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通过两年多系统性的研究以及对研究方案与策略的具体实施,在学校领导、课题组成员和学校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步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以下成果。
(一) 理论成果
本次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是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专业成长、观念更新,并初步探索出一条可供操作和推广的以充分拓展的课外阅读资源来激活语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套适合并促进我校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的新型语文课程。
(1) 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我国教育的传统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当今教师的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特别是相关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准都停留在各自的“原生态”的阶段,教师们对于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最现代、最前沿的信息和理论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不要说将之溶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体系。但是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学校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对当今最前沿、最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把握,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这二年我们的语文教师坚持每一学期撰写一至两篇论文,累记达到 篇之多。其中多篇获得县级、市级的奖项。数量和奖项是其次,重要的是从这些论文所涉及的现代信息和所引用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从对教育教学的理论认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操做,都已经超越了“原生态”,正逐步走向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2) 教师观念的转变。
“大语文”的教学观在课题研究和实施的过程中得到了老师们深度的认同,并积极付诸教学实践。过去教师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仅限于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而当教师们尝试着打破“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考试成绩对自己的层层束缚之后,这才豁然发现语文教学的天地原来是如此的宽广:举凡天地日月,山川湖泊,飞鸟虫魚,以及社会万象都是语文教学可以观照的对象。在《庄子.知北游》里,东郭子庄子问“道在哪里?”庄子说:道在蝼蚁里,道在砖瓦里,道在屎尿里。那么语文教学的“道”在哪里?《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教育不应该是纯粹的知识教育,它应该包括事物教育,自然教育和人的教育也就是生命教育三个层次。我们认为,有着浓厚人文背景和深厚人文底蕴的语文教育尤当如是。
…… …… 余下全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