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科研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摘要)
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学校整体目标,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科研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学习型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积极创造条件,以科研促进和服务教学。
科研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学科水平,全面开创学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管理工作逐步展开
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促进和服务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制定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对科研促进教学内容更新、科研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设、科研促进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工作。2006年,学校科研处作为主要单位发起组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学校动员广大教职工深入开展讨论,从教育思想观念、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各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我校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理清办学思路,进一步确定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2、为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实力不断增强
学校加大科研投入,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17990多万元,研究与发展经费达9000多万元。为鼓励广大教职工开展科学研究,2000年学校出台了《安徽师范大学突出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教学与科研突出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奖项等给予奖励和配套经费支持。对学术论文分别给予每篇400—60000元的奖励,对省部级以上课题给予1:1配套经费支持,并给1-3万元奖励。三年来,学校对教学、科研突出成果进行奖励及课题配套经费已达980多万元。
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4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2项,省部级项目155项,厅局级项目516项,立项经费合计2200多万元。近三年,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科研成果转化或科技服务合同109项,合同经费达1100万元,到帐经费约800万元。
五年来,共出版学术著作近30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6000篇,其中国家级以上学术论文2500余篇。被SCI(SCIE)收录的论文311篇,由2002年17篇,增长到2006年113篇。逐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唐诗风貌》、《李商隐诗歌集解》、《李端隐传论》、《审美意象》、《徽商研究》、《安徽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实践主导论》、《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珍贵动物扬子鳄》等学术著作先后出版。朱国萍教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撰写的论文《The s elective cause of an ancient adaptation》在《Science》的“研究论文”栏目中全文发表。
2000年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48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7项。
3、科研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教材建设
教师在科研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动态,并运用了教学实践中去,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推动了课程教材的建设。
文学院通过“唐代诗歌与其他文体关系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南宋文学与金代文学关系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电化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课程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与学院近年来科研水平快速提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是密不可分的。学院开设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以及“纳米修饰电极与生物电化学”等专题内容均来自这些年来开展的科研工作,在本科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会学院以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近三年在以徽商研究为特征的皖南历史文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和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如家谱、文物、史籍等。研究成果和这些宝贵的实物资料都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实、新颖和富有意义。
此外,学校专门设立了出版基金资助计划,近三年学校共资助了42项著作及教材的出版,资助经费达30余万元。科研成果形成教材(或参考书)30多部,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材,其中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本,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5本。
4、科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形式创新
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承,使教学形式更为生动,教学方法更灵活,教学手段更多样,从而使教学水平与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
社会学院一直以教学与科研活动为基础 ,广泛发动学生进社区、下基层,参与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校内外开设第二课堂;吸收了汪祥富、吴丹等一部分学生参与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研究,使学生在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参与课题研究之中,在社会实践中长见识、开眼界,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在吸收学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的研究的相关工作,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考察、实习和参与来学习和理解所学的课程,授课教师把多年在科学研究中凝聚的经验和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对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研究地理、地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整体素质大为提高。
5、科研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教师应积极吸收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结合科研成果面向学生开展系列讲座和学术报告;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院系也制定有关文件,如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科研促进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若干规定》。多渠道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年来,近300名学生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课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协助教师进行科学实验、思考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结论或问题,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研究习惯、研究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技能和创新品质。2006年全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220篇,与教师主持课题相关性研究选题有60多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近几年来,学生作为主要作者的共发表论文182篇。
学校还面向学生设立了校园文化创新活动基金,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研究、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种科技发明、科技培训、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等活动或比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热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6、2007年共有100项课题获准立项,三年共投入30万元活动经费。
6、科研促进了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与发展
学校一直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大事,不断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科学研究支撑了一批教学科研水平高、队伍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与此同时,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又成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成为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在我校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已成长起来,并体现出年轻化、高学历、高职称的特点。据统计,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12人,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其中,92%的教师都在近几年独立主持过国家级项目的科研骨干。这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学术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有力的促进了全校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7、科研促进了优秀学术团队形成和学位点建设
为了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人才,搭建学科平台,打造创新团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颁发了《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暂行办法》,全面启动优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遵循“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带动整体 ”的原则,以建立起高层次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平台。首批已遴选9个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和3个重点扶持科研创新团队。
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地理学通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支撑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人文地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也支撑了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4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还支撑了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省级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建设。反过来,学科建设的成就又促进了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
8、科研促进了教学与科研条件及环境的改善。
近年来,省级重点学科获得资助经费共566万元、重点实验室获得资助经费共667万元、重点文科研究基地获得资助经费共360万元、学校也投入1000多万。除此之外,各重点学科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承担省(部)级课题90项,两者总经费850万元 ,学校同时给予1:1配套经费。各学科还积极地多渠道申请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来源扩大,科研经费较为充足,近三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在充足的建设经费和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各学科相应建立了实验室、资料室和机房,购置了一批先进的科研仪器和大量的图书资料,极大地改善了科研环境和条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