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人文社科常用研究方法之民族志

人文社科常用研究方法之民族志

人文社科常用研究方法之民族志研究方法系列已经更新3期了哦,有没有还没学习过的小伙伴,回看指南在这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社会科学领域广为使用的研究方法——民族志。

研究方法系列已经更新3期了哦,有没有还没学习过的小伙伴,回看指南在这里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社会科学领域广为使用的研究方法——民族志。

一、概念

民族志是一种描述群体及其文化的艺术与科学。民族志研究方法植根于人类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从广义上讲,民族志研究包括了对特定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所有研究。民族志研究方法并不是收集数据的具体方法,相反,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着眼于提供一个整体的观点和视角,对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信念、态度、价值观、角色和规范进行理解和解释。

二、特点

“科学人类学的民族志”即“现代民族志”方法可被看成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其一为作为研究者/作者的专业人员,即人类学者;其二为以参与观察为主要内容的田野调查的实地研究方法;其三为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描述的文本写作方法。

马尔库斯和库斯曼指出,“现实主义民族志”撰写有以下九个特点:

1.其叙述结构是全貌的民族志,逐一考察文化的组成部分或社会组织,提供关于地理、亲属关系、经济、政治和家庭等方面的详细图表;

2.作者不是以第一人称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个权威叙述者在叙述客视事实;

3.个人的存在通常被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创造了一个规范的角色模型;

4.提供地图、图表和照片作为“真的到过那里”的象征物;

5.分析时空坐落或发生的事件,从而来表述真实生活细节;

6.提供资料,并忠实地表述当地人的观点;

7.写作风格趋于一般性的描述,而不是对个别事实进行细致的探讨,被研究的个别事项(仪式、婚姻、政治组织)很少有个性,而是具有典型性(典型仪式、典型婚姻,典型乡材委员会等);

8.使用专业术语;

9.对土著概念加以注释。

通过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民族志的专业性性格和追求客观性、普同性的志向。

三、实施

1.深描

吉尔茨认为,“深度描写”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区分可观察的行为、现象性观察和浅层描写,强调描写和观察方式的特定化、情境化、具体化,并确立长期的、小范围的、质性在上下文背景中的理论前提要求;第二,重申文化是积累的总体性符号系统,是可被条分缕析、分层探讨的;第三,昭示符号是模糊地传承的,符号的融混驳杂不断组合的特征使其具有晦涩性,它们携带的意义必须要阐释的。

所以,在吉尔茨的意义上,所谓的民族志写作至少应该具有四个特点,其一,它是解释性的;其二,它所解释的是社会性会话流;其三,所涉及的解释在于将这种会话“所说过的”从即将逝去的时间中解救出来,并以可供阅读的术语固定下来;其四,这类描述它还是微观的。

2.参与式观察

(1)公开性参与式

在研究场景中,如果公开观察者的身份,则为公开性的参与观察,适用于一些不涉及特殊内容、特殊群体、特殊情境的研究,如普通的企业调研、乡村调查、经济调查等。这一方法的好处是告知被调查者并表明研究者身份,以期获得非正式渠道的理解或正式渠道的合作, 比较适用于企业等组织引入外部顾问, 进行项目设计或问题诊断。 当然,这一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被调查者一旦得知自己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可能会在被观察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言行。

(2)隐蔽性参与式

在研究场景中,如果没有公开观察者的身份,则为隐蔽性的参与式观察,适合访问一些特殊群体或行业,或者针对某些特定的研究情境,如涉嫌犯罪的群体、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患者和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公检法等国家暴力机关或监狱等高度限制性的情境。

(以上内容参考:微信公众号-质性研究-基本介绍: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民族志)

以上就是对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的介绍啦,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上爱学术官网查找有关使用民族志作为研究方法的论文,学习他们的使用过程和写作思路,对我们使用和理解这一方法会有更多的帮助!

爱学术_参考文献资料_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下载

中国历法文化_历史文化研究法_法学历史研究方法

在网页左端勾选核心刊、关键词可以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更相关的高质量文献,比如像下图这样:

法学历史研究方法_历史文化研究法_中国历法文化

你还可以搜索专门的图书名、期刊名,适用于找一些学科领域内的大牛著作或文章。

最后,祝大家论文写作顺利!

上一篇: 地球化学 重点.docx
下一篇: 如何指导学生答历史学科中的活动与探究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