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万盛人文丨溱州历史文化探究

万盛人文丨溱州历史文化探究

万盛人文丨溱州历史文化探究(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溱州是万盛的前身,设立于唐初,消失于北宋中期,共存世432年时间。这本是万盛历史中最为厚重的一页,但由于史料缺乏等原因,溱州很少为世人所知。近年来

(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溱州是万盛的前身,设立于唐初,消失于北宋中期,共存世432年时间。这本是万盛历史中最为厚重的一页,但由于史料缺乏等原因,溱州很少为世人所知。近年来,为挖掘本土文史资源,提升万盛人文形象,万盛文史研究者对溱州历史文化作了一些探究,基本厘清了溱州的历史脉络,形成了一些初步成果。

一、溱州设置缘由及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万盛地区山高林密,罕无人烟。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于巴国南部边缘,秦灭巴、蜀后,万盛一带纳入秦国巴郡。西汉时期,万盛位于汉巴郡与夜郎联盟中一个小方国鳖国(中心在今贵州遵义,“鳖”字本为上“敝”下“邑”)交界处;后来汉灭西南夷诸部,设牂牁、犍为郡,万盛位于巴郡与犍为郡交界处。春秋至西汉时期,有少量濮人(即僰人,为巴人一支)在此渔猎为生。东汉至隋朝时期,万盛处于巴郡(以今重庆为中心,重庆先后有江州、楚州、渝州等称呼)南部边缘,主要有僚人(濮人后裔)及少量汉人在此生活。唐代史籍中,将包括今万盛在内的渝南黔北地区土著僚人称为“南平僚”(或“南川僚”)。

唐代初期,今贵州一带尚未纳入帝国有效控制范围之内。唐太宗李世民平定突厥之后,帝国势力大张,开始经略四方,在少数民族地区建州置县,以加强管理。贞观十六年(642年),为羁縻南平僚,扼控黔中地区,朝廷以今万盛地区为中心,设置溱州(“溱”字有两读,此处读zhēn),辖荣懿、扶欢、乐来三县。《旧唐书》载:“溱州,下。贞观十六年,置溱州及荣懿、扶欢、乐来三县。咸亨元年,废乐来县。天宝元年,改为溱溪郡。乾元元年,复为溱州。领县二,户八百七十九,口五千四十五。至京师三千四百八十里,至东都四千二百里。荣懿、扶欢,已上二县,并贞观十六年开山洞置。”《元和郡县志》载:“(溱州)本巴郡之南境,贞观十六年有渝州万寿县人牟智才上封事,请于西南夷窦渝之界招慰(尉)不庭,建立州县。至十七年置,以南有溱溪水为名。”溱溪水即溱溪河,在今万盛关坝镇境内,不过一条小溪流而已。关坝一带在明代称“鮓水坝”,是一片面积不小的沼泽地,可以想见,唐代的溱溪河绝不是如今这点体量。

从《旧唐书》和《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可以看出,唐初,万盛一带尚未完全开化,主要居民为土著僚人(夷人),朝廷为让这些僚人归顺帝国(“招慰不廷”),于是“开山洞”建立州县。同一时期在渝南黔北设立的州,还有南州、珍州、播州、夷州、费州等,皆属黔中道管辖(中心在今重庆彭水)。

在大唐辽阔的国土上,溱州较小,北接南州(中心在今綦江城区一带,619年设立),东接涪州宾化县(本名隆化县,后为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为宾化县,即今南川),南接珍州(中心在今贵州正安西北或桐梓北部,642年设立),西接淅州淅源(今贵州习水一带),范围大致在今藻渡河(羊磴河)以北、南川金佛山以西、綦江老瀛山以南、打通和石壕东北这样一片区域。玄宗天宝年间,全国共有327个州(指正式的行政州,不含只有名号、未有正式行政功能的羁縻州,唐代设置的羁縻州有800多个),溱州是其中之一。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溱州共有879户、5045人,在全国属于下州(当时,黔中道各州人口皆不多,有的州仅2000多人)。朝廷对溱州等州的管理比较松散,一般委派当地僚酋主持州县事务,有时也派少量外地官员来任职。贡赋是象征性的,《新唐书》载:“(溱州)土贡:文龟、斑布、丹沙。”《元和郡县志》载:“(溱州)开元贡:茄子、楮皮布、纻布、黄蜡。元和贡:蜡四十斤。”

