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医发展过程的重要节点第十二节 张仲景定格中医理论
一、关于张仲景的传说
1、有关张仲景若隐若现的身世
中医业内人士尊张仲景为医圣,现代人也认为张仲景真的是医圣。医圣的称号非同小可,即使与张仲景同时代、名声大噪的华佗和董奉也无权享受,由此可见张仲景的影响之大。
但历史往往会作弄人,有关张仲景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西晋的陈寿编撰《三国志》时对张仲景没有提及。这说明直到西晋时期张仲景还默默无闻,直到现在有关张仲景身世及事件都相没有确切史料提及,可以用“闻其名如雷贯耳、看其形若隐若现”来形容。
2、传说中的张仲景生平
有关张仲景的生平都是后人考证的结果,我们虽然不以认同,但还是要尊重社会的普遍说法,以下为百度百科的原文引用: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50~154年至公元215~219年间。为东汉南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县)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 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洛阳所有宫殿、民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 一188 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 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3、《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病理学临床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必读的重要典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二、张仲景的身世判断
1、张仲景身世判断的方法
从《伤寒论》面世开始,张仲景的名字就被世人所熟知,有关他的身世和事迹在随后的近2千年里都说不清楚,今年我们如何可以说的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有关张仲景的身世都是《伤寒论》的价值被发现后才一一挖掘,但时过境迁一个“小人物”的生平琐事就算是神仙也难以再复原。现在所有张仲景的身世以及经历都被后人想象和杜撰,因此我们今天要考证张仲景的身世已经基本没有可能。但有《伤寒杂病论》在,要对他做一个大概的推断也比较容易,我们可以通过反证法得出结论。
2、《伤寒杂病论》发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根据历史记载,王叔和是西晋著名医学家,他在公元242年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接触过太医院众多医书,公元266年魏国灭亡的时候他56岁。没有记载说王叔和当过晋国的太医令,王叔和的主要医学成绩应该完成于他56岁以后的晋代。
根据上述分析,王叔和接触《伤寒杂病论》肯定是在魏国的太医院内。这是因为《伤寒杂病论》和张仲景当时并没有名声,所以王叔和看到的《伤寒杂病论》肯定是魏国太医院的书库之中。
那《伤寒杂病论》又是如何进入魏国太医院的书库之内?答案是从东汉太医院传承过去的、而且是不被当时“医学权威”采纳积压的“书稿”。因为汉文帝对中医病理学的重视,汉朝的太医院从事中医病理学的研究应该从未中断,不定期的编撰一些相关书籍也在情理之中。但《伤寒杂病论》肯定是经过太医院的权威们审定过,只是张仲景的观点不被当时的权威们认可,所以《伤寒杂病论》被束之高阁。张仲景提出《伤寒杂病论》的时间也不一定就是东汉末年,也可能是之前的某一个时间点。
如果传说中的《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和《口齿论》确实存在,那这些专著应该是《伤寒杂病论》的前期思想。
3、张仲景的身世判断
既然《伤寒杂病论》出自于东汉太医院之内,那张仲景肯定就是一个长期在太医院供职的小人物,有关出任长沙太守的那个“张仲景”可能另有其人。
由此可以判断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一个不知名的中医,通过推进或者是考试进入太医院做了一个普通的编修。后人只在《伤寒杂病论》书稿上获知张仲景其名,其他一无所知。
不过张仲景到底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是知道被后人尊为医圣的张仲景生前默默无闻,也可能贫困潦倒。他耗尽毕生精力构建的中医病理学理论和临床专著《伤寒杂病论》生前无人问津,更不要说获取一点利益。经过近2千年的时光流逝,今天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修正有关张仲景个人经历的历史认识。对张仲景身世的反思主要基于追溯《伤寒杂病论》渊源的需要,或者是张仲景编辑《伤寒杂病论》的初衷。
三、《伤寒杂病论》在王叔和之前没有用于临床
我们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历史上的一次理论创新,其意义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和雷公运化五行相比肩,可冠名“仲景辩伤寒”,其功绩彪炳中医史册。
《伤寒杂病论》的创新之处在于“诊断之法”,张仲景留下的《伤寒杂病论》只是一个理论和想法,只有与王叔和编撰的《脉经》匹配使用才能发挥效果。所以只有王叔和才能发现《伤寒杂病论》的价值所在,反过来《伤寒杂病论》也为《脉经》创新开创了思路。
从中医临床实践分析,中医的传承都是师徒传承。一个中医师如果学的的是《黄帝内经》诊断方法,那这个中医师一辈子都不会再接受其他诊断方法。要改变诊断方法只能从非临床的有名望的“神医”开始,通过教授徒弟这样一代一代的推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汉朝以后中医的历史记载已经十分成熟,如果张仲景在医疗实践中实施了《伤寒杂病论》诊断方法,这是中医行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肯定会有无数人发声,不管是赞誉还是反对。比如王叔和推出《脉经》和《伤寒论》就声名大噪。但他的同时代人没有张仲景的一点消息,后人都是从王叔和那里知道张仲景的。所以《伤寒杂病论》在王叔和之前就没有用于临床。
所以从逻辑分析,《伤寒杂病论》在王叔和之前确实不为世人所知,一直躺在太医院书库里“睡大觉”,直到王叔和发现他的数十年之后才借助《脉经》而横空出世。
张仲景最主要的贡献是开创了中医病理学,圆满的回答了汉文帝之问。但由于其主张无人理解,直到800多年后的宋代陈无择才悟出“三因学说”,更是在1000多年之后的金元时期才出现脾胃论。
《伤寒杂病论》的精华在于将内外邪分开,对于外邪采用查实证、去病因的诊断方法。至于《伤寒杂病论》的药方其实并无多少创新之处,只不过是古方与“新病种”的对症遴选,这些药方需要后人的反复验证调整,经过无数次帅选才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灵方”。
四、《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发现过程
1、医学界的一块和氏玉
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或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为石,忠贞之士而视为诳。”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玉也,遂命名为“和氏璧”。
