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人类第一次用步伐丈量大地,探索空间的脚步就从未停止。空间是什么,空间里有什么,空间的边界在哪里?从古至今,人类对空间的理解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文明与科技也在此过程中发展向前。
史前时期,人类对天空和地面空间形成了最初的认知。在早期文明中,先人用神话确立“我们在哪里”的最初答案。时光轮转,古人逐渐勾勒出复杂美丽的地图,并且能够利用星座找到方向。在中世纪,计算和导航工具更加完善,新大陆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空间的认知,随之而来的探索迅速填满了古老羊皮纸地图上的空白。在当今时代,望远镜拉近了我们与天空的距离,新的天体被不断发现。星云变成了星系,星系汇成茫茫星河,融入无涯宇宙,但仍不断有新的理论重塑着宇宙的轮廓。
过往的理论或被证实、或被推翻,而广袤的空间却始终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后来的我们”去发现,去留下新的足迹。
作者简介
[意]托马斯·马卡卡罗(Tommaso Maccacaro),天体物理学家,从事空间和天体物理研究几十年,曾任欧洲南方天文台观测计划委员会主席、欧洲空间局天文学工作组主席、布雷拉天文台实验室负责人和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在天文物理学领域享有权威地位,在《科学》《天体物理学杂志》《皇家天文学学会月报》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250余篇。
[意]克劳迪奥·M. 达达里(Claudio M.Tartari),历史学家,毕业于米兰大学中世纪历史专业。他曾担任米兰一家历史/法律图书馆的馆长,出版了数十本历史类书籍,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讲学。
译者简介
尹松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米兰圣心大学进修,获得意大利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曾做过报社记者、编辑,现专职从事翻译工作。
媒体推荐
作者从人类对空间的模糊认知写起,转而到颇具美学含义的宇宙传说,再到人类发展之初认识世界的象征体系,最后步入现代星系的概念。可以说,这是一部完整的人类探索空间的历史。
——《新闻报》
《空间简史》是一本极具魅力的书,它糅合了哲学、地理学、时间量度、空间量度等多重领域的观点,堪称空间知识大百科。
——《24小时太阳报》
托马斯·马卡卡罗在天文方面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
——《天体物理学杂志》
没有哪本书能像《空间简史》一样,将人类对空间意识的形成,到对空间探索的过程描述的如此细致。
——意大利天文学家帕德里琪娅·卡拉维奥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从来都在探索和理解的两个基本的自然和宇宙属性,文明和科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霍金的《时间简史》轰动全球,这本《空间简史》也并不逊色,清楚地描绘了人类数百万年来探索“空间”的历史,直到现代的宇宙大爆炸和多重宇宙,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科学,值得一口气读完。
——张双南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空间的探索史,更展现了人类对未知永不停息的好奇与追寻。它带领我们穿越时间,深入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重新审视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无论你是科学迷还是历史文化爱好者,相信此书都能够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苟利军
人类从非洲走出,现在也已经飞进太空,或许将飞向更加遥远的地方。自有文明以来,人类是怎么认识空间的?现在我们对整个宇宙有什么样的认识?《空间简史》给我们提供了一幅丰富的人类探索空间的历史画卷。
——李淼
编辑推荐
(1)与《时间简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并称“四大简史”!出版1年畅销百万册!引爆中文科普阅读热潮!
(2)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欧空局天文学工作组主席携手著名历史学家,打造空间认知的权威读本!
(3)一部跨越百万年的空间探索史,一幅人类文明演进的壮丽画卷!创新性融合空间探索与人类文明发展两条线索,从模糊的地域认知到窥探宇宙星辰,从肉眼可见的维度到量子化的世界,人类求知的脚步迈向每一个角落,对空间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4)《自然》《天体物理学杂志》《新闻报》等权威媒体鼎力推荐!张双南、苟利军、李淼等科学大家一致盛赞!
(5)献给普罗大众的传世经典,历史爱好者、科普爱好者、天文地理爱好者不容错过!
(6)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家长与孩子探索世界、开阔眼界的共同选择!
目 录
序——苟利军
导语
第一章史前时期
第二章原始时期
第三章古代
第四章中世纪早期
第五章中世纪中期
第六章从中世纪晚期到哥白尼时代
第七章从“家门口”到不远处的世界
第八章浩瀚的星空和广袤的宇宙
第九章千,万,亿
第十章从一到无限
第十一章未来的畅想
致谢
导 语
穷尽你所能到达之地,观你所未观,闻你所未闻,而后定会有所感获。
——约翰内斯·舍弗勒
人类总相信对宇宙的探索已经穷尽,然而无论在哪个时代,人类总能证明自己错了。
——艾萨克·阿西莫夫
关于时间,古罗马的圣奥古斯丁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论断:只要你不问起,我便知晓;你若问起,我便不知晓。关于空间,在历史上,尤其是在爱因斯坦提出时空上的广义相对论,以及普朗克将人们引入按比例计算的量子化世界之前,人类的思索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那时人们对空间的概念仅停留在肉眼可见的维度。受欧几里得几何学的限制,人们认为:空间存在于每个人的骨骼中,是固有的;空间可以通过感官被即刻感知,比如手的抓握和人体的运动,以及视觉的穿透力,等等。数万年来,我们的祖先穿梭于不同形态的地理环境:他们翻山过海,开阔视野;他们仰望天空,尽管当时的天空对他们来说还遥不可及。但他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天空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本书的写成,旨在帮助读者还原人类感知周围环境的思维发展路径,并对空间(也就是我们说的“世界”)的量度形成一种深刻的认识。世界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系统地展示自己超乎想象的宏大,它总是比我们之前所认知的更为高远。对空间的探索过程,就像在参观一所大房子时所经历的那样:你偶然发现了隐藏在挂毯下的大门,而一旦大门被打开,一间不为人知的崭新的侧室便映入眼帘;之后沿着楼梯,你还会发现同样不为人知的空间;最后,你来到一扇窗前,想都不敢想的一幕发生了,你将会看到房子周围楼宇林立,而之前,从来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如此等等。
人类对世界边界的探索经历了成千上万年。早期的人类迁徙跋涉,足迹遍布全球,却从来不标记路线,不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论哪一代人,地球的空间都不仅仅局限于他们当时所活动的区域。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沿着同样的航线,走着同样的道路,去发掘同样的土地,而后便将路线遗忘。人们对于距离和地形的思考、空间的感知可以追溯到至少1 万年前。无知的远古人类生活在蓝天下却不知其为何物,但后来他们慢慢地、断断续续地开始对自己活动的空间以及遥远的陆地或者天空形成了最初的意识。这就有了以探索空间为目的的探险:人们或在陆地上观察游历,或去观测天空的变化。后来,这种探索演变成了专门的学科,对陆地的探索称为“地理学”,对天空的探索则称为“天文学”。科学的理论,甚至是定理和科学体系,就这样从人类的幻想中诞生了……
信息来源
感谢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提供相关资料!
微信公号投稿邮箱:852565062@qq.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