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萧东连等 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0月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年代。
这是一个艰苦创业、艰难探索的年代。
这是一个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年代。
这是一个波澜跌宕、惊心动魄的年代。
对于上了些年纪的中国人,那是一段如火如荼、如痴如狂、如梦如幻,希望与失望、喜悦与艰辛相伴随的人生经历。
对于年轻的中国人,那是一段既陌生又亲近,既难以理解又充满魅力,心存许多难解之谜的历史。
本书将给你展示一幅全景式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把你带回那段永远难以忘怀的历史,去探寻那许许多多令你百思不解的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从战火中走来的干部们意气风发,人民对未来充满憧憬,知识分子努力适应社会主义。人们理想远大,信仰崇高,富有使命,为建设新生活,乐于奉献,甘于吃苦,到了60年代初,发生严重困难和灾荒,依然默默承受,为国分忧,稀有抱怨。陈云感慨地说:中国的农民真好!毛泽东自豪地说:两千万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是共产党哪个能办到。
那是一个高扬道德的年代,人们生活在理想之中,视物欲为邪恶,以奉献为崇高,说50年代路不拾遗,决非杜撰。虽然难免官僚主义,但决无时下的腐败之风。然而,人们陷于个人崇拜,缺乏独立思考,社会热衷于政治批判,处于偏激与亢奋状态。这种高扬的道德和高涨的热情,没有带来经济的繁荣,没有避免政治的动荡,更没能阻挡“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1956年,中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但革命没有停止,历史的惯性继续向前。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一切问题的解决直接诉诸于群众运动,一切运动都赋予了政治意义。整风运动、反右派运动、“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运动、整风整社运动、农村“四清”运动、城市“五反”运动、文化批判运动、国际反修运动……运动串联着10年历史。社会高度政治化,政治完全运动化。不能说一切运动都毫无意义,但它造成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政治的风云莫测,社会的伤痕累积,元气渐损。
中共八大产生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群星灿烂,目标一致。渐渐地分歧显现,既而风诡云谲,最后毛泽东与中央集体分道扬镳,一段历史,包含着多少人的荣辱沉浮。刘少奇被指定为接班人又被诬为中国的赫鲁晓夫,周恩来险些失去总理职位,彭德怀受到不公正的批判,陈云三次受命又三次受贬,还有张闻天、黄克诚、谭政、周小舟、邓子恢、王稼祥、习仲勋、李维汉、罗瑞卿、彭真、陆定一、杨尚昆……还有那些右派,那些“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修正主义分子”……
然而,这不只是一个个人的命运史,这是一个民族的命运史,是一段中国的社会主义走向的探索史。30年后,邓小平把历史凝聚成一句话:“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上,第一代领袖们隐隐形成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更加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因而放慢所有制变革的步伐,放宽社会主义的条件,对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因素采取更加宽容的政策;一种思路更加强调社会主义的纯洁性,不惜冒生产停止和社会动荡的风险,推进激进的政策。
毛泽东并非不希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强国之梦比谁都强烈。1956年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曾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但是,如果把发展生产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比作天平上的两端,他的法码总是更多地加在后一方面。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从1957年开始,毛泽东以不容拂逆的个人意志,左右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的历史进程,发动一次又一次运动,推行自己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的理想。
理想远离现实就变成空想,主观脱离实际就误入歧途。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毛泽东日益不满于现实,感到一种莫名的危险。此后,他依靠个人的巨大权威和强烈的个人崇拜,一次又一次改变集体的决定,引导中国走入反修防修的迷途。全党或自觉或被动跟上了毛泽东的思路。及至“文化大革命”发动,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此无能为力。其中的历史意蕴,非三言两语所能言明。
历史没有空白。从八大的正确起点出发,走过20年的曲折历程,中国重新回到发展的正轨。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选择的道路,包含着对20年历史的深刻理解,接续了八大前后萌发又被抛弃的现实主义的发展思路。
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并非要勾起人们或美好或苦涩的回忆,更不是满足人们对奇闻逸事的好奇心,而是希望能从中吸收历史的智慧,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