溱州经历了以下重要历史沿革: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溱州,辖荣懿、扶欢、乐来三县。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废乐来县,并入荣懿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溱州为溱溪郡,领荣懿、扶欢二县。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溱州,仍领荣懿、扶欢二县。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撤销与溱州同时设立的原珍州,将其所辖夜郎、丽皋、乐源三县并入溱州,溱州含今万盛全境、綦江南部、正安全境、道真全境、桐梓北部等地区。

唐末五代,溱州先后隶属楚和后蜀,南平僚酋割据称雄,中央政权无力控制;原珍州地区从溱州分出,复为珍州(北宋初改为西高州)。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南平僚酋进铜鼓内附,溱州复归中央政权掌控(为羁縻州,有别于唐代的正州)。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溱州又改为溱溪郡,隶夔州路渝州。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孙构(一作孙固)平定原溱州之地南平僚酋李光吉、梁承秀、王兖三族叛乱,荣懿、扶欢县被改置为寨(宋代一种半军事化的行政单位)。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熊本平定以木斗为首的南平僚叛乱,在铜佛坝(今綦江区赶水镇)设置南平军,将荣懿寨、扶欢寨等划归其管辖。

自此,与今万盛有历史渊源关系的溱州(溱溪郡),历时432年不复存在。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南平僚木攀部首领赵泰献地内附,宋王朝以其所献地别置溱州,辖溱溪、夜郎两县。此溱州地处今贵州省桐梓县北部新站(原名夜郎坝)一带,存世仅12年,与原溱州关系不大。因桐梓另外设置过溱州(溱溪县),其境内有一条河也被命名为溱溪河,与关坝的溱溪河不是同一条。

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以今万盛境为中心的溱州及荣懿县,存在时间跨越了整个唐代和大半个北宋,这是中华文明最为灿烂的两个朝代。经唐风宋雨浸润过的溱州大地,自当拥有一页难以磨灭的历史。

唐代黔中道地图(资料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二、溱州土著南平僚探究

今万盛一带,在东汉末年至北宋年间,曾生活过一支古老神秘的民族——南平僚。

“僚”字读lǎo,或写作“獠”,是古代对百越系民族的泛称。“南平僚”(“南川僚”),是唐代对渝南黔北一带土著部族的称呼,宋代称之为“渝州蛮”“渝州夷”“溱州僚”。南平僚约于东汉中期开始在渝南黔北出现,活动地带包括今万盛、綦江、南川、江津和贵州桐梓、正安、道真等地。南平僚的来源有几种可能,一是本地濮人(僰人)等部族的繁衍;二是夜郎人北移,与本地部族的融合;三是今渠江一带“板楯蛮”巴人受东汉王朝镇压,南渡长江后与本地部族的融合。

渝南黔北多山高谷深之地。南平僚就在这些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群居、渔猎生活。当时分布过三支南平僚:红僚、花僚、青衣僚,以所穿麻衣色彩区别。南平僚捕鱼用柳叶舟,妇女以棕丝织网具,男子在湍急的河水里奔梭如箭。丰收时两岸僚人击铜鼓讴歌,摇摆而舞。《太平御览》一书中有“僚人不解丝竹,唯坎(击打)铜鼓”的记载。铜鼓是僚人部落的象征物。

南平僚的生活习俗带有明显的原始信仰特征,如文身、椎髻、跣足、打牙(凿齿)、鸡卜、猎头祭鬼、住干栏(吊脚楼类建筑)、穿桶裙(通裙、统裙)、击铜鼓等。其葬俗以崖墓葬为主。自东汉至南北朝400多年间,南平僚在渝南黔北留下了大量依山傍水的崖墓群(部分崖墓应是汉人留下的)。万盛现有崖墓群20余处、墓穴200余穴,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平僚很少与外部有往来,处于封闭的原始社会状态。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僚酋遣使进铜鼓,请予内附;贞观十六年(642年),朝廷以今万盛为中心置溱州,辖荣懿、扶欢等县,对南平僚予以羁縻。汉人逐步迁入该地区。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南平僚开始习汉话,用汉名,生活习俗也有所变化,如墓葬由崖墓葬改为土葬。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南平僚酋各自割据称雄,时降时叛,朝廷鞭长莫及。北宋太祖时期,南平僚又进铜鼓内附。英宗时期,溱州为僚酋李光吉、梁承秀、王兖三族所控制,“各有地客数千户”,与官府对抗,“拒赋税,匿亡命,扰边民,掠财物”。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朝廷派夔州路转运使孙构荡平三族。其后不久,南平僚木斗部再次反叛。熙宁七年(1074年),梓夔访察使熊本率兵讨伐,进驻铜佛坝(今綦江赶水),溯藻渡河而上,与僚人发生激战,“焚积聚,以破其党,木斗气索,举溱州五百里地来归”(《宋史·熊本列传》)。

