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论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局限性

论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局限性

论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局限性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0卷第l期双月刊2011年1月论“八大”前后doi:10.39696.issn.1671-914X.2011.01.055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0 卷第l期双月 刊2 0 11年1月论“八大” 前后d o i: 10. 39696. issn. 1671- 914X . 2011. 01. 055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局限性王欣(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阳4 4 10 50 )摘要: 毛泽东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 主要集中在党的“八大” 前后的两年多的时间)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为后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了先河。 但由于主客观因素, 探索又有历史的局限性。 正确认识这些历史局限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正确地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 局限性中图分类号: A 8 4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 1—9 14 X ( 20 11)0 1—0 0 55—0 4毛泽东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还处于高潮时,就开始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的探索。毛泽东所探索的是前人没有遇到或没有正确认识的新事物的内在规律, 因此, 在处于接近这一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初期, 许多问题尚未深入回答, 还有未知领域。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只能是一个基本的框架, 其具体内容尚待进一步充实、 提炼、 总结、 完善。 毛泽东本人在《十年总结》 一文中说过: 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 还有一个很长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他说: 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 去研究它, 从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性, 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正因为如此, “八大” 前后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存在着在当时条件下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一、 探索的视野不够开阔“走自己的道路”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毛泽东在借鉴前苏联和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这说明了毛泽东的思想并不封闭。 他提出: “我们的方针是, 一切民族、 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政治、 经济、 科学、 技术、 文学、 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 对于“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 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 但是, 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 【1怛在当时, 以美国为首的两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的敌视、 封锁、 禁运, 阻碍了新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 遏制了毛泽东进一步对西方资本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与学习。

中国要发展要建设就只能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尤其是苏联实行开放政策, 只能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的经济建设经验来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这也就使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能象邓小平那样放眼世界, 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 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 并作出科学判断, 且能把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结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把对外开放纳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并确定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对此。 邓小平同志曾作出客观地评价, 他说: “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 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 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 合作经营等等。 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 人家封锁我们。 ”收稿日期: 2010—11—12作者简介: 王欣( 19 65一), 男, 河南镇平人。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55万方数据

上一篇: 学前幼儿园_水不见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下一篇: 李细珠: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题眼”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