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口述史定义研究综述

口述史定义研究综述

口述史定义研究综述历史与文化Historyandculture91017.08口述史定义研究综述杨宗儒(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海淀100875)近年来,口述史在国内越来越热

历史与文化History and culture 91 2017.08口述史定义研究综述杨宗儒(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海淀 100875)近年来,口述史在国内越来越热,被广泛运用到近现代史、当代中国史以及中共党史研究当中。自 1948 年内文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建口述历史研究室以来,口述史学发展至今已经在诸多国家的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但对于什么是口述史,中外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学界对口述史的定义也尚无公认的统一定论。根据学者们关于口述史的理解进行概括梳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口述史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口述史学的创立者内文斯认为:“口述史是用现代科技产物录音机、录像机来实现口述语言、声音、形象的保留,是有声音可倾听,可观赏的历史。” [1] 内文斯关于口述史学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即如何开展口述史研究以及口述历史与传统历史的区别,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文献、档案资料为主,基本上是一种没有声音,也无法进行观赏的历史,而口述历史则实现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使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唐纳德 • 里奇认为:“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

” [2] 中国学者杨立文认为:“口述历史最基本的含意,是相对于文字资料而言,就是收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采用口述手记的方式收集资料,经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为文字稿。” [3] 由此可见,不管是外国学者还是中国学者,在谈到口述史定义的时候,会突出强调工具与方法的使用,以此实现史料搜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研究,即“口述史学是指一种使用口述资料来研究历史的方法”。 [4] 可以说作为历史研究方法的口述史是其本源特征也是被学者所普遍采纳的。二、口述史是一门历史学分支学科关于口述史学能否成为历史学分支学科,一直以来是口述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国内比较系统地对口述史从理论方法与实践运用方面进行研究的学者杨祥银早在 2000 年即认为 : “口述史学是运用一些手段 ( 包括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 收集、保存和传播即将逝去的声音,然后整理成文字稿,并对这些口述史料进行研究的历史学分支学科。” [5] 在《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进而指出:“对于口述史学的学科定位,国内学术界基本上将其列为历史学分支学科,当然这种划分并没有提供合适的解释。也许仅仅是因为它带有‘史学 ' 字眼而已。

”但他认为必须将口述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并加以建设。 [6] 陈伟刚也明确地将口述史学定义为:“口述史学是搜集、保存和传播口述史料,以口述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历史学分支学科。” [7] 与杨祥银持不同观点,樊洪业则认为:“口述历史是口述史料。推动口述史工作,目的在于推动为科学史研究服务的史料建设而不是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 [8] 梁景和、王胜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997 年 6 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从学科门类与学科特点方面加以分析,认为将口述史“硬要在原有学科定位内挤出一块空间,确立一个新学科,无论如何难成大功”。 [9] 不同意将口述史看作一门独立的历史学分支学科。三、口述史是一种历史呈现方式口述史作为一种历史呈现方式,即指运用口述史料写就的历史著作,多以回忆录为主,比如历史学家唐德刚所著《李宗仁回忆录》通常被学者看作是口述史方面的经典之作。虞和平认为“口述历史主要是指非亲历者或知情者写作的历史回忆录。” [10] 王宇英不主张将口述史等同于口述史料,对口述史从方法与规范性方面做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口述历史是研究者对口述史料的加工、整理、研究和提升,而不是访谈史料的简单复原,应该有脚注、旁注、尾注等。

‘口述历史’是一份要求很高的工作,记录者要熟悉口述历史的通行规则,还要有丰厚的历史知识素养和文学修养。” [11]对口述史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与“大家来做口述史”形成鲜明对比。与之相似,钟少华认为“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都是口述史料,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 [12] 口述史并不是简单的资料搜集与资料整理,其最终目的是要以历史著作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近年来,由于口述史定义的含糊不清,出现了诸多冠以口述史之名却无口述史之实的作品,口述史与回忆录混为一谈,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现出目前口述史在理论方法上的薄弱与实践运用上的混乱。不论是将口述史定义为独立的分支学科,还是将口述史看作为运用口述资料写就的口述史著作,这两种观点事实上都包含着在方法上的认知。对于口述史,更多地应该去关注如何在实践中规范合理地进行操作,获取历史资料,进而促进历史研究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注释】[1] 岳庆平 . 关于口述史的五个问题 [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02):81-93.[2] 唐纳德 • 里奇 . 大家来做口述史 [M].王芝芝 , 姚力译 .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2。

[3] 杨立文 . 论口述史学在历史学中的功用和地位 [A]. 北大史学 [M]. 第 1 辑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4] 蒋大椿 , 陈启能 . 史学理论大辞典 [M].合肥 :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552.[5]杨祥银.试论口述史学的功用和困难[J].史学理论研究 ,2000(03).[6] 杨祥银 . 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7] 陈伟刚 . 口述史学的特征与中共党史的研究 [J]. 史学史研究 ,2004(01).[8] 樊洪业 . 关于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思考——在当代中国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9(03).[9] 梁景和 , 王胜 . 关于口述史的思考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0] 虞和平 . 口述史学的学术特点 [J]. 北京党史 ,2005(06):37-38.[11] 王宇英 . 口述史:为何与何为 [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1(04).[12] 钟少华 . 进取集——钟少华文存 [M].北京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414.作者简介:杨宗儒(1994—),男,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万方数据

上一篇: 数字化赋能新时代历史学发展(学术圆桌)
下一篇: 满级性能旗舰!真我GT2大师探索版评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