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观念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义,将历史视角融入教学中就需要“中间机制”唤起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观念。文博资源是历史课堂的实践育人场,具有接通历史与当代、理论与现实的重要价值。从田野考察到博物馆参观,历史文博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触摸历史的真实面貌,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体而有形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历史文物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培养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的素养;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学习历史文物、艺术品及所处地理环境,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地理、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增进学生对于多学科知识间的连接与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通过接触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符号和实物,增强文化自信。
近年来,历史文博资源与学校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馆校合作加强对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和途径。那么,如何将历史文博资源融入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呢?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需要以感性、直观、易于理解的材料来开展教学。博物馆资源、历史遗址、乡土史资料等就成为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利用文博资源展开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觉得有趣。
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基于文博资源的“田野调查”式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应运而生。以北京为例,课程设计了基于北京地方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将所学相关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开展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与“冬奥会”和“北京中轴线申遗”相关的项目式学习设计是课程的重点之一,同样都采取了跨学科教学形式。比如,“邂逅冬奥那一抹绿”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选择的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以“绿色冬奥”为主题、以“邂逅绿色”为主线,从“冬奥整体、冬奥赛区、冬奥场馆”三个方面,围绕“生态、能源、交通、技术”等多个维度开展低碳冬奥探究,引导学生多维度、多角度思考并分析北京冬奥会“绿色”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在思考、分析、实践过程中内化可持续发展理念。“跨越百年的邂逅——探寻延庆冬奥村的前世今生”选择的则是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从延庆冬奥村小庄户村遗址为切入点,从探寻北方山区传统民居、进行创意文化设计等角度探究中国古代建筑、布局、装饰,引导学生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利用小庄户村作为中国古代民居遗址的特点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程以国家层面举办的活动为研究对象,选择适合中学生的研究视角,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互助、沟通,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后形成成果,最终推广到同学、学校、社会,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有效互动,达到综合育人的效果。
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学校可建构基于文博资源“田野调查”式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实践模式——学生在中国古代史学习过程中,提出指向单元大概念的核心问题,通过博物馆参观、历史遗址遗迹考察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准备阶段:学生分为课题组和志愿服务组,小组制订课题或活动方案并答辩;实施阶段:学生完成学习单,开展课题研究;总结阶段:进行中期汇报和成绩汇总。
在国家课程体系下融合历史文博资源进行“田野调查”式课程体系的建构,注重学生体验、实践、探究,是回应历史课程育人方式变革的要求,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系分别系北京中学、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
《中国教师报》2024年01月17日第5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