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昌洪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史史料学》最近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列入“博雅大学堂·历史”出版发行。该著作分十三讲,三十四万余言,是作者三十年来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心血之作,也是中国近代史料学学科建设的一部力作。
史料,在史学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有一份史料说一分话已成为行内的常识。掌握准确翔实的史料,是史学研究能够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基石。在近代史研究中,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曾说过,由于近代史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很近,在史料的甄别和运用上难度更大,因此近代史料学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的意义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史学界已经推出了三四种中国近代史料学的著作,但离近代史的教学科研所需还有一定的差距。本书突出近代史料这个重点,又兼顾了中国近代史料学的学科体系,涉及到近代史料学的理论概说、近代史料的鉴别、查阅史料工具书的运用以及史料选读,这就既使本书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像一本研究生教学用书”;又使本书有别于已有的几种同类著作,有自己的书魂和亮色。譬如,在史料的分类上,已有前辈以及当代学者的各种概说,如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的两种十二类说,陈恭禄在《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中的五类说,荣孟源在《史料和历史科学》中的四种分类法,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文献必备书目》的十五类别说等。而作者基于对以上研究的分析比较,提出了自己的中国近代史料十类说:档案类、奏议政书类、传记类、结集类、志书和典制类、史实记载和笔记类、野史类、口碑和文物类、丛书和史料选集类。本书的主体部分九讲就是由对以上十类史料的研究分析所构成。这就使本书从史料分类入手,逐一讲解各类史料的载体、研究价值以及运用,从而赋予每一种类史料的具体规定性和研究适用性,把一般意义上的近代史料讲细、讲深、讲活、讲全了。尤其是作者在分析中结合每种史料的具体运用,还指出应予逐一注意和重视的若干问题和细节。这样,作者就把中国近代史料学放置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视野下,使史料具有史料学和历史学双重意义的学科属性和科学要求。
此外,本书与同类教材和著作相比,还有一些特点,足以吸引读者:一是图文并茂,图片与文字相映成趣。作者在教学中的鲜明特点是注重史料实物展示,深受历届研究生欢迎,此次成书,作者则将教学中所例举的原始资料,变成了书中的若干图片,令人一目了然。在行文上,本书保持了作者讲课的风格,朴素简洁,准确实在,生动风趣。二是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作者深有感触地指出,学习近代史料学、研究中国近代史,在史料积累上要多阅读、多实践。既要有对文献、实物、口碑资料的感性认识,又要有对它们的理性认识,以达到尽量多地占有史料、理解史料和运用史料的目的。这应该说是经验之谈。为此,本书在史料工具书的选择、运用上,在史料的辨别、考证上,都有专门的技术性论述,而在各类史料的分析上也有实战性例举。三是学术信息量大,对从事中国近代史料学、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化史的教学、科研都大有帮助。本书在史料学上尊重学术前史、重视研究现状,在中国近代史料运用的例举上,不仅数量大,而且代表性强,这都有利于读者理解史料与史学研究的关联性,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角度注视相关史料的重要价值。(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SourcePh">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