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如这本书给人的厚重感,我的心情还是有些沉重的。如此洋洋洒洒六百余页之巨著,让我有莫名的压力。不过,我向来是以兴趣作为读书的第一准则的,故而,我只挑选自认为有趣的章节详读,其它章节一扫而过罢了。这本书名为《海洋与文明》,实则为一部人类海洋文明发展史,二十个章节中我重点挑选了与中国海洋文明相关的几章,把我读后感谈一谈。
这本书可将其归为科普类书籍,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科普类书籍,因为书中既有人类海洋文明发展史的概述,又有作者自己的独到理解。科普适合小朋友,理解适合大朋友,因而这本书也算老少皆宜吧。只不过要赘述一点,作者林肯.佩恩是位老美,写书的风格是偏于西方的思维逻辑的,读这本书也要转变一下我们的东方思维。
《海洋与文明》对历史资料的梳理是认真且较为准确的。这本书之于我而言,看点在于,作者在整理浩渺史料的烦劳之余的那些idea(见解)。海洋发展史只不过是一个过程,作者把这个过程用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串联起来,这才是本书真正的闪光点和价值所在。
书中,作者的观点与我的想法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海洋与人类的联系源自于生存需要,人类的一切的行为大抵都是为了扩大生存空间,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人类与海洋的第一次交集也从吃好喝好开始。数万年前,当陆地上食不果腹的时候,人类被逼走向了海洋,深邃无垠的海洋,既有惊涛骇浪带来的恐惧,又有鲜美的海产等丰富的生活资料,人类面对海洋的恐惧,被饥肠辘辘所击败,不得已越过了世人“宁上山,不下海”的红线。
回顾历史,人类有记载的海洋文明其实也不过是几千年。从搬运建筑金字塔巨石的驳船,到法老胡夫乘坐的观光船;从东海之滨拾贝为币的古人,到始皇帝派出的求仙问道队伍,人类利用海洋实现了一次次华丽的转身。以古埃及人为例,通过海洋不仅获得了外来的物品,也吸收了外来的影响。他们的军事行动开辟了新的海上交通线,船只的制造水平不断的提升,以适应不断升级的海洋探索与开发之旅。
翻阅完这本书,在我感兴趣的部分,中国海洋发展史方面略有不足,这是稍感遗憾的地方。书中只对唐宋元明时期中国海洋发展史做了重点的描述,无标新立异之处。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始于秦汉唐兴盛于宋元,明初到达巅峰,之后便一路衰败。郑和下西洋的近三十年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高光时期。这期间,承接宋元时期的航海遗产,中国的航海技术远超过了同时代欧洲的水平,中国才是十五世纪初人类海洋文明的集大成者。在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掌控世界海洋格局的是中国人和阿拉伯商人,而欧洲人当时还处于打酱油的状态。相比阿拉伯商人的小舯商贸船队,中国人走的是国家体制下的大航海之路,郑和一行人七下西洋,不仅沟通了世界,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当万国使臣不远万里齐聚雄伟壮观的紫禁城之时,人类的海洋文明又进了一大步。
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源于海洋。从几十亿年前海洋中的一个小小的单细胞,成长为史前海洋动物,熬过了漫长的数亿年的时光,它们爬上了陆地,才有了今天的我们。我想,人类的始祖既然来自于海洋,我们的基因中大抵也有海洋岁月留下的烙印吧。人之初,就是生活在母亲们能撑船的宰相肚子里,我们天生就携带了与水有机结合的天赋。试想,有朝一日,人类能否重回海洋?或许,水路两栖的新新人类,也未必就是白日梦。
从古至今,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帝国都离不开对海洋的控制。从远古人类下河捕鱼、乘舟捕鹿求得生存,到中世纪的人类下海入洋,用贸易链接并改造这个世界,再到今日之万吨巨舶乘风破浪,大有可下五洋捉鳖之气概,人类对海洋的征服从未停止,因为好奇与趋利是我们的天性。然而,海洋不应该被征服。正是江河湖海的存在,让人类的文明像蒲公英的种子随处绽放,正是海洋的无尽资源,让人类获得了大量成长的必需品,如果没有海洋只有陆地,这个星球就不可能有今日之生机勃勃,更无法将地球与火星抑或其它星球进行区别。
时至今日,人类的脚步在这个星球上已无所不及,然而更多的也只不过是到达而已,海洋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脾气与秉性,在她面前,人类仍然是个小学生,只有敬畏的份。人类更应该适应海洋,因为她是人类幸福的载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