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历史原则应该是指正视历史吧: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目前众说纷纭.我试着提出五项原则.供大家一哂.何谓历史人物?我想.简单地理解.已经故去的过往的人物就是历史人物.这里包括两点.一是肉体上已经不在人世了,二是时间上已经是过去时了.当然.过去的时间有长有短.涉及的人物有大有小.这就有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各色人等.都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人物.
怎样评价他们.应该有五项原则:
第一.阶级原则.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 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阶级社会中.我们当然要站在被剥削阶级一方.讴歌他们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英雄行为.但是.这种讴歌.不应该是教条的.僵化的.而应该是辩正的.唯物的.不能无原则地美化.无限制地拔高.如对农民起义的研究就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常常不自觉地美化或拔高农民起义.在太平天国起义的研究中就存在这种现象.太平天国是完全应该肯定的.但是.对它的研究存在过分美化的倾向.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现在.就应该恢复太平天国的本来面目.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把丰富多彩的历史简化为农民起义斗争史或儒法斗争史.就是阶级分析原则的教条僵化运用的极端典型.
第二.历史原则.这是一个不可或缺而又经常被乱用的原则.历史原则.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历史人物现代化.赋予他们很多现代色彩.农民起义领袖.则被美化为[高.大.全"式的无甚瑕疵的英雄.现在.银幕上的帝王.则被过度美化了.另一种是把历史人物妖魔化.文革中间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律视为历史垃圾.统统加以摈弃.这两种倾向都是要不得的.
第三.大节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伟人往往不是圣人.伟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因此.伟人也必然有失误.也必然有错误.这些.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之.我们历史学者看待历史人物.应该看他们的大节.看他们对历史的贡献.如秦始皇.我们看他.主要是看他对统一中国所做出的贡献.他的所作所为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但是.他的焚书坑儒.无论如何是不能肯定的.我们既不能因为他大搞焚书坑儒.而否定他的历史贡献,也不能因为他的历史贡献.而美化焚书坑儒. 此外.我提出一个个人见解.就是对历史伟人不能进行道德评判.亦即道德评判不能改变伟人的历史地位.在常人看来的十分重要的如男女生活作风问题.或者真诚虚伪问题.对于历史伟人来说.都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有很多问题.不能证实.即或证实.我看也毫无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小节.历史学者评价历史人物.是看他的大节.而不是小节.搜索细节.小节.那是小说家的事.
第四.双赢原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在她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在现在疆域的版图内.曾经多次出现过国中有国的历史现象.这就是历史上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辽金史专家张博泉教授说:[国中有国.族中有族.这是历史上常见的."他在分析金与宋之间的关系时说:应当承认在中国境内的各兄弟民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女真族是中国民族的一个成员.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权.而且构成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朝代.这是分析金.宋战和史所必须肯定的一个前提.这就是说.不能用中国民族的主体汉族来代替整个中国民族这个概念.
第五.两点原则.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两点论.不能一点论.如评价曾国藩.就存在这个问题.曾国藩曾经严酷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由此.他数十年来一直被定为刽子手.卖国贼.卫道士等.成了历史上反面的典型.但是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毛泽东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公诸于世.使世人受到很大的震动.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是1917年毛泽东24岁时在一封信里写的. 马东玉教授说:[毛泽东是对曾国藩评价极高者.他在探索`本源`.自我锤炼.治学态度.生活习惯.文章气质.锻炼身体.军事原则等方面.都曾把曾国藩作为楷模去学习.这虽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的事情.但曾国藩对他诸多方面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久的.这是个很大的题目.这里不过是举例而已."他又说:[本世纪中期到80年代.大陆是全盘否定曾国藩的.原因是他镇压起义.他捍卫封建传统.而当时是全盘否定封建意识形态的.如今政治思想解放.人们又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学问上肯定曾国藩.并形成热潮.这充分说明.曾国藩是一个影响历史的人物."我们过去评价曾国藩是一点论.只看到他镇压农民起义的一面.而全盘否定他.现在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来评价他.就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应该丢弃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