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江苏2023年度考古取得系列成果——这些文物遗址见证曾经的精彩

江苏2023年度考古取得系列成果——这些文物遗址见证曾经的精彩

江苏2023年度考古取得系列成果——这些文物遗址见证曾经的精彩探寻江苏悠久的文明根脉

3月29日,记者从在苏州召开的江苏省考古学会2023年年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全省考古事业取得系列成果,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从贵族墓葬到手工业作坊、从运河古闸到盐业遗址,不少项目获得重大突破,从中可以进一步探寻江苏悠久的文明根脉。

墓葬为研究古代文化增添新佐证

历代墓葬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增添了新佐证。墓葬内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常令人叹为观止,让人们对中国古代的生产、生活、风俗等有了更深了解。

徐州驮篮山遗址首次揭露一处西汉楚王夫人墓地。驮篮山遗址紧邻国保单位——驮篮山汉楚王夫妇墓,据徐州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照建介绍,驮篮山汉墓是徐州地区目前发现的所有西汉楚王陵墓中,开凿建造最精细、墓室建筑结构和功能最完善的一座,墓主身份还未确定。徐州驮篮山遗址揭露的文物遗存,为探究驮篮山楚王墓时代、墓主身份等提供了重要线索。遗址发现一处西汉墓地,共有15座墓葬,且均为单人葬,通过对随葬品及人骨形态分析,确认部分墓主为女性个体。

根据史料记载,汉代王室的正妻称为王后,妾皆称夫人。刘照建解释说,该墓地距离驮篮山楚王墓北侧200—400米,墓主头部都向南,朝向楚王墓。楚王墓东部已有王后墓存在,从该墓地所处位置及形制规模看,其应为楚王的夫人墓地。夫人墓地出土一批精美文物,其种类丰富、组合明确,有陶器、铜器、玉器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楚王后宫生活。

在镇江市润州区官塘桥街道的环山路六朝墓,发现了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舅舅的墓葬。经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李西东等人对六朝墓M6出土的六面印研究,可知墓主人名为赵宣之、字长文。根据《宋书》记载,赵宣之为赵裔长子、赵安宗之兄(弟),而赵安宗即孝穆赵皇后、宋武帝刘裕生母。

“该墓还为研究民族迁徙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李西东说。永嘉之乱后,北人南迁,东晋时在京口(今镇江)侨立南徐州,很多从徐州、兖州、青州南下的世家大族及侨民栖居于此。而赵宣之原为下邳人,应是永嘉之乱这一背景下随家族迁至京口。此外,M9、M12两座高等级墓葬墓主,也可能来自侨居京口的北方世家大族。

在淮安市淮安区山阳街道花庄村的花庄墓地,则发现了明朝正五品官员的墓葬。发掘区西北部发现明代周鼎家族墓园,据墓志可知,周鼎生于明洪武九年、卒于正统二年十月初六。其祖父元末随朱元璋从军,周鼎因祖先功劳而迁淮安卫升武德将军前所正千户。《明史·凶礼三》中记载有丧葬之制,对品官墓地的大小、坟高及墓碑的形制有具体规定,对丧具和随葬物品也有严格限制。周鼎墓园的营造均遵循此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明代品官坟茔等级制度、明代淮安卫所制度沿革、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运河与盐业带动了城镇繁荣

大运河深深影响了江苏的地形地貌,奠定了江苏的城镇格局。除运河主河道外,与之相连的“盐河”也作为运河的一部分,带动了两淮盐区的城镇繁荣与文化勃兴。

仪扬运河故道是运销淮盐的水路要道之一,自东晋起,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拦潮闸是仪扬运河“四闸”之一,曾被誉为“江北第一闸”。仪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博科科长胡乔说,本次考古发掘基本厘清了拦潮闸的分布位置、范围、构筑特征等,揭示了仪扬运河故道拦潮闸段的宽度、北部石驳岸走向、深度,明确了玉带河的位置、宽度、深度、石驳岸特征,为研究包括拦潮闸在内的仪征明清时期运河水系分布及通航特征、历史演化等提供了必要的一手资料。

淮安历史文化研究_淮安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_淮安历史文化研究会

仪征拦潮闸全貌现场航拍照

从2021年底,盐城市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组成联合工作队,分阶段分区域对盐城市范围内古代各时期盐业遗址开展考古系统调查。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苏楠介绍,根据2023年调查,在以伍佑古镇为圆心、半径3公里范围内发现遗址26处,其从唐代延续到清代。通过初步分析可知,两宋时期盐业开始兴盛,元明清时期规模持续发展,多数遗址年代具有连续性。

运输是盐业经济的命脉,伍佑场运盐河主要有串场河、蚌蜒河、斗龙港等,本次发现的绝大多数盐业遗址分布在距离河岸1公里范围之内。考古人员还调查发现,制盐作坊可能存在功能分区。在伍佑周边发现的制盐作坊大部分只有制卤区,而煮盐区可能在远离制卤区的盐场官署内,并建有围墙、有兵丁把守,以防盗煮私盐。

手工作坊遗址揭示文明起源演进

手工业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在2023年考古中发现了较为集中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这对研究当时社会的经济、技术、政治等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

常州市溧阳棠下周代窑址地处宜溧山地北侧,在这里发现了包括作坊区的灰坑群、生产区的窑址和灰坑、两侧的废弃堆积等,这也是江苏为数不多经过正式考古发掘完全揭露的周代印纹硬陶窑址。

常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黄督军告诉记者,出土的印纹硬陶以方格纹、细方格纹、席纹为主,推测时代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这一时期处于吴越争霸和民族融合的关键阶段,而溧阳地处吴越两国对峙前线。棠下遗址的发掘,不仅为探索印纹硬陶窑业的特点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新的材料,对研究吴越两国技术交流与文化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黄督军说,棠下遗址的发掘显示,宜溧山地存在一个延续千年的制陶中心,从周代的硬陶到东汉三国时期青瓷窑址,从唐宋时期以大山下窑址、牛场村窑址等为代表的陶瓷窑址,再到明清时期的紫砂,表明江苏在我国陶瓷手工业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淮安历史文化研究会_淮安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_淮安历史文化研究

常州市溧阳棠下周代窑址出土的硬陶器

镇江句容新村遗址则为典型商周台型遗址,在基槽式房址内部发现有部分冶炼铜渣遗存,分析建筑内填土也发现所含微量元素与冶铸遗存有关,这为研究冶炼铸铜手工业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一篇: 淮安会馆文化探索
下一篇: 正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下列不属于正史的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