经过宋军两次讨伐,南平僚消失殆尽,万盛一带田土荒芜,苗人、汉人大量迁入。特别是“靖康之难”后,中原不少士人为避战乱,举家迁入万盛一带。目前发现多处南宋墓碑,碑文中多有进士、秀才等名谓,如南桐镇金兰坝发现的《赵牟氏墓志铭》载,墓主牟氏的丈夫、两个儿子、两个女婿均为进士;万东镇龙门道观前发现的《宋太夫人陈氏墓铭》载,墓主陈氏之子、墓文撰者、书者3人也均为进士,说明南宋时期万盛一带富有文化生气。

据考证,劫余的南平僚,有少部分融于苗、汉民族中,成为“僚奴”(獠奴),其余则迁徙至云贵高原以南。作为一个民族,南平僚早已消逝在茫茫尘烟里,而他们留下的崖墓等文化遗迹,依然存有许多不解之谜,启人思古之幽情。

南宋时期南平军地图(资料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三、溱州“贬官文化”探究

唐时溱州地处偏僻,来此当官是一件苦差,因此常成为朝廷官员贬谪、流放之所。终唐一代贬谪、流放到溱州的,有皇族亲王、朝廷重臣,也有著名诗人、书法家,还有奸臣、宦官之类。他们的贬谪,为溱州带来了独特的“贬官文化”:一方面提升了溱州的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人文教化,留下一些文化遗韵。

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不完全记载,唐代贬谪到溱州的名人有(按贬谪时间为序):

杜景佺(?—700年),又作杜景俭,原名元方,武则天时代名臣。为人严正,曾官至门下省侍郎,行使宰相权力。因触怒武则天,被贬为溱州刺史(一说秦州刺史)。杜景佺任职溱州时间约在695年至697年。传说杜景佺刚到溱州上任,遇到一个占卜的人,说他能重任宰相,官为三品。果然,不久武则天就召他入朝担任司刑卿。

钟绍京(659—746年),字可大,著名书法家,唐玄宗时中兴名臣。参与镇压韦后集团,维护了李唐政权,人称“江南第一宰相”。后任太子詹事时有不满言论,玄宗开元二年(714年)闰二月,被贬为果州刺史,同年七月,又被贬为溱州刺史。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回到朝廷。钟绍京是著名书法家钟繇第17代孙,书法造诣很高,史称“小钟”,其书法《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

贺兰进明,生卒年不详,鲜卑人。开元十六年(728年)登进士第。“安史之乱”时,进明以御史大夫为临淮节度。张巡被围睢阳,遣南霁云向进明乞援。进明妒忌张巡声威,没有答应,张巡遂陷于贼军。后为北海太守,与宰相第五琦为朋党。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一月,第五琦“乾元钱案”发,进明被贬为溱州司马(一说秦州司马)。进明好古博雅,《唐才子传》有传。

魏悦,生卒年不详,唐玄宗最宠幸的宦官之一,长期跟随其左右。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八月,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太上皇李隆基移居甘露殿,宦官高力士、王承恩、魏悦等被流放黔中道,魏悦流溱州。

岐王李珍(?—761年),睿宗李旦之孙,薛王李业之子。前岐王李隆范(睿宗第四子,即杜甫诗“岐王宅里寻常见”之岐王)死后,其子李瑾也去世,肃宗旨令李珍嗣岐王。李珍仪表伟如,很像三伯父玄宗。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方士长塞、镇将朱融与左武卫将军窦如玢等人,图谋拥戴岐王李珍称帝,被金吾将军邢济告发。同年四月乙卯朔(初一),李珍被废为平民,溱州安置,后被“赐死”。

程元振(?—764年),肃宗、代宗时宦官。宝应元年(762年)初,肃宗病危,朝中大权委任皇太子李豫。张皇后想效法武则天、韦后,发动政变换掉李豫。程元振与李辅国等杀死张皇后,拥立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后妒贤害能,妄杀大将来瑱,排斥宰相裴冕,谗毁李光弼,致人心浮动,吐蕃兵直逼长安,代宗狼狈出逃,唐朝差点灭亡。程元振后来流放溱州,途中被仇家杀死。

