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书讯”栏目介绍海内外的数字人文及相关领域书籍或专刊,以其内容价值为选入标准,不限出版时间。栏目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学生研究员团队主持,欢迎投稿:rucdh@ruc.edu.cn。
本期推荐人:
苏依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博士研究生
(发表于《数字人文研究》2022年第4期,此处省略注释)
The Historical Web and Digital Humanities: the Case of
National Web Domains,Routledge,2019
使用数字资源进行研究是数字人文的典型特征,且资源来源逐渐覆盖至各类原生数字媒介,甚至是网络媒介。例如,数字历史研究者越来越青睐于搜集历史网络信息,通过网络存档分析网络发展历史。同时,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记忆机构致力于发展网络存档服务,促成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形成与发展。虽然两方都展现了对历史网络信息、网络存档使用的研究兴趣,但缺失对两个研究领域的融合探讨,即针对网络存档对于数字人文研究的作用是什么,在以网络历史研究为代表的数字人文研究利用需求下该如何发展网络存档、重塑了网络存档实践的哪些方面等问题的学术回应较少,而丹麦奥胡斯大学传播与文化学院教授尼尔斯·布鲁格(Niels Brügger)与丹麦皇家图书馆馆员迪特·劳尔森(Ditte Laursen)共同主编的《历史网络和数字人文:国家网域研究案例》(The Historical Web and Digital Humanities: the Case of National Web Domains,Routledge,2019)正是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该著作通过引介11个由欧洲各国记忆机构主导的典型国家域网络存档案例,及具体研究用例来揭示网络档案作为历史研究新材料的重要作用、使用方法与挑战。国家网域指以国家顶级域名注册的网络,如我国的.cn网络,美国的.us网络等。一般来说,使用国家级域名注册的实体单位一般为大型国家机构、公司、组织,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其内容专注本国文化传播,是国家主权范围内受法律保护的典型网络资源。因此,较多网络存档实践项目优先选择国家级域名进行捕获、存档,形成了较成熟的实践经验与丰富的存档成果,对研究国家网络历史发展的数字人文学者来说具有独特研究价值。
主编之一尼尔斯·布鲁格教授多年来持续追踪网络史学、网络存档领域,在此交叉领域具有较高话语权(文章引用量最多)。他撰写并(共同)编辑了较多相关著作,其中包括《存档网络:在数字时代做历史》(The Archived Web: Doing History in the Digital Age,The MIT Press,2018),《网络历史的SAGE手册》[ SAGE 是专注于研究方法推广的图书出版机构,并推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数据库平台。SAGE提供 1000多项来自社会科学领域的世界领先学者的成果(书籍、文章、教学视频等),包括各个学术出版商在线提供的定性方法书籍集合。](The SAGE Handbook of Web History,SAGE Publications Ltd,2019)等。[ 尼尔斯·布鲁格教授发表在2021年第2期《国际数字人文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Humanities)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数字人文和网络档案:组合数据集的可能新路径》(Digital Humanities and Web Archives: Possible New Paths for Combining Datasets),再次展现了双领域共生发展的新思路。]同时,各案例文章的贡献作者中既有专业学者,又有参与国家网络存档实践的记忆机构工作者,保证了内容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因此,本书成为“数字人文+网络存档”跨学科方向中引用率较高的奠基性专著。
全书内容遵循学者利用网络档案展开历史研究的主要研究阶段——获取、保存、研究及呈现结果——进行编排,因此,主要划分为三大部分:1.收集和保存国家网域;2.方法论挑战;3.研究成果和传播。各案例文章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历史网络和数字人文研究:基于国家网域的研究案例》文章列表(原文在表头)
“收集和保存国家网域”一章中的四项案例研究调查了欧洲部分国家的顶级网域存档情况,说明了划分和重建历史网络域的不同方法,并讨论了如何启动、开发可持续的网络归档服务。例如,在《在联邦制国家建立国家网络档案:比利时案例研究》一文追溯了从1988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be域名网页到2019年注册为.be域名的比利时国家网络发展历史,介绍了与其网络存档相关的研究项目,调查了开发可持续的比利时网络归档服务的可行性。
第二章“方法论挑战”探讨了历史研究者在网络上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时可能面临的挑战。一些关键问题得到讨论,如探讨边界划分问题(如何定义国家网络)时,缺乏可用数据及不同的数据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在最后一章“成果与传播”中,各研究文章报告了如何利用网络数据描绘和传播国家的历史、身份、形象,展示了利用网络历史信息、存档能够研究出何种国家网络历史现象,开发出何种数字人文研究成果及网络历史研究工具。如尼尔斯·布鲁格在《一个国家的网络趋势指数》中主张建立国家网络趋势指数,从而提供评估国家网络域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的指标。同时,该文章揭示了网络索引与研究人员、网络档案馆、网络公司和民间社会的相关性,是了解国家网络及其历史发展的重要来源,并进一步概述如何根据系统、透明、可重复的方法开发国家网络趋势指数。
若综合评价该著作,首先,从数字人文领域的视角来看,兼具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价值。一方面是开拓了数字历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方法;另一方面为网络存档实践者提供了新的存档服务方向。不仅通过案例汇编的形式揭示了网络研究的史学价值,认可了网络存档的巨大研究潜力,还以国家网络域为切入点,洞察了保存、研究国家网络的现实价值,且涉及对挑战和解决方案的研究回应。总体上,本书做到了有效的跨学科联结作用,融合历史研究与网络存档两个领域,并重新审视网络信息、网络存档的特殊性。
其次,在案例选择与叙述上兼具系统性与典型性。本书对各国国家级网域的诞生与存档实践进行了系统性溯源与全面描述。横向上,主要挑选欧洲网络存档案例进行介绍。欧洲网络存档研究、实践深度与美国并驾齐驱,在国际上共处领先地位,具有示范性,但相较于美国记忆机构开展的经典国家网域存档案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的一系列国家网络存档项目),学界缺少对欧洲区域案例的全面、系统介绍,故此,本书提供的欧洲多国实践经验总结极为宝贵。纵向上,每个案例均从各国国家网络域名的注册、网络站点的创建开始描述其形成历史,并全面梳理了各国开展的各类综合性、选择性存档案例,清晰呈现其基本思路、技术选择与实践困难。另外,书中所选取的网络历史研究案例较为多元,涉及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数据分析、案头研究等,发现了数字史学研究者不同的网络档案利用需求,以及在该研究取向下现有网络档案的建设不足。
从以上几点,即可理解,为何对于关注数字人文、互联网、媒体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传播、存档领域的学者、工作者来说,该著作具有巨大影响力。
▻▻▻
校对张嘉玮
排版 刘泽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