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广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可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在这里,主要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界探讨较多、影响较大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对教育”目中无人“的批评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学研究较多的是关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着力探讨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与人关系的深入研究,导致了教育学中”缺少人“或者”没有人“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外教育思想的引入等,使得一些研究者对教育中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教育学理应是”人“学,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对”人“的忽视,其基本表现是”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我们只知道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不知道经济建设要为人服务,要为人本身的发展服务。忽视”人“的另一种基本表现是”权力至上,重权不重人“,学校没有自主权,教师没有主体性,学生没有个性,都与此有关。为了克服教育危机,必须重视人,必须重视人的研究。
教育中缺乏对人的关注,还表现在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即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教育决策者主要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与基础作用,所谓”战略重点“只是从四个现代化的角度,尤其是从发展经济、生产的角度提出的。在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影响下,为了突出教育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便把教育归入到生产力的范围,把教育投资看作生产中的人力投资,要求用管理生产的方式来管理教育,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直接对口。教育的经济化倾向使教育的特殊性被淹没,从而使教育面临丧失”自我“的威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要求教育直接为经济服务的观点,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根本价值,使教育陷入了困境。在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上,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价值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对个性发展的要求上,人格独立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决策者的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基本要求还是从传统式的服从,对个体的价值的人是基本停留在国家机器的螺丝钉的水平上,这就使得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缺乏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的活力,而这一切的必然结果是使整个社会缺乏生机。
教育学里”没有人“是我国已有的教育学的现状。出现这种状况有它的历史原因,甚至有它的合理性然而,时至今日,研究教育不讲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只讲职业化、劳动化,已是不可思议的了。在研究培养人的教育学里,人的问题(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应占据主体地位。这样提出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已经明确了一个根本思想,即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和社会公共消费的需要。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都是为了使人过上健康、愉快、能够发展自身和表现自己才能的丰富多彩的生活。随着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的权利、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问题,势必日益被重视。研究培养人的教育学,必须把研究人的发展、研究提高与扩充人的价值,看作是教育学的主体。
在教育学的发展中,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者提出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命题占据独特位置,它既是对以往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缺少对人的关注的棒喝,生发出教育的本真意义,同时为20世纪末以后”人“在教育中的凸显埋下了伏笔。
研究者首先从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上论证了人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首先是劳动力,因为人不劳动,没有社会生产,人本身就无法生存,人类社会就不能延续和发展。然而,人为什么要劳动?劳动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又不能不回到人自身。人正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劳动的,因而人的劳动是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劳动实践的最终目的。(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为了自身(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若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劳动力的教育,那就是手段的教育、工具的教育,而不是目的的教育、人的教育。人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人,教育应是人的教育。人是人,人是充满生命力的有机的统一体,人不是仅属他人摆布的、仅能生产的”机器人“。”劳动力“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将人的整体分割了,想在不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情况下提高劳动的素质,想在不全面提高人的价值的情况下去发挥人的劳动能力,想在人缺乏主体意识的情况下去发挥人的创造才能,这是不可能的。要解放生产力,就要全面解放人;要造成一个好的劳动者,就要全面培养一个人。
沿着这一思路,有研究者明确提出了“人是教育出发点”的命题。其基本含义是: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这决定了人的问题是教育的中心问题,决定了人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着眼点;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从根本上讲,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
的被动客体来塑造。
在人、教育、社会的三维关系中,人处于最基本的地位,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人也是教育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中介。因此,人是人、教育、社会三维关系中的核心,也是世界的最高价值,教育理应以人为出发点。持这种观点的论者还认为,坚持以人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本质上是坚持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念,它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作出唯心或唯物的解释,而在于坚持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人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唯心主义并无必然联系,也和唯物主义没有必然冲突。抽象人性论虽然常常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但社会主义的人本主义教育却是基于唯物主义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教育的出发点也不意味着教育必然脱离社会。因为人总是社会的人,无论是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还是他的总体价值的实现,都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才有可能。因此,以培养社会的人为出发点的教育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讲,在教育中确立人的价值地位就是要使教育为每个人最大可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准备条件,使教育不断地满足个人接受训练谋求发展的需要。首先,教育的对象是人或者说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所有其他价值是在实现人的价值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其次,教育目的始终应该是追求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人通过教育应该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精神生活情趣、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人。只是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也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使自己成为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命题提出后,有论者提出了不同看法:
