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 王鹏
2020年1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高考评价体系创造性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全过程,以实现高考评价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统一,切实将高考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考评价体系将国家和高校的选才需求与素质教育育人目标有机联通,是实现“招—考—教—学”全流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良性互动的关键。高考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国家科学选才、社会公平公正的有机统一,对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高考评价体系的理念已在近年的高考内容改革及命题当中逐步体现,并为保持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同时高考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体系,将根据党和国家对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新的发展特点,在高考内容改革的丰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它主要供高考命题人员、高考研究人员、教育考试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师生学习参考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不是考试大纲,也不是界定考试范围的规范性文件。高考评价体系是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深化高考内容改革、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是一个以价值为引领、系统、科学、创新的评价体系,实现了高考的三个转变。
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
(2)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3)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首次从高考自身功能出发,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确立了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框架,为今后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下面结合《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些复习备考的建议,以飨读者,仅供参考。
一、理解并解读核心价值指标体系
[解读]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史研究员徐奉先认为:历史科考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核心价值指标体系
(一)“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
(二)“六下功夫”——落实“立德树人”:在坚定理想信念下工夫;在厚植树爱国主义情怀下工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工夫;在增长知识见解上下工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工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仅供参考)
1、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是古老中华民族唯克时艰、奋发有为永恒的主旋律。
2、“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公民对国家认同与情感的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共同的心理基础。
3、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诚实守信、大爱无疆、尊老爱幼、辛勤劳动、勤俭持家、恪尽职守、秉持正义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4、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古老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脊梁”。
5、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催生了跨地域多元化”经济文明“和”特色文化“。
6、传统思想、科技、文化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的交流。
7、古代中国为推动社会进步不懈努力的“英雄人物”。
8、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与文化典籍的优秀元素。
(四)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主要范围(仅供参考)
1.近代以来,各阶级(阶层)为反抗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不
断掀起的重大历史斗争及其杰出人物。
2.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社会改革与进步的仁人志士。
3.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解放斗争,反抗本国反动统治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6.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内涵(仅供参考)
1.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共和国70年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4.人民共和国各条建设奋斗的广大劳动者的英雄业迹。
5.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奉献精神等。
6.文学艺术领域反映时代精神与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二、深入研究学科素养指标体系
学科素养是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是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处理并解决复杂任务的综合品质,是该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历史学科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中的素养内涵,构建能够在考试评价中表达和测量的指标体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对于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历史事物和客观世界具有指导意义。唯物史观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阶级分析法等。历史学科对唯物史观的考查,是将其运用于对人类历史的识记、理解、分析和探究之中,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运用,促进学生掌握和辨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历史的本质。
(二)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历史学科考试对时空观念的考查,包括掌握基本的历史时空尺度,理解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辨识史料中的时空信息等;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或现实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
(三)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鉴别和辨析,去伪存真,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与归纳,从而提出历史认识和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方法与能力。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基础和桥梁,史料实证是探究历史和认识历史真实的基本方法。历史学科考试对史料实证的考查,包括整理和辨析史料,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与目的,区分不同史料的价值,分析与整合史料的有效内容和价值,运用可靠史料论证问题,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理解;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
(四)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对历史事物的准确把握,是认识历史的基础。历史理解包括理解历史文本中所述的基本内容和要点,理解历史文本所述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相互关系,理解历史文本所述历史事物与其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相关历史事物的关联。历史学科考试对历史理解的考查,包括概述历史事物,提炼历史叙述的要点,了解历史文本中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文本与作者的关联,明了历史文本所述历史事物与其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的关联。
(五)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包括历史叙述、历史观点,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考试对历史解释的考查,包括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各种关联进行客观叙述;利用已有认知,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及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独立探究历史问题,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六)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塑造健全人格、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历史学科考试对历史价值观的考查,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三.把握高考要求的关键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了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有:
(1)知识获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等。
(2)实践操作能力群,主要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思维认知能力群,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等。
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根据2019年《考试大纲》的说明
关键能力是指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须培养的、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是发展学科素养、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历史学科关键能力是指学生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在应对各种历史问题情境时,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是实现学科素养考试与评价的重要途径。
