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镜头里的乳腺科医生:在科普视频中,成为解说疾病的人

镜头里的乳腺科医生:在科普视频中,成为解说疾病的人

镜头里的乳腺科医生:在科普视频中,成为解说疾病的人镜头里的乳腺科医生:在科普视频中,成为解说疾病的人,乳腺癌,手术,医生,乳腺,外科,林颖

(视频|镜头里的乳腺科医生:在科普视频中,成为解说疾病的人,时长共37秒)

镜头里的乳腺科医生:在科普视频中,成为解说疾病的人

“翻看2021年的问诊信息,遗憾是有的,就像与我们互动频次最多的朋友最后还是离我们而去。但更多的是惊喜,不管是疾病的治愈,还是期待术后妊娠的两位准妈妈给我们传来的喜讯。”

林颖对着镜头继续平静地讲道:“作为医生,职业的特性让我们见证了悲伤,也见证着各种来之不易的欢喜。”

林颖是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甲状腺乳腺外科的行政副主任,她有着20余年的从医经验。自2020年7月起,她又有了一个新身份——科普视频“UP主”。她相信科普乳腺癌知识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力量:往前一步,是对乳腺癌的早筛、早治疗。继续往前一步,是减少患者及其家属因疾病带来的伤痛。

1月中旬,记者见到林颖时,她正在咖啡馆里和其他人谈工作,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一件暗色羽绒的林颖,说起话来表情轻松明朗。

“明天上午我有4台手术要做,这还不算多的。”如今,林颖已经在视频号上发布近80部科普视频,在这些视频中,林颖科普了有关乳腺癌以及乳腺外科的各方面知识,而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以及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科普带给患者的力量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有门诊的工作日,基本一天有120多个挂号等着她,“这个数量还是算少的,疫情之前,一般我会超负荷地看180个。”20多年的从医经验告诉她,部分前来挂号、久久等待的市民因为对基本的乳腺癌知识不了解,在并没有病痛之时,出于“不放心”,也会选择到医院来问诊。

另一方面,林颖很早便开始在线上与病患互动。但她发现,尽管大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杂乱且有不少是“伪科学”。

也有患者直到乳腺癌晚期才来就诊,此前对于自己身体上的疼痛没有过多警觉。去年,林颖接诊的300多个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7岁。“发现的时候已经到Ⅲ期,我们为其做了乳房切除手术和重建手术。”患者不懂身体生病时带来的“警示信号”,林颖不由思忖,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她见得太多。

“司空见惯”背后是对患者的惋惜和身为医者的自省。

“如果可以将更多有关乳房健康、乳腺癌知识传播出去,让市民对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不是就可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也让更多人早筛、早治疗?”这个藏于心中的疑问,是她做科普视频的动力,也是其进一步探索科普视频发展的目标。

每期视频时长往往只有1分钟左右,但每期内容都经过林颖和团队斟酌,也是团队在工作业余时间制作的。她每月会整理一个内容大纲,找一天集中连拍几期,视频制作之后再形成文字发在公众号上。

视频探索人生意义_视频探索工具_探索视频

林颖的科普视频号。

用轻松活泼的语调深入浅出地讲述医学知识,发现市民的“知识盲区”集中点,及时与视频下方的评论进行互动……林颖更忙了。

但她希望,科普视频的出现,可以帮助那些对基础常识有疑问的市民,在视频里找到相关答案,“因为我的工作时间也有限,这也是给其他肿瘤患者更多的面诊时间。”她说。

凌晨3:50的医嘱,早上5:39的答复

在采访中,当谈及自己不甚熟悉的其他学科时,林颖总是笑着说一句:“要是看到相关有趣的知识,也可以分享给我。”她也会主动拿起手机,打开“NEJM医学前沿”(记者注: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方授权的中文版电子周刊),告诉记者她获取最新医学研究的相关渠道。

采访林颖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坦诚的沟通。聊到一半,双方有了一定的了解,她也会表示,自己在接受采访前也有一点紧张。她给人感觉亲和、活泼,也展现了自己在科普视频里风趣真实的一面。

回想起年轻时的求学、工作经历,相较于彼时更多的是尽责尽职治疗病人。如今的她已是医院的骨干,承担着医疗、科研等方面的压力。不过,听听音乐、看看日剧是她多年来的解压方式,那些充满正能量的剧情,让她得以在工作接触到的病痛哀伤中,寻得自洽方式。

