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阅读了汤因比的著作《历史研究》,这本书算是比较厚的,因此我并未能够读完。不过,就我读该书的部分内容以及对作者的了解,我对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有着自己的见解。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文明?
首先《历史研究》的作者汤因比在书的第二章就谈到了历史研究对象的问题。书中作者认为,历史研究的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个民族、国家,而应该是以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来展开研究。
至于什么是文明,作者则认为是一种社会形态。
汤因比划分了26个文明来加以分析,这些文明遍布世界,东西南北都有,可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
关于文明的起源,汤因比提出了挑战与应战之说,认为文明一开始正是因为有少数聪明的带有创造性的人,加上不太有利的环境,这些少数的人创造性的解决了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而形成文明。
文明都是在挑战与应战之间不断成长的,倘若一个文明长久没有危机,也没有富有创造力的少数人,那么文明也将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退消亡。
四大文明
关于汤因比的这部分认识,我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对历史研究的对象应该从文明着手这条,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
虽然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显然的,更有利于历史研究把握人类社会的演进,抓住社会演进的规律,得出一些共同的结论。
但这样的划分也是有缺点的。
以文明来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这个对象的范围非常的大。文明本身非常复杂,有时一个文明有若干国家,若干民族与社会构成。
可以说,如果想要进一步摸索出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特性,以及他们在历史演进当中的独特作用,那就得把历史研究的对象放的小一些。
如果把文明做为历史研究的对象,虽然能够得出一些规律,但这些规律难免过于笼统,就像西方中心论一样,把世界各个地区的文明都和西方文明的演进来作对比,认为西方文明的演进就是世界文明演进的正确规律,这完全不符合事实。
事实是,我们很难从世界上各个文明当中总结出一些适用于每个文明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文明有着各自独特的环境、不同的人种和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社会结构。
用历史文化学者博厄斯的话来说,就是用历史来考量这些民族社会时,一定要深入到他们本身去,亲身的采集相关的资料,才能够得出一些正确的结论。
显然,汤因比并不像众多人类学家一样,擅长田野考察。
他对世界上众多文明的划分大多来自于书籍资料,而对这些文明的理解其实也不够深入,这就会导致许多关于文明历史演进规律的提出让人觉得有些空洞,似乎证据不足。
汤因比
历史社会演进不止西方文明一条道路
汤因比的这种历史社会形态观,一定程度上我认为有些接近那些进化学派的学者,把人类社会分为野蛮文明、蒙昧文明等做法,汤因比也把那些文明分成了活着的文明,僵化的文明,衰亡的文明。
汤因比认为,当今世界上只有西方文明还能算是活着的文明,中国则是僵化的文明,埃及和印度等文明都算是长眠于地下的文明。
这里,更加佐证了汤因比没能跳出西方中心论的思维。
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西方文明虽然出现了衰落的迹象,但是纵观全世界,确实还是在领先地位。
汤因比在后面描述西方的文明演进时,我也明显的感觉到,汤因比对西方文明还是比较了解的,着墨比其他文明要多得多,从汤因比描述其他文明的文字来看,还是出现了比较多的纰漏的,可见他其实对许多文明并不太清楚。
毕竟,他并没有真的走遍那20几个文明,亲自地去考察,自然不能够把那些东方和非洲的文明讲清楚,这一点也成了这本书被人们诟病的地方。
在关于文明的历史演进规律上,汤因比提出的少数创造性人和不利环境理论,我认为还是非常有价值的。纵观历史,确实非常多的文明都有这两类情况。
但这里把历史演进的关键说成了少数具有创造性的人,我认为还是不够妥当。首先这区别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全体人民都是历史推动者的论调。
虽然汤因比的这种说法不算是英雄史观,但这种把历史演进的核心加在少数创造者的方法,我认为还是不妥。一方面,他放大了历史上的一些偶然事件。
历史终归由人民群众创造
诸如中国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似乎是炎黄部落里一些能人为整个文明开辟了文字和医药,可实际上,这些故事本身的可靠性就有待考证。
实际上,许多文明本身的创造性发展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本质上都是人们在克服自然困难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慢慢得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
比如文字,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沟通,而传统的结绳记事和肢体语言理解起来都非常费事,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越来越多,对于一些公共权力的规定以及部落的各种事务,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简便的文字来方便交流,久而久之,文字便诞生了。
世界各种文字
可以说,把文明的演进归功于少数的创造性强的人是不那么准确的。
而汤因比在谈到文明如果不能应对挑战,或者文明身边没有挑战,都会导致文明僵化并且最终走向衰亡。
汤因比似乎认为,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关键在于欧洲本身的环境就比较差,西方文明下的欧洲人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克服环境的险恶,通过发明一些东西来让自身过的更好。
汤因比的这种挑战应战说似乎很能解释一些关键事件。
比如地理大发现,正是西方社会传统的贸易路线被阻断,面对这一挑战,富有创造性的达伽马,哥伦布等人走上了海外探索的道路。
工业革命也是英国人在生产羊毛的过程中,劳动力始终短缺,不得不通过研制一些机器来提高效率,以提高产量。
这样看来,这个理论还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但是,要知道传统的四大文明古国,每一个都处在大江大河旁边,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地理位置最为优越的四个地区。
也就是说,文明最初的诞生是需要一个优良环境的,并不是因为恶劣的环境,才诞生的文明。再一个,有时候就算有创造性的少数人,也有困难的环境,但文明却没能演进迈向下一个阶段。
像美洲的那些玛雅文明以及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的创造性不用多说,曾经也遇到了美洲的环境恶化,森林锐减,但最终还是走向灭亡,并没有解决好问题。
印第安文明的人看到白人到来,强烈的技术差使得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就算有创造性的人,面对如此险恶的环境,印第安文明还是没能逃过衰亡的命运。
印第安人抵抗入侵
可见,挑战与应战,确实是一些文明演进的规律,但并不是所以都如此。尤其是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东方文明,许多形形色色的文明本身是不适用于这个法则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汤因比的这本《历史研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他把历史和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联系在了一起。
通过文明来考察历史演进规律,确实摸索出了历史演进的重要规律。这本书对我们理解世界上的文明演进,理解历史研究的意义有着独特的作用。
这里有汤因比《历史研究》的链接,我分享给大家。大家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不妨先点击下方卡片购买汤因比传,了解作者,更能了解其著作。
往期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