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4-25日,由中国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近代史全国青年高峰论坛”在河北正定举行。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社科联主席那书晨,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王建朗、戴建兵,中国史学会秘书长金以林出席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韩东育主持。
此次论坛共有78篇论文入选,既涵盖近代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中外关系等多个主题,又包含抗日战争史、城市史、金融货币史、学术史等研究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史领域的研究动向与发展趋势。
与会者合影
社会与生活
社会文化交流方面,湖南师范大学周游在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脉络中,考察了北京政府时期各界如何认识国旗与国家的关系,探讨了国家象征符号与塑造国家认同之间的关联。华南师范大学蒋怡从苏俄、中共、国民党多方互动的框架出发,厘清了当时苏俄及国共双方对土耳其革命认知的差异及演变的过程,并探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土耳其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社会生活现代化转型方面,延安大学封磊以近代中国城市中时间测报装置的应用及嬗替为主线,串联起了与时间变革紧密关联的全球性进程,并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地方差异性因素。陕西师范大学田武雄认为,在时间标准全球化背景下,“北京时间”的形成,是政权鼎革过程中顺势渐变的结果。浙江大学姬凌辉从宏观与中观层面,对中国近代警政与卫生行政的粘连与分立关系进行了论述,进而揭示出近代中国卫生行政制度成长的基本主线与内在理路。浙江省社科院杨巍巍将警察、保甲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下,重点考察了警察与保甲相互间的影响及制度演进,并在长时段中审视近代治安制度的新旧交替及城乡差异。
经济结构、制度及政策
金融货币在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华中师范大学贾婷宇通过考察上海地区暗记券的流通,深入探究了其背后涉及的传统钱庄、近代银行以及国民政府三者之间复杂的利益诉求与纠葛。南京邮电大学牟立邦系统梳理了从战时到战后,国民政府对伪中储券的处置过程。
财税关乎国家命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孙毓斐认为广东革命政权的税收整理,体现出其由“政党财政”向“政权财政”演变的历史过程,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奠定财政基础,也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运作积累了经验。(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阳金平认为,仓储进入财政,呈现出晚清国家财政吃紧下对传统资源进一步攫取的图景,是行政与财政向未分离的结果,契合了近代中国“国进民退”的历史进程。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受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董啸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中国征信所天津分所产生的历史背景、筹备建立过程、业务开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将近代中国征信事业发展置于制度变迁视角下进行分析。东南大学李昕升以七种典型的美洲食物为代表,考察了其在明清至民国县级以上城市中的地位、用途、形象嬗变及背后逻辑,并从整体上窥视明清以来城市饮食结构特征,更对“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这一议题加以分析。陇东学院崔溶芷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食盐督运政策入手,梳理了其背景、出台过程、执行方式、存在的问题、引发的争论及争论的解决,进而考察这场争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边区财政经济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河北师范大学杨双利以山西为例,解析“丁戊奇荒”期间政府的筹粮经过,从山西赈粮筹运困境的形成及其应对的办法中追溯粮食危机形成的历史根源,以此了解“奇荒”期间粮食供应的症结所在,以及此次大饥荒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山大学何薇梳理了抗战时期广西省政府以企业的方式经营森林资源的全过程,并回应了现代国家治理方式的议题。华中师范大学王超宇以清至民国山西村公所为例,对村落公共空间进行历时性的考察,由此管窥社会剧变下的乡村治理变革与基层因应。
政治与外交
近代中国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过程中,政权更迭、体制改革、党派纷争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诸多变化对央地关系、党政关系、地方政治等方面影响颇深。
在地方政治方面,北京师范大学钟芳华以1926-1937年赣南县长的人事嬗变为线索,考察江西省政府、赣南驻军、地方势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力图揭示赣南从军阀政治到现代政治的转型过程。南京师范大学陈明梳理了民国元年广西迁省问题提出到最终决议的过程,以及期间各方政治力量的态度变化。
再就军事史研究言,抗日战争研究可谓学界热点之一。四川大学陈默指出1941年国统区舆论界对于苏德战争的研判和评说,总体倾向于持久战的观点。此种相对客观而不失准确的见解,或得益于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体现了民国传媒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
20世纪全球政治风云激荡,国际秩序迭经演变。在中美、中英关系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刘芳以“罗发”号事件前后的美国使领矛盾为切入视角,考察蒲安臣从下达“合作政策”指示到具体案件中对领事的约束以及领事的抗辩和自行其是,通过美国政府内部的纷争揭示“合作政策”的复杂性及其在中国地方层面的推行困境,进而评析后续影响。武汉大学吴文浩重利用蓝浦生日记及中、英两国外交档案,对1929年的中英法权交涉进行新探,以展现“革命外交”旗帜下国民政府的坚持与妥协。
中日关系方面,南京大学陈海懿基于国联的横向空间场域,围绕一·二八事变的外交交涉为纵向时间线索,聚焦于国联审议一·二八事变期间的九一八事变因素,阐明两次事变呈现联立纠缠之复杂面相,从国联层面展示了日本转移国际视线的外交操作,进而评析了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策略。南开大学王美平基于日本的外交档案和军部资料,分析日本炸死张作霖之缘由,揭示事发当时日本政府之调查与结果。
在中外经济交流方面,重庆大学白冰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对国民政府与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关系问题进行再研究,重新考察和审视国民政府在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前后的思考与行动,并着重分析国民政府在构建战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自身角色考量。福建师范大学高维宏通过比对中日档案史料,重新梳理了台湾雾峰林家与日本的经贸博弈。
思想与文化
思想文化史和学术史是本次论坛讨论较为丰富的议题。青年学者不仅探讨了近代学人的学术转型,也关注西方学说的输入及传播过程,更有对史料性质与历史书写的辨析。
在学人的学术转型方面,河北师范大学李敏在古代“文”“文章”演变的整体脉络下,辨析了近代“文学”与“文”的关系,梳理章太炎、刘师培“文学”认识的来龙去脉,进而阐述了中西不同知识资源对“文学”演变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秦行国通过讨论章太炎的经史观念,揭示了其蕴含的文化、政治意蕴。
在西学传播方面,安徽师范大学周伟义指出马克思主义者破解了“民族哲学”这一伪概念。曲阜师范大学徐婷通过对京师同文馆《富国策》译本的研究,分析了西方政治经济学的不同迻译路径。辽宁省社科院周楠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生产教育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过程,指出唯物史观对于近代中国教育学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并可从教育的视角更具体地认识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两大主题。
在史料性质和历史书写的辨析方面,重庆大学蔡炯昊通过分析欧文·拉铁摩尔在国民政府档案中的形象与其他史料的差异,进一步思考史料性质对历史图景造成的影响。南京大学何鑫对民国时期史学界针对太平天国史的书写及其差异进行研究,重点聚焦以往“太史”回顾中容易被忽略的通史、清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以期补充太平天国史学史和中国近代学术史的书写。
此外,还有学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如华东师范大学王锐指出近代中国法家的诠释大体有两种路径,即国家主义的路径与强调社会结构变革的路径。通过分析这两种不同路径下的诠释,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近代世变与学变的深层次内涵。
金以林主持闭幕式,戴建兵在闭幕辞中表示,希望广大青年学者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根本遵循,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