(一)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即从试题素材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能在答题中予以准确、完整的整合和理解的能力。要求学生:
1.理解与辨识。即根据历史信息的内容及其产生、传播和接受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和特定的问题情境,理解信息意义,辨析其内容。
2.概括与提炼。即概括历史信息的核心内容,并运用具体的知识和学科方法,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整合,完成针对问题的信息提炼。
3.组织与运用。即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诠释,用以解决具体问题。
(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即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事物之间内在关系、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要求学生: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即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
2.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历史事物。即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阐述历史事物。即准确运用历史学科概念、术语,进行符合作答要求和逻辑清晰的阐述。
(三)历史探究能力
即调动学科素养和能力,运用已有知识与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能力。要求学生:
1.发现和提出问题。即从众多的历史信息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提出问题。
2.论证问题。即运用批判性思维,综合历史知识与方法进行论证。
3.得出历史结论。即对已有历史认识、结论加以修正、完善,或得出新结论。
四、梳理教材中的必备知识——注重核心知识考点与知识的广度
1.核心知识基本线索
(1)中国古代史
●主要朝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及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时代特征。
●重要经济制度(土地、赋税、货币制度)和政策的演变及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唐宋以降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和市镇兴起等方面的表现,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儒家思想的渊源、历史演变及其阶段特征和精华的考查将继续给与关注。
(2)中国近代史
●概括起来讲,就是突出一条主线,即:
中国近代化进程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上的主要表现、特征及其多种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如: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各种救国救民思想包括改良、改革和革命思想的演变和实践;
●全球视野下清朝前、后期比较;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角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
●中共党史需予以关注,体现革命传统文化。
(3)中国现代史
●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集中在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领域的重大成就;
●移风易俗,社会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
●国际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政治运动、思想成果、边界问题、民族问题和国际冲突等刻意回避。 (学术上没有形成定论)
(4)世界古代史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特征及其影响;
●古代罗马法的主要精神和原则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先哲的主要思想主张;
●古代中外思想文化成果对比。
(5)世界近代史
●全球视野下对工业革命的全方位认识,包括背景、起因、大致过程和多方面(包括社会生活)影响等;
●英、法、美、德四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重要历史文献,主要国际关系;
●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化进程及其对东西方的影响;
●近代民主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发展、传播的原因和影响。
(6)世界现代史
●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二战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化及发展中国家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及主要表现;
●战后两极格局及其国际关系。
2.历史主干知识
1.先秦:三大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春秋战国之“巨变”;战国末百家由争鸣走向融合。
2.秦汉:制度创新(国家治理);小农经济、庄园经济和商品经济;儒学独尊。
3.魏晋南北朝:儒学强化,佛教中国化;科举制、三省体制的萌芽;南方经济的开发。
4.唐宋:制度创新;经济重心南移及影响;租佃制的发展及市民社会;儒学复兴和理学形成;科技顶峰。
5.明清:中央和地方管理体制演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疆域奠定;江南社会发展、变革及同期中外对比。
6.晚清(1840-1912)社会转型:经济、政治(包括外交条约体系的建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近代化。
7.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再认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深度转型、成就和影响;北洋时期思想和文化活跃现象。
8.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客观评价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及效果,如抗战的准备(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联系)、抗战期间的持续抵抗及土地政策和民众动员、抗战期间开辟滇缅战场及贡献、收回利权的斗争,等等;中共关于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的过程和成就;新中国成立前的准备。
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各方面的成就;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工业计划、农业统购统销);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调整及成就;冷战背景下的中苏、中美关系及其影响。
10.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与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进程、措施和成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特点和成就;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成就。
11.古希腊、罗马
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特点、积极性和局限性;理性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在理解其创造性之后,更要了解其落后性。比如特别强调公共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和自由;又如直接民主带来的程序正义,而结果上的非正义。
罗马法:重点掌握《十二铜表法》制定的背景、内容、特点、基本原则、意义和局限;罗马法对近代欧美法律的影响。注意其积极性,如私法精神,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如理性精神,强调公平、平等。
2.近代西方代议制的渐进性、时代性和国情决定的独特性。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
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
法国:共和制的艰巨性和渐进性。
德国:“错位的现代化”。
13.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特点、成效和局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成效和局限。
14.世界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和城市化: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特点和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教育、衣、行、信息沟通、价值观、自由婚恋等社会生活)。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及其影响;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成效和问题。
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发生的背景、特点和影响;近代科学的诞生和科技革命。
15.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变迁: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私人垄断→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 新自由主义。
16.二战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政治格局:从两极对峙到多极化。两极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特点和影响;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因素和发展过程;单边主义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经济格局:制度化、法制化和体系化趋势;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就和问题。
结束语:高考评价体系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作为考查内容,将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选人和育人统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系统地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同样,基于国家发展所需人才的特质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怎么考”的问题。高考评价体系通过核心功能、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全面衔接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协调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使得高考与高中教学同向同行,以考促教,教考相长,形成教学与考试的良性互动,共同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发表评论