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沙塘湾一带毛板船的兴衰及其历史文化根源探究(一) | 刘国忠 李新民

沙塘湾一带毛板船的兴衰及其历史文化根源探究(一) | 刘国忠 李新民

沙塘湾一带毛板船的兴衰及其历史文化根源探究(一) | 刘国忠 李新民从清朝道光年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资江中下游流域曾经活跃着一大批毛板船商。

船舶的历史书籍_历史造船业_船的研究历史

从清朝道光年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资江中下游流域曾经活跃着一大批毛板船商,以宝庆(今邵阳)、益阳为中心的资江流域和以汉口为中心的长江干流两岸留下了毛板船商和船工的累累足迹。毛板船演绎了一百多年的辉煌。

毛板船于是成为了资江中段梅山中心腹地即新化、安化、邵阳与发达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毛板船的兴旺发达对梅山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使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梅山中心腹地的全面发展。同时,毛板船的辉煌又冲击着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实现了梅山地域与发达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相互渗透,对发达地区了解梅山地域提供了帮助,为梅山地域进一步走出本土、了解世界打下了良好铺垫。

历史造船业_船的研究历史_船舶的历史书籍

图片由作者提供

资江为湖南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广西资源县和湖南武冈县,流经湖南的新宁、武冈、隆回、邵阳、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县(市)进入洞庭湖。现在的邵阳、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桃江、益阳、汉口等地的一些老街和码头,至今遗存毛板船商的活动踪迹,还有极少数毛板船船工在世,向子孙后辈述说着毛板船时代的辉煌。

笔者自小听过老辈人讲述毛板船的故事。可惜的是那时年纪太小,仅仅作为故事来听。更深层的原因是时代的局限,在我们的年轻时代,所有这一切均在受社会批判和践踏之内。那样的文化背景使本来没多少文化积累、缺乏文化眼光的我们这一代不知其蕴含的文化价值,等到几十年后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并作为文化课题来研究的时候,老辈人大多作古,资料来源几近枯竭,甚是遗憾。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笔者开始走访冷水江市金竹山乡麻溪村、资江村,沙塘湾街道办事处,禾青镇的球溪居委会、湍江村,新邵县筱溪镇、新化游家镇尚健在的毛板船船工,冷水江市航运公司以及幸存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划过毛板船的退休老工人,并走访了长篇小说《毛板船与宝庆码头》一书作家、新化三中退休老教师邹息云,并注意搜集毛板船的人文历史资料。现将沙塘湾一带毛板船的兴衰及其历史文化根源阐述如下。

毛板船起止年代

根据现有官方和民间提供的资料看,毛板船是湘中地区煤炭开采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产物。

《新化县志》⑴载:明清时期县内船运已相当发达,明代正统(1436-1449)时,宝庆土产多取道资水顺流下洞庭外运,清末,县内已出现多种船型,有秋船,槽船,洋溪古,洞驳船,还有一次性承运大宗煤铁外运的毛板船。清光绪年间,县内沙塘湾、球溪、炉埠、化溪、游家等地均以毛板船运煤外销,全县每年发毛板船1000余艘左右,大宗煤炭、石灰、土纸、生铁赖此运往武汉,换回粮食、棉纱、布匹,为当时新化商业流通主要渠道。民国25年3月,发出毛板船300艘,触礁沉没130艘,损煤1万多吨,其余运达汉口,船货同售,仍获巨利。四十年代,毛板船运仍可观,年平均仍维持1000艘上下。新中国成立后,煤炭、统一经营,毛板船随之减少,1955年县煤炭公司发毛板船201艘,运煤3.5万吨。1958年柘溪电站修建,河道受阻,毛板船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船的研究历史_船舶的历史书籍_历史造船业

资水悠悠吴建新摄

《沙塘湾地方人文史略》⑵载:“十九世纪中叶,煤炭生产日趋兴旺,销路畅通,运输量与日猛增,‘千驾’(船)承担不了,毛板船应运而生。

“……明洪武年间有船运煤外销,早有记载。当时多以驳船载之。航线达益阳、武汉等港口。为提高载煤能力,清道光年间,境内已出现载量50——60吨的毛板船,抵达目的地后,船煤一起卖。

“清末,仅煤炭水运出境就达万吨以上。民国时期,境内煤、铁等矿业勃兴,……煤庄商人用毛板船500艘年运煤3万多吨……新中国建立初期,直至1960年,水路货运仍占境内运量之首位,是水运的黄金时期,毛板船占水运量的35%。……1955年占70%。……毛板船和排筏的长途运输,因柘溪电站截流,于1958年消失(第三节 交通·航道P72)。”

沙塘湾办事处老居民谢益生⑶的手写本《沙塘湾地方志》写道(下称“谢益生手写本”):“沙塘湾办事处要将当地的煤远运至湖北,仅靠‘千驾’木帆船运输,确实量少周转慢,有碍沙塘湾的发展。沙塘湾的首富两茂盛老板张声润、道源庆老板张笃之、福星店老板张巨川、吉庆祥老板邹皓初,道源茂老板张翼文、三星庆老板黄孝球等兴起做毛板船,扩大煤炭运输量。他们以枞树板做船,每只船载煤70—80吨至汉口,连煤炭和船一并出售。”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湘中一带的煤炭在明朝初年(即十四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开采,到清代,煤产量已经有了很大规模,因为运输量太大,于清代道光年间发明毛板船这一大载量的一次性水上运输工具,加快了单次运输载量。因为船只是一次性的,无须返回,在下行速度快、上行速度极慢的水上运输时代,无疑大大加快了运输频率,煤炭运输载量以数十倍的速度增长,从而加速了大都市工业的发展。毛板船从清代道光年间一直持续到湖南安化境内柘溪水电站的兴建截断了资江航道之后,加上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发展迅速,逐渐取代了水路的运输霸主地位,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毛板船从清代道光年间(1850年左右)兴起,到1960年结束,大概有着110年左右的历史。

注释:

⑴摘自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新化县志》第三章水陆运输第二节船舶运输。

⑵《沙塘湾地方人文史略》,沙塘湾地方人文史略编纂委员会编印内部资料,2007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⑶谢益生,男,1931年生,原在新化县运输公司沙塘湾搬运站工作。9岁开始上毛板船,当时还没有桨高。

上一篇: 【建投专题】烧碱上市系列研究(五):烧碱纯碱相关性分析与纯碱期货经验思考
下一篇: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1)-序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