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文学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考察文学的含义:第一,文学的文化含义——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第二,文学的审美含义——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第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艺术形态。
2、文艺学
文艺学是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和探究其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 “文学学”。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但又具有不同科学形态的分支构成的知识体系,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部分。它们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
3、文学理论
以文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等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广泛的文学现象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从而给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文学观念、价值标准和基本方法。它被称为体系性的文艺学,在整个文学科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4、文学批评
以当代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它通过考察评价对象,帮助作家总结创作经验,引导读者提高鉴赏水平,并研究文学发展的新动向,提出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推动和促进文学事业和文学科学的发展。它被称为应用性的文艺学,是文学科学中最直接参与文学过程的一个部门。
5、文学史
以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它可以是某一国家、地区或更大范围的通史,某一时代的断代史,或某一体裁、题材或风格等的分类史。它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的相互演变更迭、继承革新,剖析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与文学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等,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探讨文学规律,为现实的文学发展提供借鉴。它被称为历史性的文艺学。
6、艾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 【2010】 【2011】 【2014】
美国当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认为文学过程包括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四要素,它们构成某种确定的三角关系。在这组关系中,作品是中心,连接其他三个要素。艾布拉姆斯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会涉及到这四个要素,但几乎所有理论都明显地侧重于其中一个要素。他把艺术理论相应地分为模仿理论、表现理论、实用理论和客观理论。前三者分别通过与世界、艺术家、欣赏者的关系来解释作品,而客观理论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地加以研究。这些分析有力地说明了文学活动多环节特点所造成的理论模式的多样性,为学术界所重视。
7、文化研究 【2004】
20世纪 60年代发轫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后逐步波及世界,90 年代以来在中国造成很大的影响。它实际是以文化问题为中心进行社会研究,即以文学现象为主要考察对象,以文学作品为个案分析的素材,它所关注并着力开掘的总是文本所包含的社会生活的信息、文学文本与文化环境的外部关系等内容,对于文学文本自身的美学价值、艺术特色并不予以更多的注意。文化研究是为了研究社会而研究文学。
8、原型批评
加拿大学者弗莱等人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弗雷泽关于巫术、宗教、科学顺序发展的思想进化理论,创造性地用于文学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艺学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着力于在作品中寻找反复出现的原型(包括形象、主题、结构等),进而分析作家个人心理中的集体无意识,比较具有同一原型作品的异同,追溯它们同神话等原始文化形态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功能和历史等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这种研究方法兼有社会学、心理学、形式主义等方法的特征,又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
9、文学社会学 【1998】
文学研究中有着悠久传统的一种方法。其基本点在于强调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受社会现实的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现实。因此应把文学置于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对文学活动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关系、文学所产生的社会作用作广泛深入的研究。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从创作到接受的文学活动的完整过程、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多方面社会内容、文学的社会本质等等。此外,文学社会学还涉及一些其他研究方法较少注意或不予注意的领域,如文学的社会传播、社会管理、社会政策、社会生态等,并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之中。
10、文学心理学
现代意义的文学心理学方法以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基础,从文学与心理学的相互联系中研究文学。它既包括运用现代心理学的原理来研究文学现象,也包括将心理学研究所特有或惯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某些技术措施)用于文学研究。完整的文艺心理学体系包括文学社会心理学、创作心理学、作品心理学和接受心理学等部分。它提供了独特的途径和更为准确的语言来揭示作家、读者以及文学人物的心理奥秘,对于文艺学各个领域都有积极的意义。
11、精神分析文艺观
精神分析学者在文学研究中注重通过作品和传记材料来探寻作家所受的性压抑等精神创伤,研究判断创作动机及其对作品的影响。对于作品的分析,注意寻找支配人物行为的无意识因素,用精神分析的一整套理论和术语来解释文学现象。精神分析方法把文艺学研究引入到主体的心灵深处,对于那些以描写人们精神活动为主要内容、带有神秘色彩的作品尤有阐释剖解的力量,对于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欲望升华说 【20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作家心灵深处,和常人一样有着为人类社会伦理、宗教、法律等所不容的本能欲望,这种本能欲望受到压抑,便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泄而得到满足。而文学创作就是作家白昼梦即幻想的结果,它和夜间梦一样,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经过改装以后的实现。至于读者,则通过阅读鉴赏分享作家的白昼梦以使自己类似的欲望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由于本能的目标及对象变得更富有社会价值,所以文学不但是本能的补偿,而且是本能的升华。
13、形式主义文学研究
1915年至 1930年盛行于俄国,强调文学是独立自足的,把研究范围限制在文学本身,偏重艺术形式方面,排斥一切从外部或从文学与外部的关系展开的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强调对作品进行反复的精细的阅读和赏析,从中体味作品字句乃至整个作品的内涵、象征意蕴及其相互联系,对作品个体或群体的结构形式作出阐释。形式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形而上学的,但它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坚持研究的客观性,重视对作品形式因素的细致分析等都有可借鉴之处。
14、比较文学
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揭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的发展规律。在比较文学中形成了注重影响研究的法国学派和提倡平行研究的美国学派。法国学派的研究一般限于欧洲(主要是西欧)文化系统,存在着欧洲中心论的偏向。美国学派代表了比较文学新的潮流和方向。他们注意探讨那些不能直接互相施加影响的文学之间的美学联系,提倡不同文化体系的类同研究和对比研究,主张进行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即所谓跨学科研究,形成了非常宽泛的比较文学概念。
15、结构主义批评
是运用结构主义分析研究文学艺术和进行文艺批评的一种文艺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盛极一时。该理论认为,文学批评的任务是纯形式的,揭示文本内部各种成分构成、制约、组合的关系和规律;是超越具体作品、作家和时代,探索支配和制约文学作品结构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研究。其操作手段为:先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然后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最后发掘文学的深层结构。该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重视、对语言符号的分析和对叙述模式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但它对于科学化批评的强调,忽视了文学的审美属性,具有片面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