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到底谁更有说服力?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到底谁更有说服力?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到底谁更有说服力?本文源自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老师6月某篇的微博问答,编辑时有小改动:这个历史观的问题,我相信许多人都思考过,疑惑过,而且不只是思考过和疑问过一次。每当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

本文源自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老师6月某篇的微博问答,编辑时有小改动:

这个历史观的问题,我相信许多人都思考过,疑惑过,而且不只是思考过和疑问过一次。每当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或者有重大历史事件被炒作,都会激发许多人进行再思考和再疑问。

从总体上来说,历史当然是人民创造的,这就是人民史观,也就是题目中的“群众史观”。

也要考虑历史进程_进程考虑历史要怎么写_进程考虑历史要怎么做

但人民作为一个群体,是由各种不同成员组成的,不同成员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大有小,有正有负的。我们不能把某一类成员单独划出来,置于人民这个群体之外。因此,那些一定要强迫人们选择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观点,犯了一个逻辑性错误——把英雄放在人民之外,把英雄与人民对立起来了。

如果静态分析的话,可以看到,人民中有圣贤,有英雄,有凡人,有小人,还有歹人和恶魔,差不多可以划出十多类,人民作为一个群体,其内部成员是可以分成许多类别的,大家共同创造了历史。

进程考虑历史要怎么写_也要考虑历史进程_进程考虑历史要怎么做

但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每个成员所发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根据这个不同,我们才确定了谁是英雄,谁是凡人,谁是小人,而并非确定了谁是英雄之后,才让他去发挥作用,这就好比高考,考分最高的那个被叫做状元,而不是先指定了状元,然后命令他去考取最高分。

人在观察历史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可能会忽略和漠视许多细节,因此那些英雄伟业往往会直扑我们眼帘。这就是英雄史观产生的一个根源。其实英雄在改变历史的时候,必然是有意无意地考虑和利用了其他成员的力量。例如伟大的教员同志在遵义会议后,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d和红军的命运,但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战士浴血奋战,没有各级指挥员的积极配合,那么谁去四渡赤水呢?谁去爬雪山过草地呢?教员再伟大,到了印度他也一筹莫展,徒唤奈何——因为印度人民根本不想革命,根本不想过上好日子,那种没出息的民族,只能产生甘地那样没出息的领袖。可见,连英雄本身都是人民创造的,那么英雄对历史发挥的作用,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于人民。

进程考虑历史要怎么做_也要考虑历史进程_进程考虑历史要怎么写

当然,从政治学角度看待人民这一概念时,人民的对立面是“敌人”,这是把在历史进程中专门发挥过副作用的一类人,单独划分出去了。但敌人作为一个群体,也仍有他们那个群体中的英雄和凡人。

最后再补充一下,既然英雄不过是人民中的贡献突出者,那么就没有永远的英雄,这就像老骥伏枥、美人迟暮一样,江山代有英雄出,没人能连续获得十届奥运冠军。所以英雄要谦虚,要低调,要永远清醒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人民中的一员,自己在大多数方面与凡夫俗子是一样的,有的时候也会犯错误。

还是伟大教员高瞻远瞩,一方面要自信人生二百年,粪土当年万户侯,另一方面则响亮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上一篇: 新疆文库
下一篇: 从游戏到女性品牌,《以闪亮之名》1年蜕变展现真正女性力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