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新基础教育背景下我对改良初中历史教学的浅薄思考

新基础教育背景下我对改良初中历史教学的浅薄思考

新基础教育背景下我对改良初中历史教学的浅薄思考内容摘要: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发起并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影响了几代师生。但这些似乎和深圳民办学校初中历史教学没有太大的关联。

内容摘要: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发起并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影响了几代师生。但这些似乎和深圳民办学校初中历史教学没有太大的关联。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深圳民办学校初中历史教学与新基础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和做法很难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呢?做为一个多年在深圳民办学校从事历史教学的老师,我有一些自己浅薄的思考。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 初中 历史教学 生命价值

一、 拿什么拯救你,民办初中的历史教学

我的一些教育圈朋友常认为,在初中所有的文化课科目中,历史课因其天然坐拥精彩的历史故事走廊,丰富的历史人物画卷,深刻的历史教训羊皮书等会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学生在上历史课的时候一定会兴趣盎然,两眼放光,沉醉于历史的湖光山色,良辰美景中。事实上做为一个多年从事初中历史(历社)教学的老师我很少看到这样生动的场景,最起码在深圳民办学校的历史课堂很少看到。这实在是个美丽的误会。那么是什么因素阻止了历史课散发本该独有的馥郁魅力呢?我通过调查研究和浅薄思考后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考试的发令枪在作怪。

历史课固然有气壮山河的故事和血肉丰满的人物,但在课堂中能够多讲吗?历史一周仅3节课,学期一般19周,一个学期57节课,碰到法定节假日、台风暴雨、学校各类活动、考试复习、教师外出公干等会冲掉不少。一册书纵横几千年,历史遗珠俯拾皆是,哪里讲得完。最关键是历史考试的时候不考讲故事啊,考得还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人物、意义等脱水的干货。因此在课堂中对历史故事只能点到为止,对历史人物只能大而化之,更多的时间是在程式化地堆砌索然无味的知识点,要想出成绩反复操练的也是卷山题海,而不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这样的课堂跟数学、物理、化学等有何区别?物理、化学还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呢。于是乎老师在讲台慷慨激昂,学生在课桌昏昏欲睡,历史课堂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2、 教材的生动性在棒打。

先截取一段人教版七上历史教材的文字: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之中的小队长陈胜和吴广,设计杀死押送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作为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并非不喜欢历史,而是不喜欢历史刻板单一的叙述方式。如果历史叙述的语言能够生动幽默一点,细节能够羽翼丰满一点还是很受欢迎的。要不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怎么会如此受欢迎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怎么会成为现象级事件呢?北京精华学校袁腾飞怎么会成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呢?我在想这段文字如果能这样改:

“话说在那遥远的公元前209年,也就是我们同学乃至老师都还是微生物的时候,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强行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抓走告别妻儿老小征调到一千多公里外的渔阳戍守长城。说这些农民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把他们倒立三天口袋里都掉不出两钢镚来。戍守长城意味着什么呢?就是10个人有5个以上早晚要去阎王殿报道。要说他们点够背的,穷地叮当响也就算了,还摊上去阎王殿报道这种倒霉事。但更倒霉的是,等他们一二一,徒步走到一个叫大泽乡的地方时,老天不开眼,连降大雨,把路给冲毁了。当时一别说飞机,二别说高铁,就是手扶拖拉机都没有啊,全靠“11路公交”赶路,肯定是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了。就像我们早上上学迟到要挨老班一顿猛K一样,倒霉蛋们迟到意味着什么呢?乖乖,一翻秦法,误期者通通要死啦死啦的,不管是因为早上赖床的原因,还是天气的原因。900多个倒霉蛋之中有两个小队长,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这哥俩私下一合计:“逃走吧,被逮住了是死,起来反抗吧,最多也不过一死。一样是死,还不如起来造反,干他一票呢?”于是他们精心策划了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的悬疑剧,制造了“陈胜王”的舆论氛围,故意激怒并杀死了两个负责押送的军官。然后哥俩一番煽动,号召早就受够秦朝暴政的队员们一起抄家伙造反,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好嘛得到热烈响应。就这么得,秦末爆发了一场由900多个超级倒霉蛋发起的农民起义。”