(1)不能笼统地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有两个层次:一是作为社会亚系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不能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而只能讲社会是教育的出发点,讲教育怎么为社会发展服务。二是作为人的培养过程的教育,这种教育才是人本化的教育,才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如果不对教育的层次加以区分,那么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讲社会是教育的出发点都可以成立。
(2)教育必须从社会出发而不能从人出发。抽象地谈论”教育从人出发“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始的出发点不是人,而是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一种实践哲学的形态出现,并非不重视人的研究,而是坚持必须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活动出发,才能理解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否则仅仅”从人出发“,即使强调是从”现实的“、”社会的“人出发,总不免这样或那样地回到一种抽象的”想象出来的人“的观点上去。
尽管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与认识,但正如有的研究者评述的那样:从理论上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它指明了教育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还指明了教育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活动的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区别。在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础理论中,缺少的恰恰是这个命题所应占有的位置。但是,用这个理论观点指导实践时,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目的)二是作为教育活动出发点的人是指个体还是群体,抑或兼而有之?(教育活动的对象)三是如何根据人不同于物质产品和动物的特点进行教育活动?(教育对象的特点与教育活动的特点相适应)除了要明确回答上述问题之外,还应在思想上防止三种错误倾向:要防止形而上学的错误,要防止夸大这一命题的重要性和范围,要防止抽象化倾向。
3.学生是教育主体命题的提出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反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则是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学生是教育主体命题的提出,既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相关,也与当时哲学等领域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相关。主体性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研究者甚至把它作为”热点中的热点“,并认为这个问题成为热点可以理解,因为无论在哲学、历史学科、美学、文学领域,它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一命题提出以后,中国教育理论界曾围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问题展开过讨论。从总体上看,这些讨论主要侧重于师生关系的处理,并且主要是在教学论的范围内进行的。到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理论界有人开始在教育基本理论的层次上思考”学生是教育主体“,开始从教育主体性的角度研究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在1989年5月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召开的”教育与人“研讨会上,不少研究者认为教育要促进学生的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有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并认为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主题,是正确作出教育价值取向、提高教育质量和人的素质的关键。
有研究者认为,要培养主体性的人,需要重新学习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人们对马克思讲的人的全面发展,习惯于只从数量上考虑问题,即理解为人要在身、心或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却未能深入追究它的精神实质或是从质上考虑问题。其实,之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体美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的综合表现。主体性强的人,就是自觉能动性强的人。这种人在客体面前,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力量,采取积极的行动,做成那些缺乏主体性的人认为做不到事情。主体性强的人就是在客体面前拥有主动权和自由的人。教育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的人来。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商品交换发展到相当水平、商品交换发展到较普遍化的程度,即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出现的。现代社会是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和生产组织合理化与社会化,即在大机器生产出现和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化和现代政治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成熟的。可见社会、人、教育三者是同步走向现代化的,现代社会、现代人和现代教育及其特征是密切相关的和完全一致的。现代人是什么样的人?就是有主体性的人。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缺少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即创造的精神、自主的精神,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发展不够,培养人的主体性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方向。
也有研究者谈到,学生主体具有多种属性,一般具有整体性、能动性、独特性、发展性等。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学生主体的各种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结晶,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必须把学生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条件。
对学生主体的高度重视,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逐渐导致新的学生观的提出,有研究者提出,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是认识学生这一特殊社会角色时应确立的基本观念。“主动性”建立在承认主动性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和特殊方式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尽管处在童年或少年期,但依然具有主动地应答、选择、发现、思考、策划、行动、反思等需要与可能,具有关注和要求自己向上的主动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教育的任务是把这些需要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教育要把学生主动性发展的最高水平定在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即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上。“潜在性”针对教育中往往只注意学生现有状态,局限于对现有状态作出判断,并以此作为学生好差分级的标准和进一步教育的依据这一弊端。因为其忽视的恰恰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生潜在可能性的发现与开发的任务,恰恰是教育最有用武之地的真正的“舞台”。只有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才会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差异性”是要改变把学生抽象化,假设他们从发展的“起点”到“终点”及“过程”都是相同的简单化认识,承认差异、关注差异,看到差异在一定的意义上是教育的财富,而不是包袱。教育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都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从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再到学生是教育主体命题的提出;从在教学论意义上探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到在教育基本理论意义上分析教育活动的基本定位与坐标,再到新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提出,反映出教育学界对这一问题认识的变化轨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