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
2.1语言的符号性
符号
用甲事物表示乙事物,甲事物就是符号。(红绿灯 表示停和行的符号)
形式+意义(物质实体+表达的特定意义)
一、语言符号
语音+意义
人类的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是用复杂物质实体(声音)表示复杂的特定意义的符号。
语音、文字都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其所指的内容是语言符号的意义。
二、语言符号的特性
1、符号的二重性——“能指“和“所指“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智的语言符号术语
“能指“,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形式)
“所指“,语言符号中由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意义)
能指和所指之间是约定俗成的
2、语言的“约定“和“任意“
“约定“:指人为的某些规定和共同认可的某些习惯。如:红色。
“任意“: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义是不需要什么道理的,只要大家都认定或习惯就行。
但极少数拟声词是有一定理据的,如“喵喵、汪汪“。
复合符号是有一定的理据的,是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
如:凳——长凳、矮凳。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认为约定俗成的。
判断下列现象是不是符号:
下雨——地面湿
炊烟——人家
烽火——敌情
真题重现
35.简述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真题重现:05选择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
A .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 B .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
理据关系
C .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 D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
真题重现:
13判断分析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我们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x
语言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05简答36.说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主要内容。
语言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3、语言的“不变“和“可变“
“不变“:任何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人们约定和任意的,但是一旦这种关系固定下来,也就不能轻易改变了。语言符号也是如此。至少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里还是固定的,比如:水;
“可变“:但是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缓慢变化。(脸、眉、目从古到今是有变化的)
真题重现 :10简答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真题重现( 2-10 )论述题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
(1)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汉语的“书“叫shu,英语的“书“叫book,这没有什么理据可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所以原则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凳“为什么叫“凳“,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初始语言符号;可是“长凳“为什么叫“长凳“就不完全是任意的。
(2)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个人是无法随意改变的。社会的约定俗成决定语言符号对使用者而言必然具有强制性。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语言,互相就听不懂了,语言也就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例如,汉语“人““车““我“等基本词的音义结合,社会约定俗成之后,是不能朝令夕改,由个人随意变更的。
(3)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音与义之间是可以变化的。例如汉语的“脸“原指两颊的上部,后来指整个面部,人的脸没有变,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却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任意性,这样的变化就不会发生。
2.2语言的结构特性
1、语言的“线性“和“离散“
“线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
“离散性“:语言符号是一个接着一个出现的,所以语言符号又可以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符号,。
“线性“和“离散性“是构成语言结构的基础条件。
真题重现08简答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2、“层次“和“层级“
层次:一个小单位内部成分的排列组合;
层级:各个小单位之间的联系。
语素——词——词组——句子
3、“组合“和“聚合“
老师 分析 课文
小王 讲 故事
李明 写 文章
我 看 电视
“组合“,语言符号之间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不同的符号,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怎样搭配起来的关系。
“聚合“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替换的关系。
真题重现10选择
2.下列关于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B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
C .聚合关系又可以称为联想关系 D .聚合关系就是词的类聚
简答:36.简述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研究语言的科学
3.1研究语言的科学
1、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门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语言的分支
从语言本语音——语音学
语义——语义学
符号与符号的相互关系和组合规则——语法学
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学(词汇学)
语言符号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用学
记录有声语言的文字——文字学
本身来看,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研究状态上: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从功用上来看: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
真题重现名词解释
应用语言学:以语言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科学
3.2研究语言的古代传统
1、语言研究的哲学思考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名实“之争)
名(名称)和实(客观事实)之争。
(1)古希腊哲学家:
一派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本质主义者”,即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有一种本质和必然联系。名由实决定。
一派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习俗主义者”,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2)中国:荀子:《正名篇》
战国时期的荀子,名实之间是一种约定俗称的关系。《正名篇》:“名无固义,约之以命,约定俗称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真题重现: 08选择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种观点属于( )
A.名由人定论B.实由名定论
C.名实相应论D.名不副实论
2、语言研究中的语文传统
语言研究的四个传统: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罗马和古阿拉伯
经学的婢女
语言研究大多数是为了阐述古代经典服务的。
古印度: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巴尼尼编写的《梵语语法》
古希腊罗马:词法学(形态学)
代表作:阿尔诺和兰斯洛的《普遍唯理语法》.
