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白皮书、口述史、纪录片,告诉你一个热气腾腾的新疆

白皮书、口述史、纪录片,告诉你一个热气腾腾的新疆

白皮书、口述史、纪录片,告诉你一个热气腾腾的新疆来源:海外网“这事对我们家来说,就像是一把将轨道上的火车拽出铁轨。”谈起12年前发生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一起暴恐事件,遇害者家属买买提·吐尔逊

“这事对我们家来说,就像是一把将轨道上的火车拽出铁轨。”谈起12年前发生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一起暴恐事件,遇害者家属买买提·吐尔逊至今心有余悸。

这是《中国新疆暴恐案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研究报告(第一辑)》(下称《口述史》)中的一段记录。《口述史》由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在近日发布,记录了多名新疆暴恐案亲历者声音,是中国反恐事业的重要见证。

口述史研究方法之意义_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使用方法_口述史研究

《中国新疆暴恐案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研究报告(第一辑)》发布会现场(图源:环球网)

暴恐袭击采用无差别攻击的残忍手段,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毁掉了很多家庭。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对中国反恐现状不太了解,一些反华势力更是借着反恐攻击中国“没有人权”。

事实是这样吗?

1月23日,一部名为《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的白皮书发布,从立法、执法、司法、保障人权等各个角度,阐释了中国的反恐法治之路——

口述史研究_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使用方法_口述史研究方法之意义

《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图源:中新网)

一是立法。白皮书提到了几个关键时间点:1997年3月,全国人大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增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2001年、2006年、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通过刑法修正案,完善恐怖活动犯罪刑法条款;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通过,为中国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是执法。如何认定恐怖主义活动?中国将其界定为“通过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

三是司法。中国坚持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至于人权问题,白皮书直接回应了各类抹黑、谣言。例如,白皮书提到,恐袭发生后,有关方面会及时救治受害人员,对受害人员及其近亲属进行适当心理干预;对于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依照宪法及相关法律,保障其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辩护权及依法获得救济等。

这些反击并非口说无凭,《口述史》中有详细案例可参。权威的政府白皮书和详尽的智库口述实录相结合,更有说服力。

有人问,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各国为啥不能像中国一样投入巨大精力和资源反恐?

那是因为一些国家把反恐当成了国际政治博弈的工具,他们企图掌控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权和话语权,在国际反恐问题上搞双标。他们从自我利益出发划定谁是恐怖主义:只要是对自身构成威胁的势力,都将其认定为恐怖主义,甚至给一些看不顺眼的国家一并贴上恐怖主义标签。

人权问题也是他们惯用的伎俩,这些年,西方反华势力炮制了所谓的新疆“集中营”、强迫劳动、“带血新疆棉”乃至种族灭绝等耸人听闻的谣言。

其实,戳破这些谣言并不难,我们用镜头记录事实——

配合白皮书和《口述史》,还有一部针对公众传播的纪录片《走进新疆》也在近期播出,生动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新疆。

纪录片《走进新疆》预告片(图源:CGTN)

纪录片第一集中,来自法国、摩洛哥和美国的3位主播分别前往新疆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他们体验古老的皮毛滑雪,观赏敦德布拉克岩画,跟着牧民转场,拜滑雪队员为师……

在第四集“互通互鉴”中,来自摩洛哥的哈斯娜·瑞兹劳走进古丝绸之路重镇吐鲁番。“当我来到这里,才发现大地充满绿意,就是沙漠中的绿洲。”第一次进葡萄地的哈斯娜,吃葡萄停不下来。

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使用方法_口述史研究方法之意义_口述史研究

哈斯娜·瑞兹劳在吐鲁番体验瓜田直播。图源:CGTN

哈斯娜还去拜访了一位当地网络博主——欧佰杜拉·吾买尔,他拥有一家电商公司。欧佰带着她来到直播间,哈斯娜一脸疑问:“直播是什么?”当听说欧佰公司账号有28万粉丝,哈斯娜更是惊讶。传统的生意用现代的方式来经营,哈斯娜觉得这是丝绸之路的魅力,“让不同的文化有了交流机会。”

但谁能想到,1990年至2016年底,这片土地上先后发生数千起暴恐事件。如今的新疆已连续数年未出现恐袭,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不断改善、文化持续繁荣、宗教和睦和顺,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反恐事业的巨大成就。

摄制组的镜头里有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游人如织,摊位上的酸奶粽子、香辣诱人的大盘鸡、清凉爽口的石榴汁……热气腾腾的社会与多元发展的文化,是新疆人权最好的表达。

文/若水

上一篇: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裴长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下一篇: 苗族民风民俗资料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