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课题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课题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课题方案研究背景1.社会背景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孕育出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精神的瑰宝,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然而许多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哈韩”“哈日”

研究背景

1.社会背景

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孕育出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精神的瑰宝,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然而许多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哈韩”“哈日”,却没有多少了解孔子的“仁义”;他们过圣诞节、愚人节,却没有多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国家开始举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过传统节日,宣传传统礼仪,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学校背景

学校的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严抓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石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指导、思想美化、情感熏陶,要求把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不仅是各个班主任,包括每位科任老师都应该在课堂上时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仁义礼智信,都能爱国爱家。

3.课程背景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课程站在了最前沿,收录在各科课本里的内容许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借课程的翅膀飞翔!

1.选题依据

1.1核心概念界定

(1)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另外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2)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另外,还包括许许多多其他的事物。

(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的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是对教育教学情境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研究。即研究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或出现的思想认识和道德问题,如何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精神的提升;同时研究如何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精彩的点评反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有价值的理论反思。

1.2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或综述

(1)我国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历史上,通常是由官方公布标准化的学习文本,来推进官学和民间的基础教育,如魏晋时期刊刻的“三体石经”,隋唐以来陆续公布官定的“九经”、“十三经”和“四书”等教本;在民间,几乎同时推出了“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普及读本。

上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在考察了欧美教育之后,提出了理想的教育发展蓝图,包括中国孔墨的精神、英国人格教育(绅士教育)的精神、德国和法国的专深研究,以及美国服务社会之教育。但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注重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还是以外来移植为主,抛弃了自己的优良传统。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许多优秀民族文化正在消失。

随着国力的提升,本世纪初始,国民教育体系中开始纳入民族精神教育研究。在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学校里,任课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但基本上是校本层面的探索,没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

(2)案例研究情况

19世纪70年代,案例研究最早被运用于哈佛法学院,后来依次被运用于哈佛医学院、商学院和教育学院。20世纪初以来,案例研究思想使西方的教师教育得益非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案例研究再度进入兴盛时期,90年代是“案例的十年”。跨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的价值已经愈来愈为我们所认识,案例及案例研究,已经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3本课题对已有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将传统文化教育和教育案例结合起来,能够发挥教育案例与教育教学实践的优势,寻找到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切入口和研究路径,从传统文化教育中推导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和方法。该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工作、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着眼于解决德育过程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最终目标是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

2.研究内容

2.1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初一、初二、初三年级

2.2总体框架

(1)有效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提升其时代价值;

(2)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经验和理论价值。

2.3重点难点

(1)寻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口和研究路径和方法;

(2)增强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能力、生动叙事能力和精彩点评的反思能力。

2.4主要目标

(1)开发多学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提升其时代价值;

(2)总结具有可操作实践经验,为探索初中生人格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3)培养一支具有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思路方法

3.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拟用三年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计划。

(3)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各类情况。

(4)申报立项(论证,申报)。

(5)完成第一阶段研究工作总结。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2 — 2019.7)

(1)调研、动员、组织学习

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赴兄弟学校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2)写调查报告,并根据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实验内容与方式。

(3)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

针对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地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取得的经验或成果进行验证。同时做好研究记录,撰写成果论文。

(4)进行中期成果测评问卷调查,写好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修正研究实验内容与方式。

(5)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进一步完善成果论文。

(6)对研究成果进行终结性测评,完成第二阶段研究工作总结。

第三阶段(成果汇集阶段)(2019.8 — 2020.2. )

(1)收集整理各类研究资料。

(2)认真分析、研讨和总结,初步形成结论。

(3)写好调查报告。

(4)撰写结题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

第四阶段(成果鉴定阶段)(2020.2 — 2020.3)

(1)邀请县市省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2)将研究经验(成果)与他校交流完善。

3.2具体研究方法

(1)扎根理论(2)定量法(3)行动研究(4)访谈(5)归纳法

研究实施阶段,在各个案例数据进行访谈收集,将差异情况和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定量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通过对代表性案例的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归纳法,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3.3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

(1)研究计划

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将积累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其时代价值;找到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总结可操作的实践经验,为探索初中生人格教育提供理论支持;锻炼成一支具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能力、生动叙事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2)可行性分析

课题基础:我校具有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2007年,我校就确立了“树儒雅形象,做少年君子”的育人目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2015年,我校被确定为济宁市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示范和窗口学校。我们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的教学活动;我们根据学段特点,确立了在初中前三年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双轨思路,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学诵读《论语》,让学生以课外研习的方式诵读《弟子规》;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和检验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目前,我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初见成效,同学们逐渐养成了言行举止合乎礼仪规范的习惯,具有了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

技术支持:本课题组主要参加者都是从事各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能有效地保证该课题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结合。本课题的参与人员以青年为主,教学研究热情高。课题组参与人员的专业涉及不同学科教学领域,能从各学科开展研究。

4.创新之处

4.1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问题,发掘优秀文化传统资源的时代价值,寻找可行的切入口和方法,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和方法。

4.2在研究方法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该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工作、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着眼于解决德育过程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最终目标是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

5.预期成果

5.1成果形式

(1)教师教案集

(2)教师围绕课题撰写的各类论文

(3)各学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讨记录、课堂评价

(4)示范课案例和课堂教学实录音像制品

(5)收集的研讨会资料、专题学习资料,编写的校本培训教材

5.2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

在义务教育初中学校做经验和理论推广,推动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

上一篇: 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板.doc
下一篇: 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内容及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