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关于中国历史,你为什么需要这部书?

关于中国历史,你为什么需要这部书?

关于中国历史,你为什么需要这部书?如何在杳无尽头的历史学系中求得一条终南捷径,是困扰所有学子的难题。著名汉学家魏根深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手册》

傅高义、席文、梅维恒、邓小南、包弼德联袂推荐;

2014年儒莲奖获奖作品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内容以综合、全面与系统见长,无论涉及的领域、成果的来源,还是信息的详备,均超迈前人。”(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侯旭东)

如何在杳无尽头的历史学中求得一条终南捷径,是困扰所有学子的难题。著名汉学家魏根深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手册》,无疑将向我们证明“通向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和历史的道路并非看起来那样艰难”。

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_历史研究引文格式_历史研究引用格式

(英)魏根深(Endymion Wilkinson) 著

侯旭东 主持翻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08出版

ISBN:978-7-301-26393-8

定价:188.00元

(一)你需要这部书的五个理由

中国历史研究基本材料、辅助学科、学术进展、电子资源的百科全书,收录截止2015年的10391种中、日西文原始资料、二手资料和数据库。

14个篇章,290余万字,涵盖语言、人民、地理与环境、统治与教育、思想文化、农业与饮食、科技、贸易、史著、主要历史时期、目录学各领域的最重要与最新进展。

150张表格、125个知识窗,6500处交叉引用,详细的出版商名录与人名、书名、数据库、主题索引,使用方便快捷。同时提供中国古代书籍、职官、机构等专有名词的准确英译。

睿智率直的他者视角,关于中国历史有趣而具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

来自清华、北大、社科院等著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优秀译者,呈现最为准确、明晰的译文。

(二)儒莲奖,牛在哪里?

历史研究引用格式_历史研究引文格式_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

把“儒莲奖”高高挂起,这小编也未免太唯洋是从了吧?

绝非如此。就如科学界有诺贝尔奖、数学界有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一样,汉学界,也总得有个同行公认、可以用来衡量学术贡献大小、水平高低的标准啊!这就是“儒莲奖”了。

儒莲(Stanislas Aignan Julien,1797-1873),法国籍犹太人,法兰西学院教授。把《孟子》《三字经》《赵氏孤儿》《道德经》《天工开物》乃至《大唐西域记》翻译到西方,对了,他还是第一位把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介绍到欧洲的人,可谓欧洲汉学研究的宗师级人物。“儒莲奖”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奖项,始于1875年,由法兰西学院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至两位成就突出的学术大师。这是国际公认的汉学界最高荣誉与奖项,有国际汉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_历史研究引用格式_历史研究引文格式

俗话说,酒好不好,要看来喝的人多不多。儒莲奖牛不牛,看看领奖的是哪些人就知道了:1875年的理雅各(把四书五经翻译到欧洲,还和洪仁轩有交情)、1897年的沙畹(伯希和的老师,“第一位全才的汉学家”)、1898和1911年的翟理斯(威妥玛拼音总该知道的吧)、1909年的斯坦因(还需要介绍吗)、1947年的德效骞(翻译中国人都没几个能看懂的《汉书》)、1973年李约瑟(也不用说了吧)……如果这些人对你来说还不够熟悉,那么1949年的冯友兰、1962年的饶宗颐呢?都没听说过?……麻烦点击右上角叉号出门左转不送,这本书不适合你!

历史研究引用格式_历史研究引文格式_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

简单来说,儒莲奖简直就是汉学大师殿堂的通行证啊!

(三)你向往的老师们怎么说?

小编们说千道万,总是难免自卖自夸之嫌,那就看那些史学大家,那些你在中国史研究的道路上值得仰望、追随与学习的前辈、师长们是怎么说的吧!郑重声明:以下这些推荐,绝大部分都是书评者针对中文版专门撰写的哦!

历史研究引用格式_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_历史研究引文格式

历史研究引用格式_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_历史研究引文格式

傅高义(Ezra Vogel),

《邓小平时代》作者、哈佛大学荣休教授

魏根深的《中国历史研究手册》不仅仅介绍了中国史研究中的主要资源和困难,同时还在详尽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20个辅助学科的权威指南,涵盖了从历史语言到人物传记,从古代文书到统计数据的广泛内容。我强烈推荐这部反映了国际视野下最新学术成果的指南。

席文(Nathan Sivin),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荣誉研究员

历史研究引用格式_历史研究引文格式_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

这是一部对于中国历史巨细靡遗的指南,涵盖了从中国人的命名习惯到当今学术出版信息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也绝非仅仅一部参考书目,而是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所有课题做出了清楚、流畅的考察与讨论。

历史研究引文格式_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_历史研究引用格式

梅维恒(Victor H. Mair),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独一无二的指南。每一位严肃的中国历史、文化研究者不可或缺的案头书。

包弼德(Peter Bol),

哈佛大学教授、副教务长

历史研究引文格式_历史研究引用格式_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多年来一直被用于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教学,不仅是因为它在这一领域中出类拔萃,而且因为作者始终与时俱进,紧跟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潮流。

历史研究引文格式_历史研究引用格式_引用历史文献的作用

邓小南,

北京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是百科全书式的学术指南,是欧美研究生的必读向导,也是资深学者重要的案头书。作者既是中国研究的引领参与者,也是对于丰富知识门类的全面观察者、对于学术研究脉络的冷静思考者。本书是严肃厚重的读物,却又洋溢着幽默与灵动。相信中文读者在阅读查询中,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鲜体验,既可享受知识的盛筵,也会沉浸于比较与反思。

(四)最好的翻译队伍

最有用的学术书,当然只有最好的学者才能翻译。他们来自中国最好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牺牲自己的休闲时间、施展自己的全部才华,只为能有更多的学者、学生能够以最锋利之器,善史学研究之事。译者,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上册:

致中国读者

弁言

致谢

中文版凡例

行文格式

引言 时代划分与朝代(侯旭东 译)

第一篇 语言(孙迪 译)

第二篇 人民(赵冬梅 译)

第三篇 地理与环境(成一农 译)

第四篇 统治与教育(雷闻 译)

第五篇 思想、信仰、文学和艺术(李丹婕 译)

中册:

第六篇 农业与饮食(赵冬梅 译)

第七篇 技术与科学(成一农 译)

第八篇 贸易(成一农 译)

第九篇 历史(赵冬梅、方诚峰 译)

第十篇 先秦(邬文玲 译)

第十一篇 秦—五代(邬文玲 译)

下册:

第十二篇 宋—清(赵冬梅、成一农 译)

第十三篇 20世纪早期(梁心 译)

第十四篇 目录学(成一农 译)

出版商名录

姓名索引

书名索引

数据库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全书统校 侯旭东

北大博雅好书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上一篇: 人类探索自然的历史论文
下一篇: 明清史研究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