源休(?—784年),历任监察御史、潭州刺史、御史中丞、左庶子等职。其妻是吏部侍郎王翊女,因小忿而离婚,王家到御史台投诉,源休却未按时答辩,因藐视王法而被流放溱州。源休是丞相崔造的娘舅,后获释,任京兆尹,在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六月,出使回纥有功。

韩偓(约842—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又号玉山樵人,晚唐五代著名诗人。历任左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韩偓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时局艰危,他全力辅佐唐昭宗,昭宗多次欲立为相,都被他力辞。后因看不惯权臣朱全忠(朱温)骄横无礼,激怒全忠,被贬为濮州司马;不久,又贬为溱州荣懿尉(未到任),再贬为邓州司马。后来,他携带家人投依王审知,约于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前后病逝。韩偓才华横溢,被尊为“一代诗宗”,著有《翰林集》一卷、《香奁集》三卷,《全唐诗》收录其诗280多首。

据史载,唐代还有崔思古、杜望之、陈班、卫包等人在溱州任过职。

此外,伟大诗人李白也与溱州这片土地有一丝关连。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幕府而入狱,被判长流夜郎,途中行至奉节遇赦,写下著名的《早发白帝城》而返。当时的夜郎县属于珍州管辖,后来珍州被撤销,夜郎等县成为溱州辖区。如果李白流放到了夜郎,说不定会为这方土地留下不少名篇呢!

四、溱州和荣懿县治所探究

唐代溱州的州治究竟在何处?由于史籍记载不详,引起一些争议,有在万盛城区、青年镇、綦江扶欢镇几种说法。

根据现有的史料和物证,“扶欢说”的可能性不大。

据《元和郡县志》载:“(溱州)管县二:荣懿,扶欢。荣懿县:中下,郭下,贞观十七年(《旧唐书》《新唐书》为贞观十六年)与州同置。扶欢县:中下,东北至州五十里,贞观十七年与州同置,以县东扶欢山为名。”文中有“郭下”一词,“郭下”即州治所在地,说明溱州和荣懿县属于州县同治,即治所在同一地方。文中还有一句“(扶欢)东北至州五十里”,即扶欢县往东北方向走50里是州治所在地,据此更可以判断,溱州州治不在扶欢县,而在其东北方向的荣懿县。《太平寰宇》载:“溱州,溱溪郡,今理荣懿县。土地所属,与夷州同。唐贞观八年开拓南蛮,至十七年置溱州及荣懿、扶欢、乐来三县。”亦可证实溱州州治在荣懿县。因此,只要确定荣懿县治所的位置,便可确定溱州州治的位置。

由于“扶欢”这个古名从唐代至今一直未变,根据其地理位置分析,处于其东北方向的荣懿县治所(溱州州治),要么在今青年镇,要么在今万盛城区。

荣懿县治所在青年镇之说,有《綦江县志》《桐梓县志》《遵义府志》《重庆史志》等史料记载,但至今未发现确切物证。据我区相关文史专家考证,此说源自道光版《綦江县志》编撰者、綦江名儒罗星(罗春堂)。清嘉庆年间,金兰坝(在今万盛南桐镇)出土一座南宋墓(赵牟氏墓),《墓志》中有“孺人处荣懿,舅姑处新市,相距一舍(30里)”等语。罗星据此推测,唐荣懿县治所在青羊市(今青年镇驻地),后一些史书均受其观点影响。但赵牟氏墓志中提到的“荣懿”,是指南宋时期的荣懿寨,并非唐代的荣懿县;而且,“新市”究竟在何处,罗星并没有考证。

1994年,考古人员在万东镇新民村、今龙门道观前发现一座南宋古墓(陈氏墓),墓碑《宋太夫人陈氏墓铭》保存完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现存于万盛博物馆)。据碑文介绍,该墓主陈氏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七月三十日,“是年十月二十五日,卜吉葬于荣懿寨之南、八面山下、溪桥之侧”。由于八面山这个古名至今也未更改,而陈氏墓位于万盛城区之南,依据地名和方位可以清楚判断,南宋时期的荣懿寨治所,在今万盛城区一带(很可能在观景湾两河口)。