或许学生会更喜欢阅读。但教材毕竟不同必须带幽默属性才能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络文学、学术讲坛和私人课堂,需要体现严肃性、严谨性不能调侃更不能插科打诨,钉是钉,铆是铆,因此生动性大打折扣,也无形中挫伤了学生阅读历史的积极性。

3、 教师的课堂教学在驱赶

考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甚至取消,教材也是万万不能随心所欲动手术刀了。激发历史课堂“笑果”和有效性的重任就落在了教师身上。但深圳的民办教师可能由于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付出和获得不成正比所以钻研教材的主动性不强,改革课堂的欲求不高,参加培训的愿望不强,能上网下载个课件再去上课就已经算是业界良心了。再说满堂灌加死记硬背再加隔三岔五五考试就约等于不乏亮点的成绩单了,还费那心思干什么呀。于是教师成了历史知识的灌肠管,学生犯了历史学习的胆囊炎。老师说:“你们这帮兔崽子再不好好学习,毕业后就等着去搬砖吧。”学生道:“宝宝心里面好苦啊,但宝宝不说。”师生整天大眼瞪小眼,针尖对麦芒。

深圳民办初中的历史教学就这样在考试、教材、教师的三方挤压下没有了乐趣,没有了笑声,没有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的酣畅,也没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有的只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为什么每年高考前后,扔书撕试卷都会成为莘莘学子必定上演的桥段?或许就是因为哪些如雪片般在如血残阳下纷飞的白纸黑字曾经埋葬过他们本该美好的青春。

二、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敢问路在何方?

我之前跟深圳绝大多数民办初中历史老师差不多,缺乏教学改革的意识,教学改革的动力,教学改革的方法,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一本书,一开铁口一节课是我历史教学的常态。我生怕学生知识点有什么遗漏,因此事无巨细恨不能长百口生千舌,生怕学生答题技巧还不够娴熟,因此婆婆妈妈毫无堂堂七尺男儿的爽快,光荣地被学生赐予“王婆”的雅号。看着九年级学生尤其是少部分优生还算靓丽的成绩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甚至自诩是一个很有责任心,不混日子的良师。我之浅薄,之无知,之井底之蛙如此。

幸亏新区掀起的新基础教育东风并没有遗忘偏居一隅的博华。今年4月新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何剑波老师百忙之中来到这里指导毕业班教学并听了我一节课。何老师听完课之后给予了我热情地鼓励,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我这节课的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一言以蔽之就是没有体现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我平生第一次听到了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认识还非常地模糊,但仍觉得启发很大,受益匪浅。后来又蒙何老师错爱邀请我担任新区民办学校“新苗杯”历史课堂教学大赛的评委。我有幸聆听了四名优秀青年历史教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她们的课堂活力让我汗颜,她们的教学设计让我惭愧,她们的教学理念让我无地自容。更让我脑洞大开的是何老师对参赛选手的点评。他说:“历史课要有历史的味道,不能局限于课文要敢于将历史的活水引入课堂,比如说公开课上介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光要用课件展示画作,更应该讲讲这幅图因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历史上曾几度易手,被各方激烈争夺差点焚毁的故事。课不完整不要紧,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流动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而不是死水,不是古董,不是古埃及木乃伊。”

在青年教师公开课的刺激下,在何老师一番话的醍醐灌顶下我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历史教学,一次次唱起西游记的主题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敢问路在何方?

三、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的天空

我决定研究新基础教育理论。苦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我只能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虽然只是一鳞半爪,三枣俩核,毫不系统但我仍觉得自己像武侠小说中幸运的愣头青,获得了武林秘笈,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此脱胎换骨,浴火重生,无敌于江湖。我开始自觉地用新基础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改良历史教学的方程式。

1、新基础教育将生命价值的教育放在首位,强调教育活动的过程本质是交换人类精神能量和生成新精神能量的过程。

我觉得这点对于历史教学特别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历史课的价值根基所在。在复习《世界三大宗教》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一改过去上来就按顺序讲三大宗教的创始人、创始地、创始时间的看家三板斧。而是让学生朗读三大宗教的基本概况后引导学生思考佛教的创始人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有何相似之处?学生在经过一番查找资料和思考后得出结论:他们出身都不错,生活都优渥却见不得天下苍生受苦受难,倒悬水火。他们悲天怜人,普度众生,毫不利己。我趁势告诉学生古往今来凡能影响历史的大思想家概莫能外。苏格拉底说,所需越少,越接近于神。结果这节课上得特别成功,不但完成了所有预设的教学内容,还让学生受到了生命价值的教育,激发了求知探索的精神力量。

