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至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新史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本次会议共有50余名境内外高校和重要学术期刊、出版社的学者参加,旨在秉持多元对话、自我反思的精神,总结研讨中国新史学形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胡恒主持,杨念群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杨念群通过一组珍贵的历史镜头,将与会学者带入了二十年前首次新史学会议的场景,并回顾了当代新史学运动的发展历程。2002年,正值梁启超《新史学》发表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史学应对全新机遇和挑战的关键节点。来自九门学科的学者齐聚香山,秉烛畅谈,共同研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的主题。随后,一大批“新史学”成果相继出版,近年来又创设了“新史学青年著作奖”的评选活动,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要对当代新史学运动进行阶段性总结,更旨在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在主题报告中,7位曾以不同方式参与新史学活动的资深学者开展了对当代史学的反思。王笛从茶馆切入,探讨政治运动对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从“日常”激荡出了波澜壮阔的宏观历史。孙江重审了社会史研究的七个命题,提出未来社会史应从回归日常转入对“日常性”的批判,进而与王笛形成了对话。侯旭东同样从“日常”进入历史,倡导回到“事务”这一“人的存在状态”,自下而上地观察制度运行和产生的逻辑。王铭铭重新解读、并提炼了梁启超文化史观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进路。黄兴涛围绕近代中国的月亮认知、书写和话语,展现了东亚人文与现代性的互动方式,揭示了书写人文史的潜在方向。针对近代中国人文和语言的现代性,林少阳认为应当将其纳入全球史的语境当中,从欧洲早期现代性与早期全球化的角度进行重新思考。应星则从比较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列宁式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制度等层面的承袭和调适关系。以上讨论共同搭起了探索新史学未来前景的“话语场”。
21日下午至22日上午,与会专家围绕“国家治理与制度规范”、“近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康、梁思想再研究”、“思想史研究的新途径”、“文献清源与旧题新作”、“社会经济与人群活动”、“衔接中国与世界历史的探索”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在深化政治史的努力方面,夏明方、刘文鹏、刘永华、吴滔、胡恒、孔令伟围绕国家治理中的核心议题,重审了明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构建方式及其制度运作的内在逻辑。李里峰、李文杰、岳永逸、谭徐锋、沈洁、王楠深入研讨了近代中国政治变革对社会领域的形塑路径;针对思想史如何开新,杨念群、李恭忠、章永乐、朱浒以贯通古今中外的视野,重审了康、梁二人思想体系的形成、内涵与影响,展现了近代知识人新旧杂陈、胸怀天下的思想光谱。王东杰、彭春凌、马子木、张循则围绕思想史朝“纵向下延”和“横向层累”的可能,探索了重新绘制中国近世思想史的潜在路径;拾旧亦能拓新,赵永磊、魏斌、孙英刚、苗润博、邱靖嘉、曹新宇分别对不同史料的源流进行了缜密的溯源与“深翻”,展现了从传统史源学角度开辟出全新史学问题的可能;胡英泽、刘诗古、杜正贞、赵思渊、周健则围绕宋以降社会经济变迁与人群活动的关系,重新诠释了社会经济史中的若干经典议题;宋念申、陈博翼、曹寅、侯深分别立足个案,展现了从中国史衔接东亚史乃至是全球史的具体方法。
圆桌讨论环节由南京大学的孙江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围绕“什么是未来需要的新史学”“思想史的边界”、“日常性与权力的关系”、“中古史与近世的历史如何贯通”等重要议题各抒己见。针对部分论点,学者们展开了激烈论辩,体现出新史学批判反思、多元包容的学术旨趣。研讨几近三更,犹有意犹未尽之感。或许一些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未必需要完全达成共识。正如任公“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交战”的自我批判精神一样,新史学也是在新与旧、革新与批判的叠合交错之下,逐步向前迈进。
在会议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致辞指出,新史学的成果不仅业已成为新一代学人研究的起点,而且对史学和其他学科均有推进作用。今后仍有必要加强对生态史和量化历史问题的关注,并推动科学史、技术史与人文史研究的有机结合。杨念群总结,新史学是一面旗帜,它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新旧之分,而是新旧之间不断融合与变化的结果。新史学恰恰为不同领域和研究风格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交锋与交融的平台。今后仍应秉持自我反思、和而不同的新史学精神,继续将历史研究推向新途。
在当代学术的发展周期中,二十年是个关键的节点。如今首次“香山论剑”已成过往,一批在新史学影响下的中青年学者业已成长起来。因此,本次会议不仅是对二十年来新史学的总结与反思,更是对新史学精神的一种赓续与拓展。本次的与会者既有首次参与“香山论剑”的前辈大家,也荟萃了“七零后”“八零后”乃至“九零后”不同领域的优秀学人,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会议的每一场次均是座无虚席,不少学人专程从京城内外赶来香山旁听。与会的学者们更是秉持新史学的反思精神,不断碰撞出强烈的思想火花。
会议过程中,学者们还前往凭吊梁任公墓,追忆任公的精微思见与挥斥方遒,感怀二十年来的时光荏苒与日新月异,既在当下寻绎历史,也于新史学的探索之路中创造历史,从而在一百年前的梁任公、二十年前参会的前辈以及本次与会学者之间,搭起了一脉相承的“新史学”记忆。
十月的香山,层林渐染,风扫叶落。随风飘逝的,还有那时刻发生于我们身边的“历史”。也许对史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从未有严格意义上的“新”与“旧”,它们都是已然消逝于尘埃的过往。不过,秉持贯通整体、多元对话、批判反思以及人文关怀的新史学精神,恰恰能激发“新”“旧”之间的不断流转,形成推动史学走向新途的绵延动力。
历史永动,学术常新,新史学,也必然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旅程。
供稿:孙岩
摄影:陈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