前文取自《韩非子•和氏》,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传说和氏璧。告诉我们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玉常常被璞包裹,经过返璞归真之后其价值才会被世人发现和认可。
张仲景在完成《伤寒杂病论》之后并没有被中医学界认可和发现,而是在太医院的书库里沉睡至少30年以上,直到遇上王叔和。因此《伤寒杂病论》是医学界的一块和氏璧,初期曾经被人抛弃和无视。
2、王叔和发现《伤寒杂病论》的过程
《伤寒杂病论》与世人见面的时间为晋代,由曾经的魏国太医令王叔和以《伤寒论》的名称公之于众。《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伤寒论》面世之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从此这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医学巨著的作者张仲景才被人所知,并把张仲景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没有王叔和《伤寒杂病论》肯定不会重见天日,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正在从事《脉经》编辑的王叔和才认识其价值所在;只有王叔和具有太医令的身份、具有庞大的师徒关系才能将这种新的诊断方法付诸实施;只有《伤寒论》预装了《脉经》的系统才方便应用,他们之间已经不分彼此了。以上三条其中缺少任何一环《伤寒杂病论》都不能传世。
王叔和发现的应是《伤寒杂病论》的完整版,对于王叔和而言《伤寒论》就够了。由于杂病涉及广泛、缺少规律可循,王叔和未必有时间一一确认。将伤寒部分单独推出对于凸显《伤寒论》和《脉经》的效能大有好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古人运用更加娴熟。
3、《伤寒杂病论》完整面世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
《伤寒杂病论》完整版被发现后,宋朝当代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
经过800多年的风风雨雨,张仲景所编辑的《伤寒杂病论》才露出本来面目。
4、三因学说登台
自从汉文帝倡导病理研究开始,中医病理学研究经过4百多年才由一个不知名的张仲景完成,而完全理解张仲景病理学真谛则是800多年以后的宋朝。
陈无择,名言,字无择,号鹤溪道人。是一位以儒治医、医儒兼通,又精于临证的医学家,著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从而确立了在中医学中的崇高地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中医病因学贡献极大。中医学所谓病因,就是指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病因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萌芽,陈无择在继承《黄帝内经》和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基础上,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主张以因辨病,按因论治,这不但是中医理论上的一大创新,也是中医方法论上的一大进步。其中:
内因:即伤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因:即外感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不内外因:包括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及虎、狼、毒虫、金疮等之类。
5、脾胃论配齐三因说
脾胃不和由是金元时期的李杲提出,脾胃论以《黄帝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宗旨,以“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为基础,着力阐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理论,倡导培补脾土、潜降阴火的治则思想,形成较为系统的脾胃内伤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五、《伤寒杂病论》定格中医理论
1、现代社会和中医界对《伤寒杂病论》的评价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断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断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2、《伤寒杂病论》与《脉经》开创中医“因病下药”时代
《黄帝内经》的诊断方法基于对症下药,适用内因引起的生理机能失调的诊断。对于外因引发的病症只能依据病情对人体机能伤害程度对症下药,疗效反应会迟缓,同病不同方情况严重,这就是汉文帝之问的内核所在可惜仓公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
《伤寒论》以寒热为核心建立一套病症系统,直接对病下药达到“釜底抽薪”的治疗效果。该诊断方法因病理相同、药方就相同,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药方的针对性,不断提高方剂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具有现代医学的属性。《伤寒论》开创了因病下药的时代。
《脾胃论》针对的是不内外因病症,即脾胃不和引发的病症,独立于伤寒和内经之外建立的一套病症系统。胃脾论延续了伤寒论的诊断方法。
《伤寒杂病论》不是取代、而是发展了《黄帝内经》,一般而言:实证适用《伤寒杂病论》,虚症适用《黄帝内经》。
3、《伤寒杂病论》贵在病理学
自《伤寒杂病论》被王叔和发现之后,各种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但所有的赞誉都集中在《伤寒杂病论》本身,没有人去关注张仲景编辑《伤寒杂病论》的思想和方法,这就是中医病理学。张仲景如果没有提出“三因说”就不会分“伤寒”与“杂病”,如果没有病理学的研究就不会有“三因说”。但这些东西无需体现在用于临床的《伤寒杂病论》里。如果张仲景生前《伤寒杂病论》的意义能够被发现,或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和《脾胃论》的出现不至于等上近千年。
4、张仲景定格中医理论
张仲景之后是中医发展的最繁盛时期。由于纸张和印刷术的出现医书的发行更加便利,由于封建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朝廷也把医学当做国家大事处理,许多朝代都有官方出面组织医书的整理和发行的记载,中医的发展进入规范化阶段。
但张仲景之后所有中医技术的发展,都在《伤寒杂病论》的体系之内,并没有颠覆性的理论创新。因此可以说张仲景定格了中医理论。
六、《伤寒杂病论》出现的时间
《伤寒杂病论》出现于东汉末年,即公元200年前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