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作风建设杂谈之——看历史的问题与历史地看问题

作风建设杂谈之——看历史的问题与历史地看问题

作风建设杂谈之——看历史的问题与历史地看问题作风建设杂谈之——看历史的问题与历史地看问题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应以历史环境、条件为背景,才能得出相对公允、少失偏颇的结论,并能从中领悟、总结出深刻的道理,从而作为历史的借鉴。

作风建设杂谈之——看历史的问题与历史地看问题

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应以历史环境、条件为背景,才能得出相对公允、少失偏颇的结论,并能从中领悟、总结出深刻的道理,从而作为历史的借鉴。

说两个案例。一是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后人指责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为什么不采纳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以致中国人口爆炸,人多为患,造成国力不堪重负。如果指责者能将当年的历史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加以思考的话,恐怕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试想,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西方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蒋介石时刻梦想反攻大陆,国家百废待兴,人才建设急需,等等,等等。也就是说,战争危险时时存在,建设需要大量人力。在这样严酷的事实面前,政治家们该如何决策呢?更何况“人多力量大”本身就是新生共和国取得成功的经验之一。因此,采纳不采纳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观点,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来下结论。二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有人曾经提出,当年没有将上海浦东作为经济特区与深圳经济特区同步开发是一大失误,我想这未必对?深圳经济特区试验成功?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当年在我国还没有多大实力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将它“托”起来的。依上海浦东的区域优势,假若当年与深圳同步试点开发,深圳还有那么多的资源吗?如果没有资源,何来动力?没有动力,何来发展?也许正是上海浦东的“让位”,才成就了深圳特区的巨大成功。因此,也不能简单地说上海浦东没有与深圳同步作为特区,是错?是对?更何况,与众不同才称之“特”,“特区”只能是个别的现象、少数的现象,不可能是普遍的现象。“你有、我有、全都有”,那还有什么“特”可言呢?

历史证明,后人并不一定都比前人聪明。因此,要尊重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如果大家始终以后人否定前人为使命,如果大家始终陶醉于说说现存的“风凉话”,那么,这个世界将永无宁日。所以,看历史的问题,应该辩证地来看、历史地来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应该经常拿起历史这面镜子,照照。然后,想想。

上一篇: 唯物史观的创立历程
下一篇: 揭开掩饰一个世纪传奇人物:尼古拉特斯拉!来源宇宙深层的奥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