2、新基础教育倡导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空。

我开始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教学方式,开始学会了放手,开始精细切割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辽阔的天空自由飞翔。具体做法是:前5分钟让学生大声热烈地自由朗读,中间15分钟让学生自由做练习,碰到难题可以同学间相互交流,我也走下讲台平等与学生讨论,全没有了师生间的楚河汉界。学生做完练习后有一段约10分钟的展示答案时间,大家一起探讨对错,百家争鸣。我趁着学生争鸣后对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的渴求有针对性地精讲一些重难点。最后时间让一两个优生上台介绍自己正确率较高的经验。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师生都轻松、高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大家在如琢如磨,如切如磋中都得到了提高。

3、新基础教育的主持人叶澜教授对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性、缺憾性。

七下历史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是我以前上过的一节公开课。记得在那节公开课前我狂烧时间精心制作了课件,详细地设置了教学环节,悄然地安插了学生卧底,天时地利人和全占,最后也得到了普遍的赞誉,颇满足了我猥琐的虚荣心。但那不是一节符合新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好课,而是令人作呕的表演课、作秀课,课堂表面上的热闹和繁荣掩盖不住肌理的空洞与苍白,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害人害己。研究新基础教育理论后我仅花了30分钟重新构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

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南宋初年岳飞等爱国将领抗击金军的悲壮故事。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五代十国到辽宋夏金各个政权的兴亡更替,思考其原因。

3、借古谈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献身学业的精神。

我预设了以下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演唱屠洪刚的《精忠报国》,让学生猜歌曲描写的是那一英雄人物的故事?学生猜到是岳飞的故事后,让几个学生讲讲岳飞的故事。

朗读课文,提出疑问:让学生先自由朗读一遍课文。然后问学生有没有哪里没看明白或者想深入了解的。学生提出想法后首先交给其他学生进行解答或者大家一起讨论碰撞后请代表上讲台进行解答。

深读课文及史料:学生仍解答不了或解答有明显偏差的问题,我一方面让学生深入再读课文,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展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课外相关史料供学生参考吸收再让学生上台解答。

思考问题:等学生思维被点燃,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候我抛出几个挑战性比较大的问题?

1、你认为岳飞能够屡次狂扁金军,收复失地的原因是什么?

2、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害死岳飞?如果你是南宋时候的一员大臣你会怎么去说服赵构收回金牌,给岳飞足够的信任?

3、你认为发生岳飞冤死,让亲者痛,仇者快悲剧的原因有什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4、现在我们的祖国比两宋时期要强大的多是不是就没有了内忧外患?如果有会是什么?我们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

布置作业:

小论文:弘扬岳飞精神,以实际行动爱校爱家爱国

课后阅读:《资治通鉴》(少年版)、《宋朝那些事儿》(子小风焱)

、《两宋风云》(袁腾飞)

或许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但不要紧可以让学生回家去查找完资料后再用一节课时间深入的解读。学习历史的关键不是内容大而无当,思考浅尝辄止,讨论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培养学生历史阅读的能力,历史思考的方式,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担负起吸收历史德育养料和经验教训的责任。有了这些什么都好办,学生不但综合素质提高了,人格修养健全了,最终的历史成绩也肯定差不到哪里去。多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四、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跃这红尘永相随

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上的点化指导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道来。最后我想说的是自从运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后,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以前我去代体育课学生叫苦连天,现在我去代体育课学生欢呼雀跃。其次是学生的历史成绩提高了,以前模拟考试能上90分的学生凤毛麟角,现在已变得稀松平常,以前班级有半数的学生及不了格,现在不及格的学生屈指可数。最后是我的体重增长了,不用操心过盛,案头上也没有了堆积如山的作业和试卷,每天悠哉游哉的,你说能不胖吗?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接触和研究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时间太晚,4月份才开始接触,5月份才开始研究和逐步运用,这个时候离中考已经很近了,实践的沉淀太少最终可能导致我无法带领学生完成中考的炫酷逆袭。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愿意继续在新基础教育辽阔壮美的海洋中探索和她缠缠绵绵翩翩飞,争取在未来的历史教学中飞跃红尘,创造奇迹。

上一篇: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与创新的研究
下一篇: 人大中国古代史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