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

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

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之际的重要寄语中指出: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之际的重要寄语中指出: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它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历史性进步的体现,又包含了新时代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教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重要的历史性基础。总书记提出“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这一要求,就是要求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创新性教育革新,以创新性思维推动教育的结构性改革。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教师节重要寄语,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一是要按照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推进高校学科建设。我国现有各类学校251.88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732万人。全国高等学校计2956所(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①这一阵容,为新时代提升教育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只有全面优化高校学科建设,才能相应推进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度创新。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教师节重要寄语,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二是要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调整创新思政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②这是思政课程体系改革的立足点。要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大理论资源供给,研究和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教师节重要寄语,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三是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化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的系统培育。马克思在《致路·库格曼》中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③马克思强调“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他还强调“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强化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实际上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凸显“自由的生命表现”。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教师节重要寄语,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四是要推进构建教育系统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已将“技术创新”提升到创新主导地位。高校应成为科技创新强有力的引擎和基地,发挥科技创新第一梯队的作用,聚焦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在推动创新性教育的实践中,要加大基础性研发投入,为创新性教育赋能,厚植创新发展土壤。同时,要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社会投入占教育投入的比例。④要进一步激活社会力量,鼓励更多社会性创新实验,实现有效率的创制性突破和公共产出的最大化。

马克思在《导言》中谈到:“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⑤教育也是这样,它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教育本身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教育是用来点亮人的灵性光芒的,这一点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充分的验证。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包括教育体系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扭转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等在内的创新性教育实践。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在更高层面上的教育要求。

①不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高等学校。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6月15日。

②《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8页。

④陈宝生:《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旗帜》2019年第11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上一篇: 所谓的历史学的专业训练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第1-7辑目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