古中国:
围绕汉字研究的小学
文字学:东汉许慎编出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训诂学:《尔雅》中国古代第一部语言学专著。
音韵学: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等编著的《切韵》
3、语言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方法
语言学史上一般把19世纪欧洲出现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看做欧洲传统语言学的终结。是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英国学者琼斯。
德国学者格里姆在《德语语法》中提出格里姆定律。
德国学者洪堡特最先把人类的语言分为:孤立语(汉语)、粘着语、屈折语。
德国语言学家施莱歇尔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提出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青年学派提出了用来解释“格里姆定律“存在例外现象的著名的“维尔纳定律”,语言演变都有严格的规律。
3.3.语言研究的现代思潮
1、语言的描写方法和结构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简称“结构语言学”。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标志着语言学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主要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真题重现
09选择3. 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第一、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言语“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具体的语言材料,包括不同的人说出来的话和写下来的文字。
“语言“语言的规则系统。
第二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系统:符号的价值取决于符号之间的系统联系。语言中的每个要素都因为与其它要素联系和对立才具有价值。
真题重现
13 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
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
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第三、语言研究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共时研究:研究语言的特定时期。
历时研究:对语言不同时期的发展进行研究。
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内部语言学”语言系统内部要素知识。
“外部语言学”语言与相联系的外部各种现象。
综上所述索绪尔的主要贡献是从语言学的本体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限定了语言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是语言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
单纯,能逐步形成特有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
B、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
早期代表人物:鲍阿斯、萨丕尔,主要著作萨丕尔的《语言论》。
注重语言的实地调查,强调对语言事实特别是口语记录下来的材料进行详尽描写并总结规律。
美国描写语言学的真正开山鼻祖:布龙菲尔德经典著作《语言论》。直接成分分析法
1、语言的描写方法和结构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的贡献:行为主义
重视形式分析
提出一套精密化的语言分析程序:直接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离心结构。
20世纪后期代表人物:哈里斯和霍凯特,代表作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和霍凯特的《现代语言学教程》
C、结构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在汉语研究中最早运用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汉语语法结构的是美籍华裔学者“赵元任”,其代表作是《国语入门》。
朱德熙《语法讲义》把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应用到汉语语法研究的各个层面。用层次分析法讨论句法结构;用分布理论划分词类;用向心结构、离心结构建立词组类型,用自由粘着建立语素类型。
汉语语法分析在借鉴的同时又进行了改造;切分的基础上,加入了“定性”。
2、语言的生成机制和生成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句法理论要略》等著作为标志在语言学界开始形成一种不但有别于传统语法理论,也不同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理论
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这就是当代语言学史上所谓的“乔姆斯基革命”。
经典理论:
第一、普遍语法
人类通过遗传获得的,即人出生时大脑就具有的语言能力。
语言研究目标的转变:由归纳、分解、描写到演绎、生成、解释最根本的转变由个别语法到普遍语法机制。
研究个别的语法现象→寻找或建立“普遍的语法机制”
第二、生成语法的核心内容“句法自制”
专门研究句法结构形式的理念形象地称为“句法自制”。
第三、生成语法的理论系统原则和参数
3、语言的认知功能和功能语言学
从社会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交际功能
西蒙·狄克:功能语言学
语义功能、句法功能、语用功能
从心理体验角度研究语言:
认知语言学
从语言外部无寻找对语言现象的解释
象似关系:语言的结构特别是语法结构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像似”关系。
家族相似性: -个范畴的内部成员之间没有绝对的共同特征,只有某些像似的地方,就像一个家庭内部成员的情况一样,这种观点可称作“家族相似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