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回顾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今天人们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进而拓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视野,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封建主义式的、资本主义式的现代化在中国“此路不通”
经典作家描述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全球化扩张的情形时写道:资产阶级“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鸦片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从此以后,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不断欺凌和本国政府日渐腐败,使中国逐步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另一方面,在华夏大地上,古老农耕文明被迫向着近代工商业文明蜕变,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但对于具有自信自尊、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民族性格的中国人民来说,与时俱进,积极求变,回到强国地位,又是主动的。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历史巨变中,中国人了解和学习西方,寻求变革,力图使中国变成一个近代化的国家大致有两种途径:
一是封建主义道路。正视世局剧变,学习西方科技教育,致力兴办实业,甚至借鉴西方近代化国家社会管理方式,力图延续天朝上国荣光,是地主阶级内部有为之士的梦想。探索和践行这类现代化模式的有:其一,补天派。林则徐在广东禁烟,主持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魏源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海国图志》。他们不但最早“睁眼看世界”,而且坚信中国人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二,洋务派。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打击,致清朝内外交困,部分朝臣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深感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后又认识到“自强”必须以“求富”为根本,但其实质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其三,新政派。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促使清廷保守派主动改革,推行新政:编练“新军”,倡办工商业,实行教育改革,推行官制改革,颁行现代法律,甚至“仿行宪政”、预备立宪。这些推行现代化的重大活动,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二是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近代的沉沦,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屈辱,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有从政治层面上学习、借鉴西方模式,改变中国政治制度,才能使中国成为现代文明国家。探索和践行这类现代化模式的有:其一,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推翻清朝统治时提出“创建民国,平均地权”主张;辛亥革命后,在捍卫民主共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斗争中,他的鸿篇巨制《建国方略》,尤其是其中的《实业计划》展现了他对中国工农业、交通运输等实业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实行对外开放经济战略的天才设想。其二,维新派。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主张在实行君主立宪制,尊孔教为国教前提下,对中国社会实行全方位改革,如科举制中废八股用策论,设立大、中、小学,改革军制,裁撤厘金,广译日文书,派人出国游学,禁妇女裹足等,尤其是他将中国“定为工国,而讲求物质”,更为人先。其三,“新青年”派。在经历了改良破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等人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器物、制度,而在于文化、伦理、道德,“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因此,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宣扬新道德、新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发起猛烈攻击。
然而,上述种种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和规划均以失败告终。如毛泽东总结的那样,“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回答了这个世代之问。
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一战”结束后,中国外交的失败顿使国人在“走西方的路”方面的努力完全破产而陷于走投无路的窘迫之中。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俄政府对华友善的宣言则激发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走俄国人的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此时便应运而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以共产主义革命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情,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和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行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这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与之同时,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将实现工业化,使中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确定为努力目标,“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以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可援成例,苏联用了不到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便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给了中国共产党人极大的启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一方面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必要的制度保障和基础性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在苏联的帮助下,“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了56.7%,重工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了45%;不但基本具备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产业门类,不少大中企业也拥有了20世纪40年代的先进技术,而且第三次产业革命出现的新兴产业也已经起步,中国人长期追求的独立工业体系已具雏形。
探索自己的道路,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规划
尽管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反复强调学习和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但是并没有机械套用其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探索自己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宣布“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强调“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显然,这已经与苏联工业化有了很大的区别。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对自身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党对“一五”计划执行中弊端的认识,都使党更加自觉地、深入地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1959年12月,毛泽东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由此丰富了“四个现代化”的内涵。
如何才能达到目标?1962年初,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年规划,“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1964年底,根据他的意见,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规划,“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第一步完成时间定在1980年,第二步的完成时间定在1999年。
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一步目标基本达到: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壮大和提高,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这些为后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放眼世界、正视国情,开启“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征程
就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启动之时,正常化后的中美、中日关系为党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打开了窗口。1978、197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出访,尤其是访欧、访日、访美代表团带回的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状况的资讯,令人大开眼界。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国式的现代化”,并在此后多次对其内涵作出阐释。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翻两番”还是后来确认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党都对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如“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为国家发展目标时,特别明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这34年时间里,“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仅就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而言,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34123亿元(位居世界第2位),比1978年增长了23倍(位居世界第9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9544元,比1978年增长了16倍;外汇储备为3311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98万倍;财政收入为11725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03倍。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了改善,2012年,中国人均寿命为73.5岁,比1978年增长了8岁;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比1978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等等。“中国式的现代化”取得的如此重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新时代现代化建设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而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了全新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并将这一经验置于世界现代化进程、人类文明长河中予以认识和思考,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深刻阐述;在2023年2月中央党校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实践积累的历史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几点结论:
第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在西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没有彻底沉沦、文明消失,也没有全盘西化、丧失自我,无论是走封建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国人始终抱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而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把这种自信化为科学的实践,并结出丰硕的成果。在当下和未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思想上给中国人民指明现代化建设的前途远景,在政治上明确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将亿万人民组织成强大的建设力量。
第二,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举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旗帜进行现代化建设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只有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国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立场。为了谁?依靠谁?是各种政治力量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立场问题。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屡遭失败,根本原因或者是统治阶级、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或者是不从中国国情和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描画蓝图。只有信奉唯物史观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是没有自己特殊、特别的利益,只代表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二是始终尊重人民历史“主人翁”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推进现代化建设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
第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特色,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在当下,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方向,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鲜明指向统一起来,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为重要依托,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充满动力和活力。
第五,始终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从来都是在同各种困难挑战进行持续斗争中展开的。这些困难挑战有自然的,有人为的,有自己经验不足造成的,稍有犹豫、懈怠、畏难、退缩,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在当今,国家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时期,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依靠顽强斗争,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作者:杨德山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