1994年于万东镇新民村出土的《宋太夫人陈氏墓铭》,碑文完好无缺,为确定南宋时期荣懿寨的中心位置提供了证据。

荣懿县于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改为荣懿寨,荣懿寨消亡于南宋末年。唐荣懿县治所(溱州州治)到底是在青年镇还是在万盛城区,目前尚不能明确断定。但根据古代行政设置的延续性,以及万盛城区一带的地理条件分析,唐荣懿县治所(溱州州治)在今万盛城区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青年镇,有关文史专家推测是唐乐来县(后并入荣懿县)、南宋新市(元代称兴旺市)所在地。

不管唐溱州及荣懿县的治所是在万盛城区还是在青年镇,都说明万盛这块土地的历史文化积淀比较厚重,是名副其实的“唐宋故州”,其文化价值应予以高度重视。

唐代溱州、南州、珍州等地图(资料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五、挖掘溱州历史文化的意义

由于万盛行政区划长期分属两省三县的历史因素制约,导致本土历史文化积淀比较薄弱,突出表现为历史资料少、名胜古迹少、文化名人少,客观上影响了万盛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城市人文形象的塑造。因此,挖掘溱州历史文化,对于万盛来说,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让万盛的行政建制史向前延伸了1300多年。关于万盛的历史,大家相对熟悉的,就是1938年开办南桐煤矿,1955年成立南桐矿区。很多外人以为万盛的历史比较短暂,不值一提,包括万盛人自己都不甚了了。挖掘出溱州这一段重要历史,标志着万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有近1400年的行政建制史,同时也说明这里在唐代并非蛮荒之地,而是渝南黔北区域中心之一。

二是基本厘清了万盛的历史脉络。通过整理,万盛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春秋战国时期,属巴国之地;秦汉时期,属巴郡辖地;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为巴僚杂居地;唐初至北宋中期,设溱州及荣懿县;南宋时期,为荣懿寨;明清时期,为移民之邑;1938年,开办南桐、东林煤矿,为抗战工业重地;1955年,设立南桐矿区;1993年,更名万盛区;2011年,设立万盛经开区。

三是可以用好一些重要文化资源。溱州文化有南平僚文化和“贬官文化”两个重点。挖掘南平僚文化,不光是复原历史,了解本土古代时期民族衍变历程,还可以进一步丰富万盛旅游文化内涵;挖掘“贬官文化”,可以让万盛与杜景佺、钟绍京、韩偓这些古代文化名人产生联系,进一步培厚本土人文资源,还可以通过传承弘扬他们的道德教化,追溯万盛人文之源,打造“千年溱州、德润盛城”宣传品牌。

四是增强了万盛人的历史文化自信。溱州承载着唐风宋雨数百年滋润,是万盛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通过宣传弘扬溱州历史文化,让万盛人拥有自己的历史坐标和文化记忆。

溱州楼(周应福摄)

近年来,万盛文史研究界在资料非常有限的现状下,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推出了《万盛与古溱州考略》《南平僚》《寻梦溱州》《与溱州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千年溱州,德润盛城》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通过万盛电视台“行走万盛”专栏,《万盛史苑》《万盛日报》《人文万盛》《今日万盛》等报刊,以及“万盛微发布”“万盛史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对外广泛宣传,使“千年溱州”这一概今逐渐深入人心。

同时,为挖掘溱州历史文化,提升城市人文品质,万盛经开区先后命名了“溱州大道”“溱州公园”“溱州故邑”“溱州桥”等地理名称。2017年春,党工委、管委会又决定修建溱州历史文化园,工程于2017年5月正式动工,2019年9月竣工并对外开放。溱州历史文化园位于孝子河畔,包括溱州楼和古溱州广场两部分,占地8678平方米,建筑融入唐代风格。在功能分布上,有万盛文艺活动中心、溱州历史文化展厅、万盛文艺成果展厅、市民休闲广场等项,实为万盛一处文化地标。2020年,党工委、管委会将重庆四十九中和进盛中学的初中部合并而成的新学校命名为“溱州中学”,更增加了“溱州”的文化含量。同时,万盛民间也出现了“溱州坊江湖菜”“溱州蜜柚”等品牌,说明“溱州”的文化价值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但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欠缺,作为万盛前身的唐宋溱州,留给我们的记忆甚少。目前挖掘出的成果非常有限,还有更多的未解之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去寻找、去发现。

上一篇: 葛兆光: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下一篇: 南开大学教授刘晓履新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