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泉志》是关于钱币学古籍《泉志》的信息可视化作品,我们通过新的视觉语言将钱币里记载的东西方贸易交融可视化,同时将宋代钱荒的历史成因,铸币方法等钱币信息进行了归纳分析,钱币中记载的大量文化交融信息,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折射出了丝路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与衰败。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大家体味到小小钱币之中承载的丰富历史。
选题背景|
《泉志》是南宋洪遵创作的现存最早的关于研究中国历代钱币的著作。全书共十五卷,收录南宋以前中外历代各种钱币三百余种,保存记录了大量古代钱币的重要资料。
《泉志》与相关文献
关于「泉」的说法与西汉王莽有关。因为王莽忌讳汉朝五铢钱,将“钱”一律统称“泉”,先后铸有“大泉、小泉、布泉”等钱币。另“泉”字也能表示潺潺流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意思,此后便历代沿用,古钱币如今也仍可称为古泉。
创作过程|
为了更好梳理《泉志》一书所记载的丰富古钱币信息,我们在早期围绕《泉志》与古钱币展开了思维导图,收集了包括《泉志》历代版本谱系、古币品相分级、钱文历史演变等多方面资料。
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泉志》虽然尽量客观在记录古钱币,但仍有不少较为封建和有争议的部分,特别是在“神品”与“厌胜品”两卷。
在与老师经过多次讨论后我们决定将重心放在其记录的正用品卷(三卷)和外国品卷(三卷),并突出表现其体现出的的中外交流历史部分。
我们在查阅许多文献后发现丝绸之路与古钱币的流转息息相关,钱币作为贸易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其中见证和记录了这一盛况。
所以我们围绕丝绸之路与《泉志》的共性部分展开了新一轮的信息整理,包括钱币走私、外国古钱币流入出土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受我国古钱币影响,围绕西北、西南与海上丝绸之路三条线路形成了东方货币体系。结合这些内容最终形成了《丝路•泉志》的信息可视化图表。
视觉设计|
我们在图表中融入大量古钱币元素特征,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古钱币中最常见的圆形方孔钱形象。
整体颜色我们选取了能代表我国古钱币铸造主要材料的黄铜色和赤铁(赭红)色两种颜色,通过这两种颜色的交织组合凸显出古钱币在历史各地的流转变迁。
在“丝绸之路与东方货币体系”部分中我们抽象化处理了丝绸之路的三条线路,将丝路沿途中重要的地点结合方孔钱图形,并通过颜色、内外圈线条粗细、圆圈大小等方式综合设计,展现出丝路影响下各国古钱币的交流变化,更直观地感受到以我国古钱币为中心形成的东方货币体系。
根据重要程度我们设计了两种方孔钱形态的地标图形,在一个图形中就可以根据它的直径,外国红黄占比,整体透明度变化等变化方式来传达对应信息,并在古钱币相关的重要地点做了相应的信息补充。
在“宋代钱荒现象”部分中我们通过那一时期米布物价波动和铜产量等信息转换成了树状图形,虽然在我国宋代虽然经济贸易十分发达,但在那个年代也曾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钱荒现象。钱币的的囤积与外流同样是这一现象的重要成因之一。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洪遵编著《泉志》的原因之一。
在图表中心的时间轴部分我们还做了细节的图形变换,能更便捷的观察到米布之间的价格差值,并通过方孔钱形态对应相应年份的铜产量变化。
在“《泉质》中正用品与外国品卷的钱币共性分析”部分中,我们梳理了书中正用品与外国品两卷钱币有代表性的直径、材质、重量、钱文等信息,将其转化为“五串铜钱”的视觉图形,直观体现出《泉质》中记录的国内外古钱币共性特点。
作者有话说|
陈百川:“在这个项目的创作过程中经过了数次的推翻调整,直至找到丝绸之路这一古钱币流转的关键一环后才最终确定了整体的大方向,赋予了将这类庞杂的古钱币信息可视化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古人们用不同的材质创造出的不同尺寸、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钱币通过丝路贸易流转与世界各地,成为了时代文化交流的见证,让我们更真切的感受到古钱币的美。”
陈奕林:“在对中国古代钱币和丝绸之路相关资料进行挖掘的过程中,我们从一枚枚小小钱币的背后看到了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技术的变革创新。钱币虽小,但意义重大,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能将我们感受到的古钱币的魅力,更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单钰淞:“中国钱币学遗产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我们根据不同版本的版面信息,反推印刷工艺、钱币种类和古籍印刷工艺的流程。基于对中国古钱币图案和文字维度的可视化设计,规划设计视角来讲述中国古钱币的数据故事。在信息可视化的过程中融入美学设计,利用色彩强化可视化和叙事功能,将更多非遗数据传递给当代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