林颖也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块。无论是自己带的研究生、博士生,还是科室里年轻的同事,在他们身上,林颖总能学到一些当下的新知识。科普视频的制作便是和几位年轻的伙伴一块合作完成——两个已毕业的同学,和医院里的三个同事。

林颖还是一位母亲。正读高中的女儿在学校和同学们一块,发起了“卫生巾互助盒”活动,这在林颖看来富有意义。女儿对医学与社会学间的交叉学科产生了兴趣,林颖也鼓励其往这方面发展。

回顾2021年,林颖表示,除日常的病房工作外,其团队在线上的医随平台累计登录103小时,处理问询2万余条,有凌晨3:50的医嘱,也有早上5:39的答复。她关注患者的疾痛,也关注疾痛背后每个女性的生命历程。

科普之外,还有更多建立医患信任的努力

每个个体的命运和时代紧紧相连。这落到林颖的实际工作中,也可以寻得诸多注解。

去年12月,“70万一针的天价药进医保”登上了热搜,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监管处处长张劲妮的“灵魂砍价”也刷屏朋友圈。经过医保部门八轮价格谈判,原本70万元一针的罕见病药品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最终以低于3.3万元每针的价格成交,整场谈判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视频探索工具_视频探索人生意义_探索视频

去年12月,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监管处处长张劲妮的“灵魂砍价”。

此外。2021年底,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本次调整,共计对117个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94 个,总体成功率80.34%。其中,目录外85个独家药品谈成67个,成功率78.82%,平均降价 61.71%,最终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于2022 年1月1日执行。

其中也不乏与治疗乳腺癌息息相关的药物。看到这则新闻,林颖也看到了国内在医学治疗标准化、人文关怀上的进步。她举例解释道,本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共涉及三个乳腺癌用药,分别为阿贝西利片、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和马来酸奈拉替尼片,涵盖了激素受体阳性型、三阴型、Her2阳性等多个分子分型,患者受益面广泛。

探索视频_视频探索工具_视频探索人生意义

本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共涉及三个乳腺癌用药,为患者及其家庭减轻负担。

她表示,随着药物进入医保目录,谈判降价与医保加持,大大提高了患者对药物的经济可及性。如阿贝西利片,既往一个月的治疗费用大约为15500元,今年1月1日医保降价后,患者每月治疗费用仅为4760元,患者还可进行医保报销,广州本地患者通过门诊特殊疾病可报销90%,自费不到500元就可使用该药物。“这对患者和其家庭而言是极大的宽慰,也是我从医20年间看到的进步。”

当然,和其他医务工作者一样,林颖也在不断探寻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更多可能性。她强调,除了科普宣教的努力,更多的进步还需要国家政策、医疗体系、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完善,这需要多方的努力。

据悉,乳腺癌强调综合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多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化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乳腺癌患者通常病情相对平稳,预期生存时间长,生活质量的保障非常重要。而更加规范和便捷的化疗模式,能够帮助提升患者在治疗期内的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开始开展乳腺癌的日间化疗。

日间化疗是指在24小时内完成患者1次化疗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患者登记、方案制定、处方开立、药物配置、化疗药物输注、化疗后观察等多个过程。要保证压缩住院时间内的治疗安全性,就必须依赖于专科技术的把握和辅助力量的强大。

“日间化疗的好处对患者来说,他当天不需要住院,当天化疗完便可以先回家。”林颖指出,相比于普通的住院治疗模式,日间化疗具有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减轻患者负担等诸多优点。

“但这也意味着,针对日间化疗的个体全程管理便十分重要。”林颖坦言,当前国内的日间化疗仍处于发展阶段,这与相关政策制定、患者住院理念以及医保报销比例都有关,需避免体系的不成熟,或者医患之间的信息沟通受限。

在她看来,无论是门诊问诊、术后的日间治疗,想要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其中都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为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做努力。

当然,制作科普视频也会遇到瓶颈。如何将视频长久做下去?林颖对此开始反复思索。“因为我们的主题比较窄,但如果可以牵涉到更多和人文关怀有关的科普,比如关注患者的心理,医务社工的发展等,也是很有意义的。”她说。

【记者】杨琼

【作者】 杨琼

南方探针

上一篇: 探寻让文物活起来的实践路径(人民眼·让文物活起来)
下一篇: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