的是不是〇〇〇?
② (鼓励受访人深入阐述)这件事我从没听过,您可以多讲一讲吗?
③ 可以举个关于〇〇〇的例子吗?
④ 〇〇〇是很典型的吗?其他人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吗?
⑤ (提示思绪被打断的受访人)您刚才说到......
(二)访谈执行
1. 提问技巧
① 在编年式的架构下,穿插专题式的问题——人们通常偏好按照年代先后回溯过往,因而采访者可以通过一般性题目开场暖身、营造气氛,随后再问比较特殊、深入的问题。当然,要做到精准地提问,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事前调研。采访者需要对受访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进行详细调研,才能在访谈时和受访人「聊得来」,才有可能敏锐地抓住关键信息;
② 每次只提一个问题——当一次性提太多问题时,许多受访人可能只会回答其中一个。同时提多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受访人回答的混乱,或者促使受访人忽略那些他们不想回答的问题;
③ 善用沉默,以沉默暗示受访人,采访者期待他们进一步地阐述;
④ 不同的语气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意涵,我们要注意受访人的语气变化。比如,当受访人的回答语带嘲讽时,采访者可以就此询问其中原因;
⑤ 可以通过老照片等能调动受访人回忆的物件引导受访人回忆。
2. 采访时长
① 每次采访的时长最好控制在1.5小时到2小时以内。当然,并没有所谓的「理想时长」——采访的时长取决于受访人的体力状况和叙述方式,也与项目的性质和目标有关。在有多次采访机会的情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